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這時候又有人提出來,還是要保留公孫珣衛將軍的名號,最起碼他在幽州,可以震懾鮮卑人與烏桓人。

  天子從善如流,於是第二次派遣了使者快馬去追公孫珣,然後依舊是在趙國追上了對方,要將衛將軍的印綬印還給這廝。

  然而,公孫珣依然不受,理由是自己就算是賦閒在家,也一定會盡力保鄉梓平安的,不需要這個將軍印綬。

  使者悻悻而歸。

  不過,剛一回來,天子復又派新的使者帶著衛將軍印綬第三次去追公孫珣……原因很簡單,河北的賊人太多了,而偏偏這時候紫山賊張燕主動請降,說什麼願為漢室鎮守河北山嶽。而中樞思前想後,實在是無可奈何,只能接受對方的請降,準備赦封其為平難中郎將,允許他舉孝廉並向朝廷派遣計吏每年匯報情況。

  這個時候,由於張燕曾為公孫珣下屬,於是又有人提出來,應該讓公孫珣加衛將軍印綬,去招降安撫對方……當然了,其人肯定還有一層話沒說出來,那就是連張燕這種人都能魔幻般的在數月間從縣長變賊寇然後又變成中郎將,公孫珣一個已經準備回老家的衛將軍何必還非得講什麼規矩?這都什麼時候了?!

  其實吧,事情到了這一步,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漢室權威已經直接掉了一大截,除了中樞尚能保持表面上的架構外,具體到地方與軍事問題時已經制度、規矩全無。

  換言之,這天下是真的已經開始大亂了!

  而就在一群國家重臣們唉聲嘆氣之餘,持節而往的尚書郎鍾繇又一次在趙國追上了公孫珣。

  沒錯,又是趙國,公孫珣依然在趙國!

  不是他不想走,而是沒法走……他是四月下旬剛入趙國的,也是那時候被朝廷使者第一次追上並收回衛將軍印綬的,而那時候皇甫嵩還在冀州牧任上,冀州的情況還沒有失控。可是等他走到趙國襄國縣的時候,皇甫嵩便被匆忙調走了。然後等他走到趙國最北面的柏人縣時,整個冀州就已經徹底失控了!

  有人去太行山北段投奔紫山賊張燕,有人去太行山南段投奔黑山賊於毒,還有人自己拉杆子起兵……道路與田野中,到處都充斥著流民和小股盜匪,他們成群結隊、拖家帶口、絡繹不絕,一方面搶劫他人,一方面攻城略地,一方面又相互兼併,然後本身還都一直處在飢餓和疫病的威脅之下。

  公孫珣帶著家眷,其中幾個孩子還只有數歲,只能緩緩前行,所以著實不敢輕易出城動身。

  畢竟,一旦動身,勢必會產生戰鬥,而公孫珣實在是不想讓自己全副武裝的騎兵義從對著這些半是盜匪半是流民的人下手……不僅僅是可憐他們,而是說就眼前這局勢而論,真殺過去,何時能殺到頭呢?殺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正好進入五月,天氣炎熱,公孫珣便以擔心疾疫為理由,在柏人停了下來,準備等一等。

  而這一等,就等來了第三波朝廷使者,也就是持節而來的鐘繇鈡元常了。

  「元常來的路上可還平安?」夏日炎熱,依然還是紫綬金印縣侯的公孫珣卻是站在滾燙的柏人縣城頭上接下旨意的,而弄明白旨意以後,公孫珣也並沒有直接表態,反而是與許久未見的鐘繇寒暄了起來。

  「回稟君候,從河內最北面開始便不是很好了。」午後刺眼的陽光下,鍾繇恭恭敬敬的在城頭上行禮作答。「河內最北面的黑山賊於毒最近格外猖狂,流民無數都去投他,若非是朝歌令關羽關雲長引兵越境護送,我們幾乎不敢動身……」

  「哪裡不是這樣呢?」公孫珣仰頭一聲感嘆。「我當面之路也是被投奔褚……張燕那廝的盜匪給阻塞了,聽說河北這邊的盜匪已經聚眾百萬,這才不得已停下來,等待局勢好轉再上路。」

  「所以正該招撫。」鍾繇也是趕緊應聲道。「天下危殆,盜匪四起,可是事有緩急之分。如河北這邊多是流民失措自然而然形成的盜匪,本心並沒有叛亂的意思,而涼州那裡卻是已經直接威脅到了司隸安危……故此,必須要做取捨。」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公孫珣望著城外五百義從駐紮的營地,也是不由冷笑,因為那裡原本是上好的青苗地,如今卻早已經被流民盜匪給踩踏一空而來。

  鍾繇當即閉嘴。

  「也罷。」公孫珣負手而嘆。「你說的不錯,如今河北空虛,這麼多盜匪流民根本沒法子處置,所以哪怕只是安撫一時,也該去安撫一下的……張燕是主動請降?」

  「不錯。」鍾繇鬆了口氣。

  「那就好辦了。」公孫珣不以為意道。「我讓義公陪你去,再帶上他在趙國為官時相處較好的的一些官吏、豪族,往北面紫山中走一趟,將什麼平難中郎將的印綬與他。其實不僅是張燕,便是那些山中盜匪頭子,要麼是豪強要麼是平民,也都不是有什麼大想法的人,你擺出天使的架子來,他們反而會樂意接受的。」

  鍾繇愈發放鬆了不少。

  但是……

  「但是君侯,那這衛將軍的印綬呢?」鈡元常終於是忍不住繼續問了下去。「你是不是……接了為好?」

  「算了吧,君侯。」就在這時,之前一直避讓天使儀仗的戲忠忽然從城牆下的蔭涼里插嘴言道。「一個衛將軍的印,這中樞給了奪,奪了給,宛如戲弄人一般……今日接了,萬一明日元常兄又持節過來要奪走呢?那豈不是要讓天下人笑話君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