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匆匆點起的火把映照之下,站在最前面的郭勛與魏攸也是面面相覷,各自面色蒼白起來。

  然而,城北大寨的紛亂尚在持續之時,城西處卻也忽然亮光四起,然後鼓聲、喊殺聲響成一片……城上諸人愈發慌亂,只以為是黃巾賊仗著兵力充足,兩路齊發,調虎離山,然後直接攻城了呢!

  但是很快,城頭上便有士卒飛速來報……原來,鬧出如此動靜居然是西面的賊營!

  這下子,城頭諸人的表情便變得耐人尋味起來了。

  接下來,城北大營、城西大營漸漸平息,眾人甚至親眼看見一條火龍自北面大營而出,將喊殺聲一直推到了城東面,然後復又折返。

  而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城上復有人來報,說是四面大營俱皆安靜了下來,但卻都變得燈火通明起來。州中諸人知道外面大局已定,但終究不敢開門,便學著之前,用籮筐懸著一位勇士下了城,跑去北營詢問。

  又等了一會,便看到數騎打著火把匆匆馳到北門城樓之下,然後與州中諸人相對。

  「鄙人南陽婁子伯,前日曾入城與方伯相會過……」為首一人甫一開口,便讓城上眾人長呼了一口氣出來。

  「子伯!」郭勛親自詢問道。「剛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方伯無須憂慮,剛剛乃是好事!」婁圭在城下喊道。「那張寶雖然有了退意,可心中多少不甘,然後又因交換了俘虜,沒了後顧之憂,這便孤注一擲,聚集精銳,試圖以夜襲奪回北面大營!而我家君候神機妙算,早有預料,剛剛不僅從容擊退了彼輩,還暗中遣人埋伏在外,反襲了賊人空虛的城西大營……經此一事,黃巾賊必然是要退了!」

  城上之人聽到這裡,就差彈冠相慶了。

  而郭勛此時也是心服口服:「公孫太守不愧是當世名將,幽州有他在,萬事可以無憂了。」

  婁圭自然要替自家主公謙讓兩句……然而,剛要說話,卻聽到城頭郭刺史各自安排,大概是要別駕、治中負起責任之語,然後卻見到城頭再度懸下一個籮筐來。

  這郭刺史居然要去親自拜會公孫珣,以賀此大勝。

  婁子伯也是一時傻眼,但更是無可奈何,便只好下馬陪著這位郭刺史一路往大營過去。

  然而,到了大營這一行人才又得知,公孫珣居然夜間打馬去了剛剛奪取的城西大營。到了這份上,已然是下定了決心的郭勛倒也不以為意,居然就要再追去城西……或許,他本就這個性格,不然當初也不會連夜去樊輿亭阻截公孫珣了。

  婁子伯依然無奈,便只好多叫了些義從,陪著這位幽州刺史,再度轉向城西。而這一次,他們沒有白跑一趟,城西還有些刀光血跡的大營中,尚未來到跟前,這一行人便聽到了公孫珣的聲音了。

  「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夜色之中,火光劍影之下,鶡冠披風,配刃負甲的公孫珣正拽著一人衣袖仰頭大笑。「我就知道正南絕非無所為之人,孰料居然與我不謀而合?今日張寶速敗,怕是敗的他已經心生懼意,想必此時他還想不通透,這西營為何失的如此之快?!」

  被抓著那人,也是就從西面北新城而來的審配了,倒也是不由大笑:「配之小謀,實在是不足掛齒。君侯在涿縣五日覆賊,我已經驚訝難名了,卻不想僅隔了一日,君侯居然又取了范陽北營,實際解了范陽之圍,救下了方伯。這便想著,自己受君侯所託,出北新城,為范陽犄角,卻一事無成,而若再不能建功業,怕是真無顏相對君侯了!於是,方才出此計策,選集勇士,夜間奔襲此處……卻不料,正遇到君侯再顯神威。」

  公孫珣愈發大笑:「正南說反了,我當日在涿縣破賊後著急南下,可不是為了解范陽之圍並救出方伯,乃是想著正南在此,若來得晚了,怕是五萬賊軍全都知難而退,這才倉促而來……」

  婁圭立在後面,聽著這二人如此互相吹捧,深夜中也是一陣陣雞皮疙瘩咋起……偏偏身側還有一位方伯,好像還剛剛被順勢踩了一腳,也是愈發讓人尷尬。

  「文琪真是用兵如神啊!」郭勛也是聽不下去了,便主動出聲。

  公孫珣鬆開審配衣袖回頭一看,也是一時尷尬無語,但好在夜色中火光之下,人人面色紅如關雲長,倒也不至於太丟臉。而等到夜風一吹,他更是立即調整過來,然後面色一肅,假裝沒事人一樣直接帶著審配迎上來了。

  「方伯!」公孫珣微微拱手行禮。「你年事漸長,怎麼不在城中安坐,反倒出了城?城外剛剛還在交戰,實在是危險。」

  郭勛微微搖頭上前:「正如文琪所言,城外大軍乘夜交戰,而我在城中憂慮局勢,簡直如烤如炙,又怎麼可能安坐?」

  公孫珣感覺隨口安慰:「今日之後,張寶必然退兵,范陽已經無憂了,方伯也可以睡個好覺了。」

  「范陽雖然解圍,也不過是涿郡無憂罷了。」郭勛攏著手看著眼前披甲佩刀之人言道。「州中事、國家事,依然讓人片刻不得安。」

  公孫珣會意一笑:「那方伯的意思呢?」

  「我想問問文琪。」郭勛依舊攏手而言。「此番涿郡得安,而黃巾賊依舊荼毒四方,你為一郡太守,將要何為?」

  公孫珣微微眯眼:「那我敢問方伯,你此言是以一州刺史身份來問的呢,還是以漢室一臣子的身份來問的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