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越嗎?」甄逸思索片刻,這才恍然醒悟過來,然後居然是連連點頭。「阿越也非不行,如此對我妻而言也是好事,但……」

  「你的子女自然是甄姓長大,將來你家的財產也自然是你二子成婚後來分。」公孫珣趕緊做出保證。

  「非此言也。」甄逸勉力晃動了一下腦袋。「這等事何須你親口保證?我是說若阿越來娶我妻,那張純……」

  「此亦無需多言。」公孫珣按住對方手言道。「我既然來了,又如何料理不得一個張純?」

  「那就好,那就好……」甄逸緩緩言道。「如此,文琪且出去吧,我有言說與我妻,還有兩個幼子。」

  公孫珣嘆了口氣,便抽身而出,而已經將二人對話聽得七七八八的張夫人也是淚眼婆娑,勉力朝著迎面之人微微曲身行禮,這才低頭入內。

  公孫珣不想聽人家夫妻的體己話,便徑直走出堂外,而這時,甄氏族中長輩,還有甄逸的子女也全都到了跟前……而這個時候公孫珣才從甄豹口中得知,原來甄逸長子已經夭折,眼前連妻帶妾,所出二子五女,居然全都算是幼沖之齡。

  其中,次子甄儼,長女甄姜,幼女甄宓,乃是嫡出;幼子甄堯,次女甄脫、三女甄容、四女甄脫,乃是出於兩個妾室。

  如此滿院孤兒寡母,老弱幼沖,偏偏甄氏唯一的依仗,也就是甄逸的伯父甄舉尚在洛中,而且如今隱隱有阿附趙忠的惡名,政治地位也不是很穩固,也就難怪張純會有多餘想法了。

  當然了,世事紛亂,十數萬大軍就是三十里外對壘,而甄氏這占據了半個無極縣的財富偏偏確實讓人心動不已……這才是張純起了賊膽的根本原因。

  而張純這廝非只是私事有礙,便是公事也讓人惱火!

  一念至此,公孫珣自然知道自己此時該幹什麼,他再度向外,徑直出了院落,然後對著候在此處的婁圭、戲忠、韓當劈頭而問:「我欲殺張純,爾等可有計策?」

  韓當且不提,婁圭與戲忠只在院牆下對視一眼,便已經有話要說了。

  「君侯。」婁圭迫不及待的應聲道。「君侯想要殺張純,實在是易如反掌。」

  「不錯。」戲忠到底是等『前輩』說完一句話後才跟上的。「若論權威,如今君侯持節而來,節杖即天子代表,便是不能無故斬兩千石,卻也足以號令一方;若是論實力,南面滹沱河處便有數萬大軍,足以碾壓張純和他的郡卒……想殺他,總是有法子的。」

  「志才你還少說了一條。」婁圭捻須冷笑道。「之前四年,君侯為中山太守三年,而那張純來此勉強半年而已,此地人心甚至於無極城外的郡卒之心,也俱在君侯!故此,想殺此人,實在是輕而易舉。不過,此人終究是兩千石,總得找個理由行事,而君侯此問大概便是這個意思吧?」

  「正是。」公孫珣負手而立,難得惜字如墨。

  「其實這個也簡單。」戲志才稍一思索便乾脆答道。「若想求速,在本地尋一刺客,直接殺了,他又待如何?若是求穩,何妨催促他進軍……若是他不聽令,便奏免他的太守之職,路上再殺;若是他聽令去前線,便讓他死在亂箭之下!」

  公孫珣緩緩頷首。

  「當然,還有一法。」戲忠忽然笑道。「若是君侯想盡力求名,不妨等這此間主人去世,然後直接大會賓客,說此間主人托以後事,請君侯殺張純報仇……然後君侯便明火執仗,當眾攻殺此輩,再向朝廷請罪!屆時最多功過相抵,免職一時,說不定還能戴罪立功,依舊任用呢!」

  公孫珣微微一怔,稍一思索,卻發現這似乎也不是不行……不過前提是他準備放棄眼前下曲陽一戰,並暫時歸隱養名。

  當然了,眼前的局勢和優勢都擺在這裡,這種法子和直接派刺客一樣,未免失之於猛烈。倒是那個把對方喊到前線,直接來個慘烈殉國更靠譜一些。

  而就在公孫珣將要拿定主意之時,婁子伯卻忽然在旁搖頭:「志才計策確實對路,但總覺的哪裡有些浪費……將軍在中山如此人望根基,為何不用呢?」

  「子伯兄有什麼想法嗎?」戲忠昂然反問。

  「我並未有他意。」婁圭笑言道。「只是想著本來就要調度中山兵馬,而張純來此半年,必然在軍中有所安插,不如趁勢做一番準備……一舉多得之餘也能把事情做得圓潤一些。」

  公孫珣再度緩緩點頭,剛要吩咐,卻忽然聽到身後院中哭聲陡然一起,然後不由長嘆一聲,雙目居然也有些泛紅:「我心已亂,更兼要處置大隱兄身後事……此事你們三人去為吧!只一條,等過幾日我走時,務必要讓張純也老老實實到前線等死!」

  言罷,公孫珣頭也不回折身向內,而婁圭、戲忠、韓當三人也趕緊躬身相送。

  晚風暗拂,哭聲中,蟬鳴蛙叫不斷,婁子伯三人相互感慨了幾句,便直接出門運作去了。

  話說,張純出身漁陽大族,族中兄弟二人俱為兩千石,倒也算是個世族。但是邊郡世族嘛,德行清望這種東西是扯不上邊的,經學什麼的也是扯不到的,倒是武事上頗有建樹,這種人講究的就是欺軟怕硬和誤判形勢……其實,公孫瓚這人似乎也是這德行。

  那麼回到眼前,之前公孫珣來到滹沱河接管本地戰事,一開始這位中山太守其實是被郭勛耍了一下,故意沒告訴他新任節帥來此的。而後來,等他得到消息,原本也準備遣使而去的,卻又被郡中有心人提醒了甄逸和公孫珣的關係,以及公孫珣在中山的根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