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儼然是要捏著鼻子一窩蜂上的意思了,但也不得不承認,鄧茂終歸是做過縣尉的,急切之下的這個法子還是有用的……最起碼騷亂立即停止了,一個千人的騎兵集群勉強在大營前的空地上搭建完畢,並擋住了張飛的回撤之路。

  甚至,鄧茂還知道派出兩隊人逡巡在涿縣東門與南門附近,以作防護。

  張飛雖然莽撞,卻非是傻子!

  這邊動靜如此之大,他又怎麼可能沒有發覺,所以剛剛闖入後營的他早早便試圖抽身,但眼見著上千人擋住大營前的迴路上,他也只能轉向而走……開什麼玩笑?上千騎兵當前,不說別的,怕是一輪箭雨下來自己這二十來個人便要人馬俱喪吧?而即便是自己披了鉄甲,能勉強撐過箭矢,馬匹也活不下來吧?

  沒了馬,豈不是要被這上千騎兵給活活按死在這裡?!

  故此,現在唯一的法子便是冷靜下來,咬牙從黃巾軍營盤側面甚至後面縱馬突出,繞城而回。

  但是,事到如今,對情況有所醒悟的又何止是張飛一人呢?

  後營這裡的程遠志也是當即立斷,一力調兵遣將,試圖盡力絆住這個漢軍虎將!前營也有知機的黃巾軍小帥主動派出弓手,在涿縣東南兩門處協助鄧茂的手下看顧城門,以防城中遣人支援。而鄧茂在稍作判斷後,立即下令,兵分兩路從大營兩個側面呼嘯包抄!

  一時間,春日午後的涿縣東南方黃巾軍大營中,三萬大軍盡數調動,居然是鐵了心的要將張飛和他二十騎留下。

  張飛在後營中左右疾馳,試圖在騎兵包抄前突出營盤,但有了準備的黃巾軍哪裡願意放過他?箭射矛戳,堆壘大盾,套索木叉,在程遠志的親自指揮下後營這裡的黃巾軍幾乎什麼法子都使出來了。

  於是乎,張飛本人雖然依舊驍勇無當,可每一回頭去也總能發覺身後回少人!

  兩側黃巾騎兵呼嘯而至,勉強衝出營盤的張益德心下焦急無奈,回頭一看,卻又不禁心下一驚——原來,他的那二十騎漢軍不知道何時居然已經盡喪!

  這下子,張飛目眥欲裂,只覺得一股無名業火自胸中燒起。

  話說,午間公孫珣與劉備都刻意在張飛跟前稱讚關羽,為什麼,真的是因為關雲長斬了一個小帥嗎?說到底,乃是因為那人家回身救回下屬之舉格外亮眼,而他張飛每次出戰卻總是忽略下屬,以至於跟隨他的騎士傷亡最重!

  那兩個人,於張益德而言,一個是郡君,一個是兄長,卻全都在勸誡他要愛護下屬!

  張飛也不是不懂,只是覺得此舉無謂,假裝不知罷了,然後將怒氣放在斬獲上面而已!

  但此番呢?此番氣怒之下出擊,非但盡失了下屬,還無出色斬獲,便是孤身回去,又有什麼臉面去見郡君與兄長?更不要說那紅臉的河東漢相對了!

  一念至此,張益德也不管什麼策馬逃生了,更不顧兩翼黃巾騎兵密密麻麻將要圍攏,前有圍堵,後有追兵,他居然就重新勒馬持矛,孤身往黃巾軍騎兵中那個最顯眼的首領方向衝去!

  鄧茂見到漢將孤身一人被攔在後營外頭,原本大喜過望,甚至還想著待會駐馬之後要從容指揮,活捉此人以壯軍威呢!但抬眼一看,卻發覺對方不管不顧,居然單騎往自己這裡而來,也是心下一驚!

  關鍵時刻,鄧茂的第一反應不是迎頭一戰,也不是下令放箭,而是想起對方的悍勇,又自恃兵多,居然就調轉馬頭,往側邊躲了過去……

  這一躲,就出事了!

  張飛馬勢不減,眼中只有鄧茂,而鄧茂調轉馬頭卻又速度稍緩,等到提速以後,那黑鬍子白皮膚的大漢卻已經距他只有兩丈遠了。

  這下子,鄧茂愈發不敢駐馬,只能勉力逃竄;而張飛神智已失,死活要拿下對方!

  至於那剩下的上千黃巾軍騎士,瞬間慌亂之後,出於本能的唯一動作便是緊緊跟隨這二人……畢竟,追上去,殺了這漢軍武將,萬事皆好說!不過,如今唯一麻煩的便是不敢放箭,前面二人就差那兩丈,這一陣亂箭下去鄧副帥和這漢將一起死了,那到時候算誰的?!

  就這樣,鄧茂在前,張飛居中,上千黃巾軍騎兵烏泱泱、亂糟糟的跟在後面,在涿郡東南方的曠野之中盡情馳騁,營中兩三萬黃巾,城上數千漢軍俱皆目瞪口呆。

  沒錯,漢軍也早已經發覺了城外的異動,甚至一開始便有試圖救援的舉動,只是靠近黃巾軍大營的東門和南門多有黃巾軍的弓手看守,一時施展不開而已。而此時,魏越和楊開也已經分別帶了人從西門、北門遁出,試圖前後夾擊,清理掉東、南二門的阻礙了。

  但是,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兩側城門處尚未接戰,公孫珣和其餘漢軍軍官便已經在城牆東南角的望樓上,居高臨下的看到了遠處的奇景!

  「戰機已現!」

  危機即戰機,失態之中,婁圭第一個反應了過來。「君侯,黃巾賊聚攏騎兵圍殺益德君固然出乎我等預料,可此時若能一舉將這千餘騎兵吞下,則賊軍反過來便再無半點應對手段了,大勝亦可期!」

  披著一件玄色錦緞披風的公孫珣手搭涼棚眯眼看了遠方良久,此時聞言卻也不再猶豫,而是立即放手,扶刀回頭呼喊:「雲長、子經!」

  「請君侯下令!」身披錦袍的關羽當即抱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