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珣登時無語,半晌方才將懷中瘦貓扔出去,並坐起身來勉強幹笑一聲:「這是好事。」

  「是,這是好事。」公孫范尷尬答道。「那兄長剛才又想說什麼?」

  「是劉師那裡。」公孫珣趕緊改容正色言道。「我看他身體越發不行了,我們做學生的應該盡心盡力才對……但我後日改元後便要出洛赴任,你這邊,還有婚後便要急忙來赴任的阿越,要一起好好替我照顧他才對。」

  公孫范自然無話可說。

  「不要信那些巫醫的,多讓他喝些熱水,酒不是不能飲,也務必要溫酒……最好尋些安眠的手段和方子,而且冬日間,既要保證他居處炕熱不斷,又要常常通風散氣……多備些人參……這個年紀的人,多半難在冬天上面,熬過這一冬,或許便能好很多。」

  公孫珣說的非常散亂,公孫范則聽得非常認真,然而絮絮叨叨的說了幾句後,卻終究是無話再可說,便是公孫珣自己都覺的無趣起來,只是一聲長嘆。

  於是乎,兄弟二人就此作別,做弟弟的去了側院,而公孫珣則堂而皇之的抱著貓去後院尋自己妾室和兒子去了。

  升官加爵,幼子愛寵,更兼美妾曲意侍奉,一夜自不必多言。

  第二日,公孫珣正式拜韓當為衛將軍屬司馬;呂范為衛將軍長史;婁圭、戲忠為衛將軍從事中郎,王修、棗祗為衛將軍令吏,魏越為領官騎……並從白馬義從中選出二十名資歷、能力、來由都有說法的人物,分別為將軍掾屬、御屬。

  這是題中應有之義,這些人跟了公孫珣這麼多年,如今能公私兼顧,有名有份,自然不可能再虧待他們。

  當然,除此之外,按照規制,公孫珣還可以再徵召十九名掾屬和二十一名御屬,甚至還有三十員儀仗官騎……這些位置,尤其是掾屬和御屬,全都是公私並行,有正經官身待遇的位置。而且,在現行察舉制度下是受到認可的正式入仕途徑,是很受歡迎的。

  所以,與其說是用來招人辦公,倒不如說是朝廷賞給你的正式舉用名額……不過很顯然,這些全都要等到去了河內以後,再慢慢填充了。

  又隔了一日,中樞下詔,以黃巾平定,改元中平,是為中平元年。

  同日,允左車騎將軍、冀州牧皇甫嵩所請,免冀州算賦一年。

  同日,中樞再發旨意,以平叛有功,兼各處匪亂尚存,故凡戰功為官者,無須入洛,免捐官錢,直接赴任。

  同日,復董卓為議郎,復盧植為尚書,復王允為豫州刺史。

  如此光景,只能說,這天下大約、可能,真的要中平了。

  而就在同一日,匆匆辭別了劉寬,並讓公孫范代替自己去與盧植告辭的公孫珣輕車熟路,渡過孟津,又一次來到了河內郡。

  不過,這片不知道來往了多少次的地方,已然成為了公孫珣的治下之地。而也正是因為如此的緣故,公孫珣這一次就走的比較留意了。過河後,從孟津往東面往治所懷縣而去,一路上查查看看個不停不說,到了半路上的溫縣還專門停了下來。

  這是理所當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一個外地人初來乍到,面對著一個百萬人口、十幾個縣的大郡,必須也只能選擇當地世族大戶作為突破口。

  唯一的區別是,有能耐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能掌握主動權,把這些世族壓制的服服帖帖,而蠢貨會在這個過程中被世族牽著鼻子走。

  實際上,當日在中山,公孫珣也是從甄氏切入,逐漸掌握整個中山的。

  「告訴司馬朗,他父親司馬防的同僚,前來拜會司馬氏,讓他出來領路。」溫縣郊外,司馬氏聚居的里門之外,公孫珣帶著極大的惡意朝有些慌亂的里門監喊出了司馬朗親爹的名。

  他倒想看看,昔日因為自己說了親爹字而跳出來裝模作樣的小孩子,如今面對自己更進一步的調戲,會有什麼反應?

  然而,有意思的一幕登時便出現了,面對著多大五百騎威風凜凜的白馬騎兵,面對著全副儀仗紫綬金印的貴人。這個區區不入流的里門監,四五十歲的老蒼天頭,在咬牙顫抖著躬身下拜的同時,居然也小心翼翼的言道:

  「貴人,我這就為你去尋西面司馬家大郎來,但有一言,不得不告……君為貴人,更該尊禮,臨子名父,著實失態。」

  不要說公孫珣了,便是隨行的呂范、婁圭等人都目瞪口呆……感情,這司馬家看門的都這麼有骨氣?

  「放屁!」就在公孫珣等人無言以對的時候,那魏越忽然自後面跳出來,直接拔刀呵斥。「我家君候乃是朝廷欽命衛將軍、河內太守、薊侯……你們這些人能夠此時安居,全靠他在前方掌握軍事,掃蕩黃巾,喊了一個人的名字,如何就要被你一個區區里監門羞辱?」

  里監門從對方拔刀時起便驚慌倒栽於地,然而,面對著魏越如此放肆的舉動,公孫珣也好,呂范、韓當也好,居然無人阻止。

  ———————我是得意小人的分割線—————

  「太祖以功至衛將軍、薊侯、領河內太守。時河內屢遭匪患,聞太祖至,盜賊逃匿,士民鼓舞,沿途見白馬轍簞瓢迎之。」——《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字數有些尷尬,不過諸位能猜到珣狗在河內招募的第一個人才是誰嗎?已經給出很明顯的暗示了。正史人物,曹魏重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