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公。」公孫珣看著對方繼續笑道。「你我鄉人,又是長輩,有什麼話不能直言呢?」

  「攸正有此意。」魏攸頗顯尷尬,但終究是起身正色一禮。「還請君侯正式回復於我,為何郡中大聚兵馬、糧草、物資,而且還讓我家方伯休整范陽……莫非要打仗嗎?」

  「一時猜度罷了!」公孫珣坐在主位上,面色從容,倒是將自己對太平道的『猜度』一一言出。

  …………

  「就是這樣了。」臨到最後,公孫珣坦誠言道。「我從在趙國任職時,便與當時的冀州刺史,如今的南陽太守劉公有所共識——太平道必反無疑!然而,自三年前到如今,我雖然與朝中多位重臣多次檢舉此事,卻始終不得旨意,便只好暗自防備……」

  魏攸早已經面色慘白。

  「魏公。」公孫珣也是自我檢討了一番。「你回去後,一方面要請方伯謹守范陽,小心應對;另一方面,卻也要代我致意,聊表歉心……非是我公孫珣傲慢無度,乃是我之前久對太平道有所提防,數年間在中山多有布置,陡然移到涿郡,又臨此大事,不免心中紛亂。或是心存不安,或是意圖建功立業,又有幾分自得,又有幾分懊喪,一時強做鎮定,一時又失於操切……所以……」

  「我懂了!」魏攸感嘆起身道。「其實大事臨頭,君侯這般年紀,能做到這份上已經很了不得了!回到范陽,我也會對我家方伯有所解釋。而事到如今,我只有一事想問……君侯所以為,彼輩何時舉事?」

  「我猜或許是旬日之間吧?」公孫珣也是很不確定。「最近鄉野間歌謠相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又言,『三月初五,太平將至』……或許便是三月初五!然而,這種謠言天下傳動,朝廷或許有所察覺也說不好!」

  魏攸恍然若失!

  「范陽大城!」公孫珣拽住對方提醒道。「糧草、壯丁齊備,魏公一定要勸住方伯謹守城池,不要擅自發兵應敵,等我自後方發力,裡應外合,自然可以一舉破賊!」

  魏攸滿口答應,也是顧不得車馬勞頓,就趕緊出門呼喊州中吏員,護送自己往范陽而去了。

  公孫珣立在堂前,負手目視對方遠去,一時出神。

  「兄長,如此便是你喚我來此處緣故嗎?」公孫越倒是沒什麼顧忌。

  「然也。」公孫珣回過神來一聲感嘆。「我要你入軍中為軍司馬,替我看顧……劉備等諸將。」

  公孫越不以為意:「此行本就是要為兄長效力才來的。」

  公孫珣點點頭,然後繼續望著空無一人的堂前出神。

  公孫越一時不解:「兄長在看什麼?」

  「什麼都沒看。」公孫珣長呼一口氣道。「你以為我剛才對魏公所言的那番自省之語是假的嗎?我在中山準備三年,事到臨頭卻忽然被攆到了涿郡……之前種種做派,不過是在下屬前強做鎮定而已!阿越……文超……大事臨頭,我心中其實早已紛亂如麻!」

  「兄長何必自墮聲威。」公孫越倒是難得笑出了聲:「你便是再如何失措,也總比大兄那個得勢便不饒人的姿態強吧?連魏公這樣的鄉中長者他都能使出臉色,也是厲害!」

  公孫珣一時沉默,只是依舊望向空蕩蕩的前方。

  順著公孫珣的目光延展,數千里外,就在同一時刻的漢都洛陽,做了足足三年議郎閒職的曹孟德,卻正好從公孫范的院子裡出來,手裡還抱著一壇順出來的遼西佳釀。

  「孟德。」一個形容高瘦,然後雙目炯炯之人自後趕了過來。「公孫文典今日休沐,卻去河南尹何進家中了,袁本初那裡相約的乃是晚間,這時候咱們去哪兒?」

  「去……」曹操抱著酒罈子上了車,然後方才眯著眼睛想了一下。「還是去找袁本初吧!」

  「孟德。」這人追上車來無奈言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袁本初前後守孝六年,號稱天下楷模,如今隱居到洛陽……」

  「隱居到洛陽!」曹操一時笑出了聲。「元讓,你說他怎麼不隱居到北宮?真以為我不知道他袁本初打得什麼主意嗎?」

  「孟德。」這雙目炯炯之人,也就是夏侯惇夏侯元讓了,聞言再度無奈勸道。「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是不是要避讓一下?」

  「避讓什麼?」曹操忽然肅容起來。「以前曹節當政時,到底是為政十餘年的老成之人,還能與劉公、楊公他們勉力維持局面。可自曹節死後,張讓貪鄙無度,趙忠肆無忌憚,朝政荒廢,士民生厭……若不解決他們,這天下遲早要出亂子!袁本初一萬個不行,就這件事情算他撞到了大義所在!元讓你少年剛烈,如今做了多年流亡之人,怎麼反而膽小起來了?」

  「不是我膽小。」夏侯惇正色言道。「只是以我來看,袁本初那邊如今只因為宦官倒行逆施而得大義,卻不得其勢,也不得其時……」

  「你錯了。」曹操微微眯眼道。「皇長子如今長成,已無夭折之相,何進、何苗遲早要分攬朝綱,而依照那何遂高(何進字)對士人的傾向,怕是這個『勢』,只是遲早罷了!」

  夏侯惇細細思索,也是當即頷首,卻又再度詢問:「那『時』呢?」

  「你莫不是傻了!」曹操無語至極。「『時』這玩意難道不也是『遲早』的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