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意思很明顯,就是這些人想聽聽蔡邕名震天下的音樂了,好回去吹噓。

  實際上,酒酣耳熱之際,本就是最適合興起音律或者舞蹈的時間。

  而這裡先多說一句,蔡邕之所以倉惶逃竄到公孫珣這裡,就是因為他在酒席中不合時宜的擺譜!

  話說,這廝被赦免以後,五原郡太守趙延設宴給他送行,中途『以舞屬之』,而蔡伯喈卻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不要說拿把琴長歌一曲了,就連起身陪對方扭兩下,說幾句酒場上的話都不願意做,居然就翻了個白眼,假裝沒看到對方!

  趙延是趙忠的親弟弟,當然知道對方是看不起自己,再加上一貫驕橫,於是立即就破口大罵,弄的兩人當場不歡而散!

  但是,一時擺架子是很爽了,後果卻很嚴重。那趙延畢竟是正經兩千石,外加權閹之弟,所以一回去就立即公開上書,說蔡邕在朔方這裡被監管的時候,常常心存怨望,誹謗朝廷!

  另一邊,估摸著暗地裡也會寫信給自己哥哥趙忠,請他對方給自己出氣!

  蔡伯喈當然也不是傻子,回去以後睡了一夜,酒一醒,就知道自己又闖大禍了……當日他們叔侄二人一個位列九卿,一個是議郎,卻也因為得罪了人而被弄到全家流放,如今二人都已經是白丁,回到洛陽又如何能對付的了那些人?

  而回家呢,怕是也要連累家族。

  所以,蔡邕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便按照公孫珣昔日送行時所言的訊息,先遣人偷偷聯絡了雁門的別部司馬程普,請求護衛,然後便帶著自己家人瞞過趙延的耳目,從五原一路逃到了邯鄲!用他的話說,從今往後,便要泛舟江湖,不問世事了!

  當然了,蔡伯喈在趙延那裡擺譜不給面子,到了此處卻是要給河北士人們面子的,便是不想給河北士人面子,那也要給公孫珣與魏松一些面子的。

  於是乎,他當即喊來自己僕人,將自己的愛琴取來兩件,一個自奏,另一個卻是讓呂布撫著為他做應和。

  這下子,堂中氣氛立即變得快活起來……聽懂的人自然是一臉陶醉,聽不懂的卻比聽懂的更加沉醉於其中,估計回去吹的時候也比那些懂行的吹得更帶勁。

  而果然,等到一曲奏罷,堂中更是歡聲一片,不知道多少人連聲恭維蔡邕不及。

  然而,且不說公孫珣之前便大概是堂中唯一心不在焉之人了,此時他更是趁著場面熱鬧向收起琴盒的呂布偷偷招手,邀在身邊,細細詢問起來。而彬彬有禮,盡顯文雅風氣的呂布也是早有準備,二人當即便在席間寒暄問候了起來。

  原來,當日與公孫珣定下三年之約後,呂布便繼續留在太原本地活動,以求出身。然而,那些太原本地官吏哪個又真把這些邊郡移民放在眼裡,無外乎是看他家中有些財貨實力,想趁機薅羊毛罷了!

  於是乎,結果自然不必多言,近一年的功夫,這呂布非但職務始終沒有個結果,反倒是家中經濟因為他的活動變得日漸萎縮起來。得虧這時候他按照婚約結了婚,得了老婆魏氏陪嫁的大批嫁妝,這才勉強緩過勁來。

  但經此一事,這個五原邊郡出身的小子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便絕了在太原出任吏員的心思。

  而等到了第二年春天,剛剛結婚的呂布重新鼓起了志氣,更兼他得知自己昔日兩個伴當,成廉、魏越居然都已經成了曲軍侯、屯長之流,比自己白丁一個強上無數,便第一次動了去尋公孫珣,然後在戰場上博個出身的心思……實際上,當朝廷北伐鮮卑一事傳出後,他也確實咬牙去了,只是到了雁門平城以後才陡然發現,公孫珣已經離開彼處去了高柳塞,本地管事的也變成了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而臧旻因為缺少漢軍,此時也恰好在徵兵。

  一不做二不休,可能還有不想為成廉、魏越之後的意思吧,也有可能是覺得臧旻一個兩千石比公孫珣一個比千石的軍司馬更強……這些公孫珣沒問,呂布也沒說……反正後者是拿了自己老婆嫁妝,製備了一些兵器、馬匹,又招攬了一些同鄉子弟,然後就投了這位臧旻臧將軍。

  後來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臧旻那路兵馬固然有孫堅和呂布這兩隻老虎,然而兩夫之勇在一場上來就崩盤的大潰敗中又有何用?上萬兵馬,七八千都是匈奴人,隨著匈奴單于被射落馬下,全軍立即變成了檀石槐口中之食!

  呂布也幾乎是孤身倉惶隨著大部隊逃回了雁門!

  而和孫堅不同,由於他呂奉先既不是誰誰誰的嫡系,也沒在陣中立下什麼像樣功勞,那臧旻自然是連面都沒露,就抬手把他打發了。

  正所謂禍不單行……家中最後一份值錢資產(魏氏的嫁妝)賠光了且不說,呂布的親父也因為日漸衰落的家勢和戰敗後的謠言而一病不起,等呂布回到家中以後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親父去世,自然是要守孝的,所以接下來即便公孫珣重新回到了雁門,呂布也只能窩在家中,一邊習武,一邊試著拾起少年時的琴藝了。而等到公孫珣入洛為郎,這位可憐孩子乾脆就是失掉了公孫珣的音訊,直到蔡邕全家被貶,路過太原郡,生活才重新起了些許波瀾。

  「當日我在家閒居,」呂布苦笑言道。「實在是沒了君侯音訊,還屢屢受當地吏員、大戶的欺壓,這時太原王氏忽然派人上門招攬我做劍客……為了生計,我便狠下心來去應募。而到了地方才知道,乃是恩師被貶,路過太原要往五原而去,太原王氏擔心朝中會有恩師對頭派刺客,又聽聞我武藝出眾,恰好還是五原人,便要我去沿途護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