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難得起身肅容相拜。

  「走吧!」橋玄說了一通話,已經氣喘不止,此時只能勉力強撐。「國家將亂,好好做事……不要輸給劉文繞那個學生,丟了我的臉面……其實,此時看來,丟了臉面也無所謂了……總之,以後也不要再來見我!垂死之像,實在難看!」

  曹操無言以對,只能俯身再拜,然後便強做瀟灑,轉身而走。然而,等出了橋府之後,這廝卻又後悔自己走的太急,連對方剛剛容貌都未看清,偏偏又生平第一次膽怯,居然不敢回去探望,便在橋府門前徘徊不止。

  「孟德兄!」就在此時,門內突然轉來一人,卻正是橋玄幼子,昔日被人劫持的童子已經是個翩翩少年郎了。

  「何事?」曹操趕緊正容。

  「父親讓我將這二物還給你。」橋玄幼子從身後僕從那裡將雞酒拿來,勉力抱起遞給了對方。「他說讓你莫忘了今日的誓言。」

  曹操接過雞酒,心下悲戚莫名,幾乎不能自恃,只能於月下倉惶而逃。

  「文典。」同一時刻的數里外,太尉府中,雖然有些疲憊,但神色尚佳的劉寬終於細緻的寫完了一封信,然後親手以蜜蠟小心封口,這才遞向了侍立在旁許久的公孫范。「我的門生中數你兄長公孫文琪最為出色,若一日我死,他必在外郡為任,屆時將此信與他……之前,就不要讓他知道了。」

  公孫范怔立許久,方才恭恭敬敬上前接過了此信:「范必不負老師!」

  「負不負我無所謂。」劉寬緩緩起身而笑。「當效仿你兄長,不負天下人……且隨我去用餐,數日倉惶,今日難得心順,一定要飲上一杯。」

  公孫范與一旁的劉松齊齊答應。

  ————我是飲上一杯的分割線————

  「故太尉橋公,懿德高軌,泛愛博容。國念明訓,士思令謨。幽靈潛翳,哉緬矣!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質,見納君子。增榮益觀,皆由獎助,猶仲尼稱不如顏淵,李生厚嘆賈復。士死知己,懷此無忘。又承從容約誓之言:'徂沒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怨。'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哉?懷舊惟顧,念之悽愴。奉命西征,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祭橋公文》.曹操

  PS:盡力了,今晚沒有了……求不噴,還有書友群,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第十四章 上下相疑

  得到朝廷旨意後,早有準備的公孫珣即刻從泉州啟程,轉向上谷郡涿鹿,在那裡他匯集了上谷、代郡的兩千精銳突騎,再加上從泉州那邊帶來的一千漁陽鐵騎……這便是郭勛此番為他準備的三千幽燕鐵騎了……然後,他就立即按照之前方略,勒馬而行,沿太行山一路南下不止!

  話說,公孫珣這一次並沒有帶上自己麾下那些顯得陣容格外強大的『名將們』,恰恰相反,他讓大部分部屬都隨公孫珣返回了涿郡,然後只是讓婁圭、韓當這兩個向來隨行的心腹引著三百白馬義從,然後外加一個張飛隨行以增加個人安全係數而已。

  這也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如果此行在洛陽沒有獲得正式任命的話,那這些人帶過去也毫無意義……反而很可能會被朝廷順勢分撥給誰誰誰。

  至於說帶著張飛嘛,也不過是有些著意拉攏的小心思而已。

  實際上,此番在公孫珣手下真正以客將身份統帥這三千騎兵的,不是別人,乃是公孫瓚和一位叫鄒靖的別部司馬,都是正經的朝廷官員……就關羽、劉備,甚至公孫越那些人,想統帥這些正經精銳,都是沒資格的。

  其中,前者,也就公孫瓚了,乃是漁陽太守分出漁陽鐵騎收復失地時任命的本郡首領,然後被郭勛順勢從漁陽那邊要了過來……當然,這裡面有公孫瓚難得拉下臉來偷偷找到自己族弟,然後言辭懇切請求隨從立功的緣故……如此局面,公孫珣又怎麼能拒絕呢?

  所以,他能跟來,乃是公孫珣和郭勛以及漁陽太守分別打了招呼的結果。

  至於鄒靖,其人本就是朝廷直屬的別部司馬,並引兵屯駐在涿鹿,就該正兒八經聽從朝廷和郭勛調度,然後專門幹這種活的。

  不過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公孫珣本以為這位鄒司馬和劉備有舊。然而一問才知,對方並不知道劉玄德是誰……恰恰相反,他和公孫瓚才是生死之交,並且對公孫珣雖然初次見面卻也格外感激,恭敬異常!

  原來,當日漢軍自高柳出塞,這位鄒司馬居然也在夏育麾下!而且後撤之時,他曾被胡人困住,幾乎準備自殺殉國,乃是撤退路上的公孫瓚和孫堅適逢其會,聽到消息後,親自回身奮力格殺,將他救回去的。

  如此,便是公孫珣也只能愈發感慨世事無常了。

  三千鐵騎得了朝廷旨意,從涿鹿出發,沿途南下,先到中山郡。

  此處,公孫珣自然不缺眼線和威勢,很快他就對中山情形有所了解……原來,正如他所想,新任太守張純到任不過區區一月有餘,驟然遇到這種事情,也是慌了手腳。故此,隨著安平國失陷,中山東南方臨近邊境的安國、監吾兩縣幾乎是瞬間落入賊手。不過,也僅僅如此了,因為之前便得到公孫珣暗示的一些本地大戶們在自家生死攸關之際,即刻作出反應,動員出了那支民防,黃巾軍終究沒有再進半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