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來歸來,探視歸探視,眾人卻也無可奈何。而更糟糕的是,稍作探視以後,一群人反而在公孫珣病臥的工棚外爭論了起來。

  事情起因在於如何安置公孫珣。

  如王修、沮宗,便商議著說應該將邯鄲令送到邯鄲城去,好生修養;而魏松、蔡邕等老成人卻有些擔憂冬日間趕路,本身會加重病症,未必就勝過留在此處。

  其實,一開始這兩方爭論不休,也算是各有各的理由,而且也算都是為了公孫珣好。但偏偏昨日刺殺之事此時尚沒有一個說法,之前州中吏員甩了臉色,也讓人心中有氣;更重要的是,公孫珣這麼一病和劉焉這麼一走,原本對河堤事成之後的論功行賞也瞬間變得虛無縹緲!於是乎,圍觀的一群趙國本地權貴心頭難免有些焦躁感,便不由紛紛站隊,你一言我一語的鬧騰了起來。

  一時間,工棚外烏煙瘴氣。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做主了!

  然而,此時唯一有這個資格的婁圭卻臨場退卻,顯得有些猶豫不決了起來。

  苦衷當然是有的,從他婁子伯本人角度來說固然是願意贊同王修、沮宗的,但他卻也是唯一一個知道昨晚上自家主公所行諸多事端的,所以生怕此時將公孫珣送回邯鄲會有些誤事。

  當然,這就是婁圭自己想多了,回邯鄲還是留在此處其實都不是個事,一咬牙定下來,中止這場爭吵才是最主要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婁子伯這人或許在出主意方面漸漸有了些長進,可說起承擔責任、作出決斷這種事情,他卻有些天然不足!

  公孫珣手下一堆人裡面,有很多能做主的人,但唯獨不是他南陽婁圭。

  若是呂范呂子衡在此,恐怕根本不用這些人討論,一大早便讓人將公孫珣送回去修養,然後代行其責了。而且,眾人也肯定無話可說。因為呂范長久以來都是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副將、留守,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公孫珣明文指定的副手了,專門就是要應對如此情況的。

  而若是審配在此,以他的性格,也一定不會讓爭吵持續下去的,因為審正南肯定是要『慷慨激烈』的,先拔出佩劍來,誰敢嚷嚷就把誰給綁起來!

  即便是韓當在此,恐怕也不至於落到如此這般光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韓義公是公孫珣的鄉人,是公孫將軍的『主騎』,是公孫縣君的侍從首領,本就有在非常時刻維護、照顧自家主公的職責。所以,他但凡是開了口、表了態,就沒人會再多嘴了。畢竟,在公孫珣病著的時候,對韓當作出什麼對抗舉動,會顯得很敏感。

  但是,呂范坐鎮邯鄲,審配在柏人、中秋二縣巡視,之前出現大陸澤湖匪異動時,韓當更是帶著魏越以及一部分義從去易陽查看(現在看來儼然是事出有因了)……反正,此地地位最高的是婁圭!王修、沮宗、魏松、蔡邕等人,因為各種緣由都不好越過婁子伯的。

  而婁子伯偏偏不是那個料!

  最後,雙方爭論不休之下,倒是也覺得尷尬。而且霞堤雖然快成了,但終究是還沒成,邯鄲公學裡也要準備期末考試……總之,還有很多正事要做,於是便相互打了個圓場,各退了半步,決定讓公孫珣移動到附近的一個大戶人家裡,再輕騎告知邯鄲,讓邯鄲趙夫人派人過來照顧。

  一日夜無言,而第二日清早,當渾身酸痛的公孫珣翻身從榻上坐起以後,卻也是一時蹙眉。

  任誰一覺醒來,結果發現自己換了個睡覺的地方,恐怕都會皺眉頭的。

  當然了,稍一思索,再加上即便是病中公孫珣也不是一直睡著不動的,也有些許清醒時的記憶,便當即反應了過來。

  於是乎,大概意識到了狀況的公孫珣翻了個身,卻是準備偷個懶,再賴一下床。

  然而,他剛一趟下,便重新坐了起來。

  「門口是誰?」公孫珣借著清晨的微光,隱約察覺到了門口有人侍立,而且身材格外顯眼。

  「君侯!」門外那個身材格外高大之人推門而入,然後拱手問候,竟居然是關羽。「君侯居然醒了嗎?可是覺得窗戶開著太冷?這是婁督郵吩咐的,說是對身體有益。」

  「窗戶留縫是對的,我也應該無礙了。」公孫珣一邊說一邊勉力擠了下眼睛……這是人想要活動前為了探知自己身體狀況的本能動作。「只是長生,你為何在此處?看天色未明,你居然是侍立了一夜嗎?是誰讓你來的?」

  話說,關長生雖然性格剛強,但也是個聰明絕頂之人,他幾乎是立即就明白對方的意思。

  很顯然,公孫珣這是見到關羽在門前侍立,有些擔心對方受到了冷遇,或者是被遷怒。畢竟,是個人都能想到,他公孫珣之所以受了風寒,恐怕跟昨夜去追索那個大個子脫不了干係。

  實際上,若不是是基於這樣的事實,性格倨傲的關長生又怎麼會甫一投靠便主動提出來為對方看守大門以作護衛呢?

  說白了,他雖然驕傲,但更講究知恩圖報,事情因為自己而起,又怎麼會腆著臉無視呢?

  不過,此番公孫珣甫一自昏沉中醒來便主動詢問此事,關心的姿態溢於言表不說,尤其顯得真誠可信,倒是更讓關羽有些過意不去了……這年頭,願意做出姿態的貴人本身就很少,這種很難作偽的真誠就更是難得了。

  一念至此,原本想正色解釋一番的話到了嘴邊,關長生卻只是輕輕揭過了:「既然受了君侯招攬,又怎麼能無所為呢?河堤繁雜,諸位皆有職責,羽閒人一個,便正好前來值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