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立也是一聲感慨。

  話說,公孫珣此言不是虛言,雖然公孫大娘放他出了遼東,多年間他也算是青雲直上、屢有所為,在旁人眼裡更是當今天下難得的青年倜儻英雄,但於他本人而言,卻始終有些隨波逐流的感覺。

  一來,還是因為漢室的權威和體制依舊強大到讓他難以有所作為,換言之,漢室一日不山崩地裂,他一日難伸開手腳……當然了,袁本初和曹孟德這些人也不可能有所為;

  二來,從今年的黃巾亂局開始,局勢的變化雖然早有預料,可是真的到來以後卻又如此勢不可擋,所謂大勢滔滔難以動搖,在激起了他鬥志的同時,卻又讓他對前途產生了些許深層次的迷茫;

  三來,隨著他本人越來越強大,公孫珣也是發現了,自家母親的那個故事雖然很有參考價值,可實際應驗起來卻又有些霧裡觀花……想想也是,隔著一千八百年,那個時候的人又怎麼能深入了解這個時節的風俗人心呢?

  譬如眼前的程立,若是按照母親故事中的節奏,沒理由不接受自己的,但事實上無論是聰明人的待價而沽,還是地域上的隔閡,卻都是客觀存在且很難逾越的東西。

  相應的,還有門第高地、經學流派、門生故吏……這些事情你根本無法迴避。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隨著黃巾亂起,如今終究是可以憑著幽燕地子弟最擅長的弓馬刀槍決一勝負了,公孫珣雖然疑惑迷茫,卻也不懼誰了!

  屆時,真遇到萬般難為之處,打個勝仗不就行了嗎?實在不行,打兩個勝仗,還想如何?!

  就這樣,黃河南岸的蒼亭大堤上,公孫珣與程立執手無言許久,便是曹操等人都看的無趣,轉而紛紛上浮橋而走了,也就是審配和王修一直配合在黃河上游弋,未曾知道這裡面的事情,所以遠遠在河心中好奇眺望詢問而已。

  良久,眼見著身邊各部曲紛紛過河,只有韓當領著三百白馬義從和五官中郎將的儀仗、傘蓋、節杖還在這邊,公孫珣也就不好再耽擱了。

  「程公保重吧!」公孫珣心知對方性格剛強,不會輕易改弦易轍,也只好無奈告辭了。

  「別的我不清楚,但我對將軍數次都沒有好臉色,將軍卻能依舊視我為國士,聽我言語,用我策略,還以禮相待……僅此一事,便可知將軍能得人了!」程立最後慨然言道。「將來亂事紛紜,說不定還真就是將軍你如日中天呢!」

  公孫珣聞言輕輕一笑,趁勢撒開了手:「不知程公這話又有幾成把握?」

  「說十成將軍怕是不信的。」程立也是不由捻須而笑。「便說是八成好了。」

  公孫珣仰頭大笑,便轉身往浮橋上而去。

  然而,剛下到大堤底部,他忽然又想起一事,便駐足回身,朝堤上的程立揚聲喊道:「程公,還有一事!」

  「將軍請講。」程立當即在堤上拱手回應。

  「程公,我心中有一念,乃是初見你時便冒出的,只是一直不好意思說,而今日也算是握手言歡了,又相見不知可期,便冒昧一次好了。」公孫珣也遙遙拱手道。「東郡人盡皆知,你年少時夢到在泰山捧日而起,以為神異。然而平日間程公卻只是屈居一縣吏,而且還已經四十有四如,此夢境便只顯得可笑。可如今世道紛亂,海內板蕩,如程公這種英豪不也是趁勢而起、聞名天下了嗎?既如此,何妨在名中立字上面自加一日,改名程昱,以此作為激勵呢?些許荒誕之言,程公自決好了。」

  程立在堤上聽得此話,張口欲言,卻眼見著公孫珣昂然轉身,在一眾牽著白馬的雄健軍士護衛中踏上浮橋往北而走,居然一時失落,不知所云。

  轉到河北,漢軍鐵索連環,四渡黃河,端是讓東郡黃巾徹底失措。

  剛剛在河北合兵一處的張伯、梁仲寧聚兵兩萬有餘,其實正在蒼亭對面的東武陽縣城中駐紮,卻因為已經喪膽,不敢做多餘動作……實際上,等到傍晚時分,公孫珣領著萬餘官軍在東武陽與黃河之間偏西的地方立營以後,這二人依舊沒有任何動作。

  河北平原一望無際,從東武陽城頭之上,不要說只有五里距離的漢軍大營了,便是二十幾里外的黃河大堤都能隱約可見。故此,從張伯到一堆小帥,登城窺探漢軍軍營的一眾黃巾軍頭領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紛紛面帶憂慮。

  然而就在這時,之前一直肅容的黃巾軍副帥梁遠梁仲寧卻忽然扶著城垛失笑起來,並旋即指著整齊有序的漢軍大營大聲言道:

  「漢軍果然中計了!」

  從張伯到眾小帥自然不明所以,然後紛紛請教。

  「你們不知道。」梁仲寧回頭繼續笑道。「這是我跟卜帥定下的計策……我問你們,我軍現在在東武陽有多少人?」

  「兩萬啊!」這種事情,在場之人人盡皆知。

  「不錯。」梁仲寧繼續從容問道。「那漢軍呢?」

  「一望便知,其實跟當日從濮陽過河時相比,似乎並未有多少新增人馬,還是萬餘!」

  「不錯。」梁仲寧愈發得意。「那我再問你們,若是我軍兩萬出城迎戰,交戰正酣時,卜帥忽然帶領濮陽兩萬人馬自黃河大堤上掩殺過來,會是何等局面?」

  不等眾人回復,這梁副帥便主動循循善誘的解釋道:「便是四萬打一萬,而且還是兩面夾攻!你們說,漢軍是不是中計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