第8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什麼意思?」公孫珣頭也不回,便當即失笑問道。「莫非董公和皇甫公看不起我,不甘居我之下,所以早早放出話來了?」

  「並非此意。」蓋勛低頭言道。「我是說左將軍與前將軍二人相互牴觸,互相爭雄,得到旨意後,左將軍皇甫公召集關中各地兵馬兩萬至汧水東岸不過五六日,兩位就已經近乎於公開對峙了!甚至下屬之間,已經隱約有火併等不堪之論了。」

  聽到最後一句,傘蓋下的中軍諸人紛紛變色。

  但是公孫珣下一句話卻讓他們更加失態:「董公既然不服皇甫公,也必然不服我;皇甫公憤於董公與其並列,也必然憤於我居於其上。故此,等我到汧水,必然是三家爭雄。而此戰之成敗,便在於兩邊誰先能統一軍權,並整肅出兵了!」

  自蓋勛以下,眾人紛紛沉默……誰來統一軍權?對面不知道,這邊不言自明。

  「騎都尉何在?」隔了半晌,騎在白馬之上的公孫珣忽然開口,揚聲喝問道。

  一直未曾發言的副將,騎都尉鮑信當即在旁恨恨應聲:「將軍放心!你為衛將軍,持節而來,又是大將軍所託之人,信如何會幫著那兩個涼州人誤事?」

  公孫珣面不改色,只是依舊勒馬前行不斷,然後頭也不回微笑追問到了另一個人:「元固兄呢?皇甫公和董公都是涼州人,與他們相比,居然是我一個幽州人為帥,想來你也有些不快吧?」

  「確實如此。」蓋勛也是面不改色。「我以為此番皇甫公為帥最佳,但我蓋勛絕不會因私廢公,君侯既然持節而來,又有明旨說前將軍與左將軍為副,那我便只認旨意……此番專門在此相候,也是要與君侯共進退!」

  「蓋元固真不愧是忠貞之士啊!」公孫珣一時感慨。

  「皇甫公也是忠貞之士。」蓋勛稍微提醒了一句。

  「所以此番最難的便在董仲穎身上了?」公孫珣反問一句。

  「不錯。」蓋勛依舊是有一說一。「但皇甫公人望卓著,雖然忠貞,卻未必就會好辦!」

  公孫珣愈發搖頭,卻是忽然傳令:「京兆尹!」

  「在!」蓋勛應聲而答。

  「你先行回長安,然後傳我軍令,十日後關中兩千石全都要匯集長安,等我召見!」

  蓋勛一時驚愕:「衛將軍,兩千石太守非詔不得離境,而都尉們還要巡視境內城池,安撫人心……」

  「他們的人馬不是早交給皇甫將軍了嗎?」公孫珣不以為然。「若前面戰敗,則關中不保,若前方獲勝,他們自然守土有功,至於軍備、糧草,全都交給我便是……元固,萬事以軍略為先!」

  「喏!」半晌之後,蓋勛終於還是咬牙應聲。

  「速速去吧!」公孫珣不免催促了一聲。

  蓋勛即刻揮鞭打馬而走。

  而公孫珣待對方遠去,卻是忽然作色:「全軍加速,待到長安再做休整!」

  言罷,也是徑直一夾馬腹,加速前行。

  中軍處,一團白馬所在,不少人疾速跟上,不少人卻忽然散開,往各處傳令,宛如一朵陡然炸開的白雲一般。

  冬日寒冷,卻晴空萬里。

  陳倉東側汧水再往東四十里處,已經逼近了雍縣所在的地方,新任前將軍董仲穎正在軍營望樓處遙遙向著數里外的一個地方張望失神。

  彼處,也有一處相同規模的軍營,卻是新任左將軍皇甫義真所在。

  身材雄壯的董卓目視彼處良久,到底是攥緊了腰中的佩刀:「你們說,自昔日皇甫嵩撤職以來,凡數年間,涼州事不都是我一人為之嗎?可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我董卓卻做不得一任節帥呢?」

  周邊簇擁著眾多將校軍官,卻無人作答。

  「因為洛陽看不起我們武人,他們嫌我們不讀書!更看不起涼州人,因為我們是邊鄙!」董卓一聲冷笑。「可是,當日韓遂騷擾此地,讀書的皇甫義真不是數月都沒擊退彼輩,反而被罷職歸鄉嗎?當日十萬大軍征西,南陽士人出身的張溫不是大敗而回嗎?每一次,不都是我董卓出來力挽狂瀾嗎?!皇甫義真在扶風整日優哉游哉,公孫珣在廣陽更是風生水起,唯獨我一人不避辛苦,當面防禦叛軍,可一朝叛軍大舉而來,先是復起皇甫嵩,又是以公孫珣為帥……朝廷就這麼看不起我嗎?一個節杖都不捨得給我?一面專任之權都不給我?!」

  說到最後,董仲穎幾乎失態,而隨他在扶風防禦叛軍近兩年的周邊眾將亦多有憤憤之意。

  「我昔日一個車騎將軍,竟然淪落到跟董卓這種人並列的地步了嗎?」皇甫嵩不知道董卓正在遙遙觀望他的軍營,但正在巡營的他卻也是一樣心中不平。「而且居然還要受制於昔日幽州兒之下?」

  跟在他身後的侄子皇甫酈一時沉默。

  —————我是爭雄不讓的分割線—————

  「五年,涼州賊共推王國為首,出涼入雍,圍陳倉,詔書拜董卓前將軍,復起皇甫嵩為左將軍,各率二萬人拒之,二將心不能服,爭雄不止。未及,又以太祖為衛將軍持節督二將。二將聞之,愈不能平。」——《舊燕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

  PS:抱歉,今天遇到點事,就這麼多……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十三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