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言罷,沮宗甩手而走……原來,其人心中一口惡氣,骨子裡居然是衝著自家兄長而來的。

  沮授面上青紅不定,田豐捋須不語,而杜畿和京澤則又一次面面相覷起來……然後二人齊齊起身,去追沮宗去了。

  這時堂上二人方才明白,這故鉅鹿太守的外甥和前漢中郡丞居然是一路從關西去投公孫珣的!也不嫌路遠!

  而第二日,沮公祧也不多言,甚至連僕從都不帶一個,只是將昔日分別時公孫珣所贈圖書萬卷裝入京澤車隊裡,然後便尋了一匹馬,負了一把如今剛剛在河北流行的油紙傘……乃是安利號新產品是也……便黑著臉徑直與京澤、杜畿二人並肩走了。

  沮授騎馬相送了十餘里,一路上失魂落魄,卻偏偏一言不發,既不相留,也不勉勵,半日方才轉回廣平家中。

  卻說另一邊,京澤等人繼續北行,沿途所見,卻發現雖然盜匪與去年相比少了很多,但流民卻依然不少……原來,雖然河北漸漸治安平復,可西涼正在平叛,十萬大軍所需徭役無數,而官府中有良心之人早在去年便或是辭官或是殉死或是為盜去了,故此逼迫尤甚。

  不過,另一邊,經過黃巾之亂、大疫、盜匪、糧荒之後,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這些地方上較小的豪右、較清貧的世族們也基本上撐不住了。

  經濟基礎薄弱的世族們紛紛從受傷害最深的安平、鉅鹿兩郡往周邊遷移,如之前田豐出現在沮授家中,便是要往魏郡謀個差事吃飯的意思。實際上,如京澤、杜畿這一行人,其實也是幹著變形的同一種事情而已。

  至於豪族,卻是兩極分化,大豪強家中愈發肆無忌憚,而小點的豪右之家卻再也維持不住自己在鄉間的強勢了,有的不得已投奔官府,以一個亭長之類的身份維持局面,有的徹底破產為人分食,還有的被大豪強家中吞併……不過有意思的是,冀州的官府因為能從小豪族身上獲取養分的緣故,居然漸漸有了幾分生氣。

  實際上,外面對冀州刺史王芬,已經漸漸有了能吏的評價。

  「什麼能吏,不過是風口上的一頭豬而已。」在涿郡迎上這三人的婁圭不由在馬上捻須失笑。「咱們君侯在幽州之所為,方是真正的安民之舉……」

  「早就聽說咱們君侯在廣陽做的好大事了。」沮宗也是忍不住調笑。「心中居然迫不及待。」

  「不用迫不及待。」婁圭愈發失笑。「君侯如今正在涿郡良鄉……」

  「有什麼事情嗎?」杜畿忍不住輕聲詢問。「為何要到此處?」

  「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婁圭昂然自若。「去年的時候,咱們屯田之地,還只在薊縣以北,昌平、軍都兩縣之處,而今年春耕,北到漁陽郡漁陽像(密雲、古北口)、南至涿郡良鄉(就是良鄉),都已經有我們的屯田之所了,此處君侯正在良鄉處視察春耕。」

  三人齊齊變色。

  「不是你們想的那種。」婁圭再度失笑搖頭。「流民太多,地方難尋,便只能見縫插針,東一塊、西一塊,好在各地官府還都願意給些面子協助……」

  三人這才恍然。

  就這樣,眾人一路北上,來到良鄉處,車隊載著婦孺往昌平去,而這三人卻隨著婁圭一起往田中去見公孫珣。

  「好了,田豫。」遠遠的,四人中的三人便聽出了公孫珣的笑聲。「你這小子才剛剛束髮,正該去昌平讀書才對。整日拎著一把劍,騎著一頭小白馬跟在我們身後,不停的與我們匯報官府訊息,莫以為便能濫竽充數……要是再這麼蹉跎下去,便是你再聰明,也要泯然眾人的。你看你那鄰郡同族的田疇,比你還大三歲,之前比你還彆扭,不是照樣聽我勸說往昌平讀書去了嗎?」

  隨著這句話的落音,一個佩著長劍的健壯幽州少年便騎著白馬哭喪著臉迎面從陌上走了過來,交馬時還不忘與與嘲笑他的婁圭行禮。

  而婁圭等人剛一越過這少年,迎面便見到公孫珣與一名文士站在田埂上翻看什麼文書。杜畿不用多說,沮宗居然也不認的此人,倒是京澤隱約想起此人來,便趕緊下馬口稱衛將軍,兼棗先生……沒辦法,棗祗的姓太特殊了,天下獨一份!

  公孫珣見到來人不由失笑,便趕緊放下文書上前從沮宗開始扶起對方:「公祧啊公祧,不意你我主客之間尚有緣分!」

  「君侯何稱主客?」沮宗俯身再拜。「宗淨身出戶,無依無存,正要求君侯一份米糧果腹。」

  這便是所謂認主之語了。

  而公孫珣混了十年,這種場面也不是初哥了,便當即坦然受了對方一禮,然後才再度扶起對方,執手而嘆。

  第二個人,本該去看京澤。

  孰料,正當公孫珣上前時,這京澤卻忽然後退一步,居然不顧旁邊是水渠,直接一腳踩入泥中,硬是在狹窄的田埂讓出些許路來:

  「君侯,請見此人,這位乃是我們關西俊才杜畿杜伯侯,其人有蕭何之能,乃是京某此番腆著臉來見君侯的晉身之階。」

  公孫珣仰天大笑:「我就說你這人喚做有喜,不能次次相見總送壞事來……」

  「衛將軍,出大事了!」言未迄,之前剛剛離開的幽州少年田豫忽然疾速駛來,遠遠便在陌上揮舞著一份公文大呼小叫起來:「我剛在良鄉城外遇到我一為州吏的族兄,他讓我告訴你,涼州兵敗,十萬大軍除破虜將軍董卓部得以保全外,幾乎全軍潰退,如今車騎將軍已經退到長安!涼州叛軍居然如你所說那般活下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