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沒有的事情。」銀河下的趙芸面色微微泛紅,卻在極力否認。

  「這身衣服也很奇怪,」公孫珣忽然又拽了拽對方身上的紫色上衣。「哪裡有在家中穿這種衣服的?」

  「這不是……」趙夫人終於忍耐不住了。「這不是你喜歡的趙國款式嗎?」

  「且不說什麼趙國款式,」公孫珣也是終於攬著自己妻子失笑。「咱們接著說這牛郎織女,各地風俗不同,故事不同,不知道阿芸你們清河那裡牽牛織女二星的故事與我們遼西有何不同?」

  「並無不同吧?」趙芸雖然對對方陡然岔開話題感到不滿,但終究是能夠『理解』,便也就順勢說起了自己從小聽來的故事。

  「就是這樣嗎?」公孫珣聽完後不以為意道。「河東織女是天帝之女,嫁給了河西牽牛郎,婚後織女荒廢機杼,引起了天帝大怒,讓她回河西織布,每年七月初七才許與丈夫見一回?」

  「不然呢?」趙芸不解道。「莫非你們遼西的故事還不同嗎?」

  「倒也不能說不同。」公孫珣搖頭言道。「只是阿芸你不覺得奇怪嗎,一個牽牛郎如何娶得一個天帝之女?你與子衡的夫人相善,應該也知道,便是一個縣中豪強大戶都嫌貧愛富不願嫁女兒給有才卻家窮之人,何況是天帝之女呢?」

  「這……這倒也是。」

  「故此,我們遼西那邊卻是有一番牽牛郎如何娶織女的故事。」公孫珣一邊將妻子抱到腿上,一邊戲謔言道。「你要聽一聽嗎?」

  「說來也無妨。」趙芸倒也是大膽的環住了自己丈夫的脖子。

  然而,聽完以後,趙夫人卻是有些面色古怪,乃至於隱隱有些膈應:「盜人衣物,脅迫回家為婦,這不是強拐女子為妻嗎?」

  「然也。」公孫珣倒也坦誠。「依照律法,牽牛郎活該被處死並分屍……」

  公孫珣沒說話,漢承秦制,拐賣良家與群盜、盜墓都屬於嚴重罪行,因為這些行為除了犯罪本身外,普遍性都還有其他社會影響,群盜是團伙化的意思,盜墓是毀人祭祀的行徑,而拐賣良家則對社會風俗起到了巨大的破壞作用,所以都是要格外嚴厲處置的——也就是殺死以後還要分屍示眾。

  當然了,到了此時此刻,豪強的肆無忌憚和流民的大規模出現,使得社會秩序出現了根本上的動搖,這些律法的執行也就變得『因地制宜』且『因人而異』了起來。

  「那為何會有如此故事流傳?」趙芸當然不解。

  「首先當然是有人『無意間』編出了這個荒謬故事,」公孫珣嘆氣道。「其次,卻是豪強富戶妾婢成群,貧民百姓苦無一妻……那麼若是能偷一件衣服便能取一美妻,又如何不是好事呢?故此,這種故事在中上人家裡還是少有耳聞,但在下面貧民中卻是口口相傳……實在是他們太受制於無妻之患了。」

  趙芸坐在丈夫懷中,吊著對方脖子,張口欲言,卻又面色一紅,然後方才勉力質問道:「那秦羅敷不是夫君你看上的嗎?還為此專門央了這趙國國傅作了一首《陌上桑》!」

  「那首詩跟我沒關係。」公孫珣連連搖頭,宴會前他便第一時間打聽了秦羅敷事件的緣由,哪裡會不知道這裡面緣由。「那是國傅做的詩,約好了讓咱們家給他做雕版的而已。」

  「是嗎?」趙芸將信將疑。

  「而且,這首詩背後的故事不止是秦羅敷當日一人一事……」

  公孫珣愈發失笑,卻是將國傅韓拓這首詩歌背後的三件事一一講解清楚:「你懂了嗎?詩歌本就是歌以言情、歌以論志,其中所述未必經得起推敲,甚至為了對仗和工整,有些時候還會生搬硬套……恰如這什麼『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說實話,當日官寺內我也曾見到那秦氏女,倭墮髻和明月珠是真的,但什麼黃裙紫衣我可是到了今日方才見識到的。」

  黃裙紫衣,綴著明月珠,只是因為為人婦不好做倭墮髻的趙芸面色緋紅髮燙,心中卻已經信了七八分……自己丈夫傍晚才回來,一回來便做宴款待自己認錯的冀州刺史,此時身上都還有還有些酒氣、汗味,若是臨時編的,也不大可能將詩的來歷編的如此天衣無縫。

  更不要說,對方的態度還如此坦誠直接了。

  「那秦氏女……」良久,在自己丈夫戲謔的注視下,趙芸這才恍惚出聲。「秦氏女家中都已經接了我送去的聘禮。」

  「那便接了唄,」公孫珣輕鬆應道。「秦氏女確實有幾分殊色,我雖然不至於有什麼想法,但夫人一番心意我又能如何呢?難道要再去退親?」

  趙芸一時氣急。

  「不過,阿芸你須知道,」公孫珣以掌撫過妻子臉頰,頓時便讓對方安靜了下來。「我今年二十有四,算上今日受了聘禮的秦氏女,乃是一妻三妾,而這三妾的來歷你也應該心知肚明……唯有一妻,乃是我唯一傾心相求的,當日你祖母不來尋我,我也是要去你家求納的。」

  「我不信……」

  「便是不信也無所謂,」公孫珣依舊從容。「結髮夫妻,本是同路啟程,至死方綿綿,除非你我之間自生嫌隙,又怎麼能因為一些別的人或者別的事情而有所頓挫呢?」

  「我只是……只是見阿玉懷孕,心中亂了一些方寸而已。」趙芸勉力應道,說到底,她終究只是一個勉強二十歲的人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