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片刻後,筆墨未乾的文書收了上來,熱氣騰騰的羊肉擺在了諸人案上,公孫珣終於是端著自己那杯酒昂然起身,美其名曰:

  「為魏公壽!」

  眾人不敢怠慢,也是紛紛起身,雜亂著呼喝起來:「為魏公壽!為無慮侯壽!」

  旋即,便各自落座,分食羊肉蔬酒。

  一時間,原本以為會愁雲慘澹的『鴻門宴』,居然賓主盡歡,到了晚間,更是幾乎全員歇在了魏氏的莊園中。

  ………………

  晚間,窗外蛙鳴不止,被騰出的上房之內,多喝了幾杯的公孫珣正在與此番讓自己大為驚喜的王修,說著一些亂七八糟的話:

  「還望叔治此番不要怪罪於我。」

  「君侯說的哪裡話?」王修大為不解。「我如何又會怪罪君侯?」

  公孫珣不由乾笑一聲:「今日之舉雖然早早便告訴了叔治,但放過這些豪強,沒有讓你收取全功,我也不免有些心虛。其實我也知道,這些郡吏個個殺了都活該,那幾家豪強,個個滅族也都無妨。只是,我的難處也望叔治能有所體諒。」

  王修也是覺得好笑:「君侯何至於此,我王叔治豈是擅殺之人?當日我便說了,非是在下喜歡遏強扶弱,而是強者多不自愛,弱者無所依存……現在君侯所行之事,不正是讓這些豪強有所規範,讓百姓有所依存嗎?既然如此,我又怎麼會怪罪君侯?再說了,這裡面的道理我又不是不懂呢,沒有這些豪強、大戶,這邯鄲又如何能行政呢?便是打擊豪強,也只能挑一些最過分的立威罷了。」

  公孫珣長嘆一聲,這才仰頭躺了下去。

  「不過君侯,我確有一事不明。」坐在對面的王修忽然又認真起來。

  「講來。」公孫珣已經直接躺倒在了榻上。

  「君侯給豪強留有餘地,我其實是懂得,畢竟要做事情,還需要他們的協作。可是,為何要拿屬於世族的東西,層層疊疊,往下施恩呢?古往今來……」

  「古往今來,能臣幹吏多只是打擊豪強,卻無人碰世族。」公孫珣哂笑言道。「道理嘛,人盡皆知。這麼幹,世族們會因為不關自己的事情而袖手旁觀,底層百姓會稱頌官員的英明,一地窘境也會暫時緩解……只是,等這些能臣幹吏一走,其餘的豪強和原本被豪強壓制的更低一層的大戶們則會一擁而上,重新變成新的豪強,事情依舊糟糕。」

  「君侯的意思是,如此這番便能讓長治久安了?」王修疑惑不解。「豪強會反彈回來,世族難道就不會?」

  「我哪裡知道啊?」公孫珣仰頭看著頭頂的房梁嘆道。「或許真有點效力,或許會更糟也說不定。只是,自從高祖建鼎以來,世家、豪強、百姓這個相互碾壓又相互依存的亂局,數百年間都未曾變化。可是本朝幾百年間堅持的老法子卻已經漸漸無力。既然如此,那無論好壞,總得有為政者弄些新法子吧?而今日之事,不管如何,最起碼儘量團結了國中的力量。」

  王修一時無言,良久方才嘆道:「也只能是盡力嘗試一番了。只是君侯心裡要清楚,便是此番為政能成,或許也難以長久……世族世代為政,連接中樞,而且他們也並無失德之事,哪裡是這麼好得罪的?」

  公孫珣笑而不語,其實,他比王修更清楚某些道理。

  世族、豪強,前者壟斷著知識、官職,後者壟斷這社會財富,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口,將二者視為一體時,他們的強大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因為在知識普及之前,跟這些人作對,宛如跟自己作戰一般。

  甚至可以換個說法,這個時代的主角本來就是這些人,之前數百年,是中樞和這些人的平衡遊戲;之後百餘年,是帝國倒塌以後,這些人中的豪傑之士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然後試圖自己站出來重建秩序的遊戲。

  真的少不了他們的。

  當然了,公孫大娘或許一時興起能說出這種極為精闢的總結話來,她兒子卻是絕對說不出來的……這位邯鄲令其實只是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然後才像他跟王修說的那般,進行一些新的嘗試,或者說是用實驗的手法來迎接即將到來的亂局。

  沒錯,王修說的很對,世族更難對付,但是從公孫珣的角度來說,這不是再過幾年天下就要大變了嗎,社會秩序不是要重整嗎?

  到時候,中樞權威一旦崩塌,世族跟豪強之間的差距便會立即消失,因為那個時候的政權是建立在州郡之中的,這些平日裡擁有巨大財富、人口的州郡豪強將會迅速的跟地方軍閥相結合,從而獲取政治權力,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種新的世族……既有政治權力,又有地方上的經濟實力。

  這個時候,就不能單純的用打擊豪強的思路來對付他們了,執政者需要用一種既打又拉,還能維繫住秩序的方式來應對這些世族和豪強的混合體。

  而這一次,便是公孫珣苦思冥想下的一個嘗試……首先,對于格外不法的豪強還是要打得,要無條件支持王修的執法力度,為他背書;但是,打擊完豪強之後,卻要從世族往下,將原本被壟斷著的某些權力一層層下放,以尋求最大限度的團結所有人。

  當然了,這種嘗試很幼稚,也只是基於國相向栩缺位這種特殊情況的臨時措施,甚至還可能得不償失……正如王修所言,他得罪了趙國三家朝中有人的世族嘛,而這些人可不是好得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