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趙歧那一路路途遙遠,而且趙歧本人也快八十了,所以一時難以獲得明顯戰果;可董仲穎卻是身經百戰,再加上此番在自己熟悉的關西作戰,還與本地扶風太守鮑弘合作得當,所以這一路幾乎是一戰成功!

  雙方甫一交戰,獨立領兵的董卓便將韓遂、邊章等叛軍打得節節敗退!據說李傕郭汜二人尤其出眾,董卓的長史劉艾還公開在軍中拿全軍覆沒的孫堅出來作對比,所謂捧兩個踩一個……使得孫堅一度淪為軍中笑柄。

  戰事逆轉,接下來,張溫自引大軍在後,以董卓在前,順著叛軍之前進軍的西路連戰連捷,驅敵如驅羊,一月之內,居然將韓遂、邊章這些叛軍一路攆回到了涼州。

  但漢軍的好事情還沒完,就在韓遂、邊章在涼州和司隸邊界上穩住陣腳,準備繼續對峙的時候,這日晚上,叛軍軍營處忽然遇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邊公。」中軍大帳外,李文侯幾乎面無血色。「這是什麼?!」

  「邊公、韓公,這種事情你們二人一定要拿主意才行。」湟中義從出身的北宮伯玉也是六神無主。

  「文約,這……這怎麼說?」邊章雙手發抖,望天而驚,卻也是無可奈何。

  韓遂面色慘白,無言以對,便是他身旁素來以鎮定持重出名的成公英也神色驚惶到不知所措的地步。

  夜色已深,可叛軍全軍卻居然無一人入睡,紛紛出營望天失語。

  原來,十一月的夜空中,流星無數,宛如下雨,而如此美景在韓遂、邊章,乃至於數萬涼州叛軍看來,卻是讓人害怕到極致的天象……他們不怕刀兵,不忌生死,卻怕天譴!

  「我……」

  韓遂剛要說話,忽然間,一道頗為亮眼的星光自天空滑過,瞬間消失不見,這道亮光不僅驚動了軍中騾馬,響起了陣陣嘶鳴之聲,也讓叛軍徹底失措,更讓飽讀經書從而迷信至極的韓遂、邊章本能的想起了漢世祖、光武帝劉秀的舊事。

  「走吧!」邊章實在是支撐不住了。「咱們走吧!這是漢室天命尚在的徵兆,強要留下來作戰,怕是要和昆陽大戰的王莽軍落得一個片甲不留的下場。」

  「可、可往哪兒走?」韓遂看著亂成一片的軍營也是難得腦中一片空白。「後面不就是涼州了嗎?」

  「往金城郡走。」一旁的北宮伯玉聽到片甲不留四個字後也是趕緊咬牙道。「那裡本就地形險要,而且,咱們本就是從金城郡起兵的,彼處舉郡都是我們的人。」

  「其餘好不容易舉起來的羌人呢?」韓遂終究還有些不舍,一月前他們還有十萬大軍,對著漢軍屢戰屢勝,他韓文約甚至還做了個入朝誅宦,自己為大將軍的美夢。

  「讓他們各回本郡。」成公英無奈勸道。「金城貧瘠,哪怕是在郡中迎戰,也最多只能養兩萬兵。」

  韓遂無可奈何,其餘人也一樣……叛亂到現在,哪怕是一開始還有著一些被迫和裹挾的味道,此時卻早已經被手下數萬大軍給養出了個人野心,如今誰不作著某些春秋大夢呢?但越是如此,望著依舊流星不斷的天空,他們就越是驚恐無奈。

  說到底,不僅僅是時代的限制,也不僅僅是愚昧,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群涼州人和這世上絕大多數人一樣,都還覺得大漢才是有天命的那一方,而自己是叛軍,是賊寇!張角那種宗教瘋子,還是少數。

  實際上,另一邊,被叛軍依靠地理優勢堵在涼州、司隸邊界吳岳山中的漢軍前鋒,看到滿天流星卻紛紛士氣大振,都認為這是漢室天命所兆。

  於是乎,前鋒統帥、破虜將軍董卓幾乎是當即立斷,立即請來自己的副手,扶風郡守鮑弘。

  二者一拍即合,決定連夜出兵。

  這一戰,漢軍士氣如虹,而叛軍本就要逃,可以說殊無戰意,故此雙方甫一交戰,叛軍便大潰而走,戰鬥迅速淪為了追擊戰……且不提董卓、鮑弘這邊臨陣斬下了數千首級,更重要的一點是,叛軍撤的乾脆利索,羌人各回本郡,叛軍主力則轉回金城,死守金城郡門戶榆中城。對應的,涼州最東面也是最腹心的漢陽郡瞬間全面光復,張溫也親提大軍進入了漢陽,然後屯駐於漢陽郡首府冀城。

  到此為止,可以說,漢軍的平叛行動已成功了八分,而涼州叛軍相對應的則已經陷入到了絕境。

  而這個時候,司空兼車騎將軍張溫也正式匯集諸將於冀城,商討下一步進軍方略,準備徹底掃平涼州叛亂。

  十萬之眾,堂上堂下,幕中府中,一時間兩千石、千石何止百餘皆列坐聽命?張溫也是志得意滿,捋須踱步而入。

  然而,甫一入座,未待眾將參拜,左手邊第一的位置上,便有一身材雄壯之人大聲喧譁起來:「司空何必多此一舉,徒勞聚眾浪費時間?我在前線頗為應對得當,請再與我兩萬兵,合兵五萬直搗金城,則涼州必平!」

  張溫一時氣憤難耐,但瞅著說話之人乃是立下大功的董卓,其人又是個粗人,向來不讀書的……如何好與他計較?便只是不理對方,然後板著臉坐到了上首座位上

  孰料,董卓自從去年平黃巾以來,打起仗來屢屢倒霉不止,還一度下獄,此番揚眉吐氣,更兼到底有些粗疏,自然難免猖狂一些,所以依舊當眾說個不停,甚至直接離席,在堂中與眾將誇功分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