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情形,不讓豪強去收留他們,他們很快要麼聚眾淪為盜匪,要麼就真的會變成路邊餓殍,屆時不要說鐵鍋了,便是身上衣物都會被人剝走。

  而說到路邊那些被剝去衣裳,甚至又被野犬啃食的屍首、腐骨,也難怪趙芸起初希望公孫定能跟父親親熱一些,如今卻又反而想著將孩子關在車內了。

  「多辛苦一些吧!」公孫珣胡思亂想了半日也只能如此說了。「再分出兩百騎兵來,交給後面的叔治(王修字)、伯槐(常林字)、文恭(棗祗),讓他們一定嚴加約束隊伍秩序……再多多遣人往前探路,告訴元嗣(韓浩字),不要再以行軍立營的法子去找留宿的地方了,也不要過分靠近城池引起慌亂,以挨著樹林的空地為佳,方便取柴木燃火煮水,實在找不到樹林便以河流溪水為佳,活水喝起來總比死水乾淨!還有魏越那裡,讓他提前出發,去前面縣邑塢堡處買糧食,務必報出我的名號來!」

  周邊諸多親信義從紛紛聽令而為,或是引兵向後尋王修與常林,或是往前尋韓浩、魏越。而身後護衛家眷的呂范、楊開、戲忠那裡多少是了解公孫珣的,也居然沒有派人來勸誡……須知道,公孫珣之前便派出了百騎給了後面的王修、常林、棗祗他們,用來約束流民秩序,而如今再加兩百騎與他們,再算上前方開路、哨探還有購糧的隊伍,那麼用來防護公孫珣與身後家眷車隊的人手,基本上就只剩寥寥幾十騎了。

  「君侯!」

  就這樣,隨著公孫珣強打精神將一連串的命令發布下去,這隻帶著萬餘流民的隊伍似乎有振作一新的意思,然而,還不過小半刻鐘,韓當卻忽然再度出言。「得快速度,麻煩已然來了。」

  公孫珣和婁圭一時間全沒有反應過來,只是本能往身後看去,不過卻並未看到哪裡有什麼過分的騷動。

  「要下雨了!」韓當無奈指著東側天邊提醒道。「速速找個地方避雨吧。如今只希望雨水不夠大,不然今日晚間流民中怕是要生不了火了。」

  公孫珣和婁圭齊齊望天,然後齊齊變色……果然,遠處天邊已經有烏雲稍顯端倪,只是距離尚遠,實在是看不出具體分明來。

  夏日雨急,之前烏雲還在天邊,半個時辰後就已經壓到了跟前,而隊伍雖然也有些慌亂,卻因為身邊巡視騎兵的增多,勉強壓住了陣腳。不過,隨著雨滴嘩啦啦的打下來,視線受阻,慌亂還是不由自主的蔓延了起來,有人不免遲滯,有人卻迫不及待的推搡與搶道,並進而引發了騷亂。

  當然了,王修也是歷練出來的能吏了,當即狠下心來整頓秩序,而騎兵們也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直接下馬介入,拔刀殺人……明晃晃的刀子,被割下示眾的搶道青壯首級,外加前面忽然傳來消息,說是還有五里就能到達河間中水縣了。

  如此種種,到底還是讓隊伍重新安生了下來。於是,老弱們頂著鐵鍋擋雨,青壯們負起僅有的些許財產加速前進,反而使的雨中的這支組成怪異的隊伍顯出了一種詭異的秩序性。

  當然了,五里路是睜眼說瞎話,真正的距離是十里路。

  而且,近萬人的流民隊伍,不要說中水縣那邊根本不可能開城放人進去的,便是公孫珣也不可能允許他們入城……入城了又怎麼安置呢?以如今的情形來看,若是一座小城多了萬餘流民,怕不是沒過幾日,這座城也要被流民裹挾失序。

  實際上,真正的安置地點只不過是城外挨著城牆的一片空地而已,然後指望著夏日大雨不至於持續太久,到晚間時分能停下來,再讓城中提供一些乾柴生火罷了。

  「君侯!」先發探路的魏越一馬當先從城門洞中迎了出來,身後還有一個黒綬銅印的年輕人,儼然便是這中水縣令了。「碰的巧了,這中水縣令居然是君侯在趙國的學生,我那便宜本家魏暢!乾柴和糧食的事情他都盡許了,咱們先進城歇息吧!」

  「魏暢?」

  公孫珣被淋的宛如落湯雞一般,來到城門洞內方才看清剛才主動上前扶住自己的人,定睛一看,果然是趙國舊識,故魯國相魏松之子,跟自己有幾分師生說法的魏暢魏仲茂。

  「是我!學生見過老師。」魏暢趕緊拱手微微解釋了一句。「學生是去年黃巾亂後被點的中水令……老師放心,學生拼盡全力也要盡力湊出柴薪與些許糧食來,還請老師速速帶師母入城吧,就在我官寺中歇息!至於老師的義從,我即刻讓城中豪右、都亭各處準備一下,儘量騰出地方來。」

  「仲茂啊。」公孫珣狼狽不堪,聞言卻只是甩了甩身上水漬,並一時失笑。「能在途中遇到你,我固然很高興,但此時雨水還在下個不停,恐怕不是入內的時候……讓你師母帶著婦孺們進城去吧,我還有事要做。」

  魏暢、魏越,甚至是剛剛過來的婁圭、韓當,全都不明所以。

  「義公。」公孫珣笑問道。「城外剛才咱們路過的那座小台子你注意到了嗎?」

  韓噹噹即頷首。

  魏暢也趕緊插嘴:「那是本縣之前瘟疫時用來安撫民心的祭祀台,高兩丈,春日間才搭建起來,如今只剩土堆。」

  「我就說如何這麼巧,居然正對路口。」公孫珣愈發笑道。「義公,你速速將我的儀仗、傘蓋,還有白馬旗全部取出,選幾個身體強壯平素不會生病的在台上與我擺好,我要看著隊伍全部在城前空地上安頓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