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得邯鄲令三字,劉焉和劉范哪裡能放過此事,前者更是直接下了驢車細細詢問:

  「敢問令師魏公,可是趙國魏氏出身,曾為魯國相的那位?」

  「長者識的我們恩師嗎?」

  「不敢稱認識,但趙國魏氏之名也是久仰的,魏氏兄弟一為當朝副相,一從魯國相任中歸鄉講學,誰人不知呢?」劉焉失笑道。「不過,魏公既然如此家門,那邯鄲令區區千石縣令又如何能逼迫於他?他可是曾為兩千石的人物。」

  「長者是從外地來?」這學子聽到此言反倒好奇的打量起了劉焉。

  「沒錯,」劉焉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的。「老夫我是外地來趙國赴任的,之前在豫州任上為縣令,卻因為沒錢行賄宦官,被人奏了罪責,降職貶到了襄國為縣長……」

  「原來是新任襄國長,怪不得……」那學子聞言先是拱手補上一禮,卻又連連感慨。「怪不得老縣君什麼都不知道。而那宦官也是歹毒,居然就把您這樣的長者放到這種虎狼之地來。」

  劉焉與自己兒子對視一眼,各自心照不宣,但面上卻都是一副茫然模樣。

  不過,這學子明顯是心中憤憤,正要找人訴說,所以也就沒有再賣關子:「老縣君,其實不怪你種種不解,實在是這邯鄲令公孫珣仗著自己有亭侯之爵,又有數百邊地武士為爪牙,行事肆無忌憚,莫說是曾為兩千石了……老縣君還不知道吧,你的前任便是被他殺的!」

  「竟然如此跋扈嗎?」劉焉很配合的反問了一句。

  「來邯鄲短短兩月不到,他便先有滅門之舉,後有擅殺鄰縣縣長之事,」這學子愈發憤恨不已。「現如今,聽人說他更是囚禁了國相,然後私自任命郡吏、督郵,將整個趙國政事納入手中,最後居然逼得方伯也棄官而走……您說,跋扈縣令之名豈是虛妄?」

  劉焉一時捻須無言……這明顯不對路好不好?

  別的倒也罷了,真要是囚禁國相,那前任冀州刺史王方怎麼說都是個有名望的人物,怎麼可能會一點都不管就直接辭官了?而且再說了,這公孫珣是邊郡出身,又是當初誅宦的主力之一,作風有些粗暴想來是有的,可人家終究是盧子干和劉文繞的學生,不可能會如此無稽的吧?

  「兄台說的都是真的嗎?」劉范也是一點不信。

  「其實也不是很確定,」這士子被劉焉這麼一看,然後劉范這麼一問,倒是面色一紅,說了實話。「只是影影綽綽聽周圍人這麼傳的……當然,滅申氏滿門和擅殺老縣君前任一事絕對確鑿無疑,不然我恩師也不會受其脅迫,不得不將私學解散,前往邯鄲去組建什麼公學了!」

  「其實,」劉焉捻須反問。「別的暫且不言,這私學改公學不好嗎?老夫年輕時也曾辦過學的,知道私學的利弊。至於公學,雖然不大清楚是個什麼章程,但最起碼場地、紙筆,還有貧困學子的衣食,都是有些保障的,便是吏員的任用上……」

  「哎呀,」這士子被問到心坎上,也是不顧禮儀打斷了對方。「老縣君不知道,真要是只是換個地方,然後私改公倒也罷了,我們做學生的又哪裡會捨得離開恩師呢?只是那邯鄲令區區一個二十餘歲的人,居然也要入公學當老師講學,據說雖然他也是海內名儒的子弟……可我輩怎麼能讓這種人跟我恩師同列呢?!」

  「這倒也是……」劉焉雖然心底不以為然,但總歸是對這個士子有了幾分理解,這個怨憎邯鄲令的理由還是說的通的,但也僅此而已了,他也不想再與此人糾纏。「這樣好了,我既然來趙國赴任,無論如何也該拜訪一下魏公的,你帶我去拜會一下令師,我也順便勸一勸他。」

  「這……」這士子聽到此言,居然一時有些慌張。「老縣君自去拜會好了,我剛剛與同窗爭吵,此時不好再見面。」

  言罷,這士子居然拽著自己的瘦馬,吭哧吭哧的就往南跑了,看的劉焉父子一時無言以對。

  不過,很快他們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劉焉在前,劉范拽著驢車在後,二人進入大門敞開然後熱鬧非凡的莊園,正見到一個還在束髮的年輕學子站在一處屋頂上大聲嘲諷:

  「要我說,什麼不願看到老師與彼輩同列?之前只說移學的時候也未曾見你們有這麼多說法,不是害嚷嚷著邯鄲城中熱鬧非凡嗎?說到底,乃是一些濫竽充數之輩,今日知道了公學中每月要月考,每年要統考,還要定排名,這才亂了手腳,生怕被考試拆穿底細……」

  「你胡扯!」下面立即有人漲紅著臉反駁。「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定什麼排名呢?況且,學問能排出來,德行能排出來嗎?這不是有辱斯文嗎?!」

  「你怕露餡!」

  「你有辱斯文!」

  兩撥學生再度吵鬧不休,倒是讓劉焉不禁為之一樂……他可是幹了十八年的私立學校校長,哪裡不知道這些學生的花花腸子?實際上,便是自幼跟著父親在私學中長大的劉范都反應過來,為何剛才那個學子不敢再進來反而匆匆而走了。

  父子二人圍觀了一陣熱鬧,便要去尋人去拜謁魏松……其實何止是來這裡做官之人應該拜訪這位魏氏長者,便是從劉焉此行的根本目的而言,也是應該聽一聽此人對公孫珣觀感的。

  不過,二人放下驢車,以襄國縣長之名隨僕人來到後院時,卻是遇到了一位故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