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以這般安排的話,若是叛軍出城決戰,那周慎便可以與孫堅前後夾擊,一戰功成;而若叛軍不動,那就就可以坐等對方糧儘自敗了……反正官軍補給不斷,而叛軍卻補給無能。

  不過,周慎卻當眾拒絕了孫堅這個極度穩妥的建議,而且公開對周圍人講,他身為涼州人在涼州打仗,怎麼可能會讓孫堅一個揚州人去奪頭功?

  而對應的,這位蕩寇將軍居然是親自舉全軍來到榆中城下與韓遂邊章對壘。

  一開始的時候,局勢還算不錯,於漢軍而言,雖然道路艱難,卻有上游的黃河水道為天然補給線,於叛軍而言則是城池被圍、糧道被隔斷的絕境!

  不過,眼看著城中糧食不剩多少了,大部分主力被困在榆中城的韓遂死中求活,居然使出了一個頗為眼熟的招式——他讓外圍的小部隊放棄恢復補給線的努力,轉而仗著對地形的熟悉,繞到官軍後面,隔斷黃河河道,反過來截斷了官軍的糧道!

  事實證明,在雙方都失去補給線的情況下,人數少的本地叛軍比人數多的遠來官軍更能撐得住勁!不過幾日,漢軍就先亂了起來,然後周慎驚慌之下居然又選擇了全軍拔營回師,這時候,重新得到了補給的韓遂、邊章立即沿途追擊,漢軍全軍大潰!

  接下來,也正如婁圭之前說的那樣,西涼人心並不屬漢,絕大部分人其實都在觀望,眼見著韓遂絕地反擊,涼州各郡的漢、羌中立勢力也紛紛拿穩立場,對漢軍進行了反撲……官軍六路大軍,直接潰敗了五路,只有一個董卓董仲穎,背河紮營,然後築壩佯裝捕魚,麻痹對面的羌人,才得以偷偷引軍從河壩上過河,全師而還。

  這一仗之後,董仲穎獨自保全了三萬大軍,連著其餘幾路殘兵敗將倒也還有五六萬人,但之前十萬大軍鏖戰半年,為此勞民傷財,如今卻前功盡棄,到底算是全局盡敗。

  而叛軍雖然反撲成功,可之前畢竟也大敗過一場,又是在境內作戰,軍資匱乏,所以根本沒有力氣反撲到有董卓重兵維護的漢陽,涼州的局勢重新進入到了僵持中。

  據說,現在涼州是漢陽全郡為官軍所有,金城全郡為叛軍所有,其餘安定、北地、武都、隴西、武威則處於大城市歸官軍所轄,但城外鄉間、部落卻盡數為叛軍所有的詭異格局中。

  「果然要耗下去了。」昌平私學內,剛剛回來的公孫珣對著這份來自於中樞自己兩個弟弟的詳細情報無奈搖頭。「雖說天下事兵強馬壯者為之,可失了人心,又哪來的兵強馬壯呢?」

  立在公孫珣對面來看這份情報的呂范、婁圭等人也是俱皆感慨,唯獨沮宗束手不言也不動。

  公孫珣一時好奇:「公祧有話要說?」

  「確實有事要說。」沮宗正色言道。「之前君侯曾言,若杜伯侯有所得便可來尋你……而其人從前日開始便不停問我何日君侯將歸了。」

  公孫珣不由愕然:「我從良鄉與此人作別往漁陽去,前後不過在彼處呆了七日,若是從前日算起,便是掐頭去尾,其人到昌平也不過六七日……便已經有所得了嗎?」

  婁子伯等人也是面面相覷。

  不過呂范卻是一時恍然,居然反過身來去問沮宗:「公祧,之前兩日間總在你家中說個不停的便是那杜畿杜伯侯嗎?」

  沮宗當即頷首。

  公孫珣和婁圭等人聞言更是莫名其妙。

  「君侯有所不知。」呂范也是失笑解釋道。「我與公祧多年未見,如今他又襄助我做事,所以之前安排房舍的時候便將他放在了我左邊那套空房內……之前幾日還好,從前日晚上開始便有人在彼處高談闊論,盡說一些民屯的得失……」

  公孫珣啞然失笑。

  他哪裡還不明白,這杜畿儼然是個『有心』之人,一方面拜託沮宗,讓其不忘提醒自己這個衛將軍去召見他杜伯侯,聽取他的意見,品鑑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卻又使了個小把戲,提前將他的論調拋出來,讓呂范這個衛將軍長史、自己不在時的昌平頭號人物,提前聽到他的言論……如此一來,不管是自己來的太晚也好,還是沮宗忘了推薦他也好,都不會耽擱到他。

  甚至陰暗一些,若是沮宗是個小人,準備耍小手段剽竊他的『所得』,那也只會自取其辱。

  當然了,公孫珣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畢竟這年頭終究還是講一個身份和階級的,如他這般自幼被灌輸了某些理念,願意禮賢下士之人實在還是少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其人有些小手段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過,話還得反過來說,若是這個杜畿只是大言慚慚,胸無半點真才實學,那這番做作與小聰明卻只會迅速斷送他的前途。

  總而言之,最後還得看他肚子裡貨如何。

  一念至此,公孫珣顧不得疲憊,也不問沮宗與呂范這人的水平到底如何,便徑直起身,居然是主動去尋此人去了。

  時值下午,杜畿無課,卻正在私學中的藏書樓內讀書,他這人和同來的京澤不同……京澤自知能耐不足,沒有根本上的能耐做倚仗,所以向來與人為善,一有空閒便去和私學中的各類人物去打交道。而杜畿卻是公認的顯得有些傲氣,除了少數他認為的關鍵之人,向來是不假辭色。

  不過,即便如此,當公孫珣甫一回到昌平便單身前來尋他時,其人多少還是有些震動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