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氏族老心中一動,居然怔了片刻,然後方才回復了這個簡單至極,同時也是郡縣長官巡視時的常規問題:

  「回稟縣君,這個倒也簡單,國中諸族,魏氏為尊,其家世顯赫想來縣君也是知道的。而按照縣君的說法,那這魏氏應該是一二兩種來源皆有……他們家本是魏國王族在河南兗州的後代,後來又轉行經學,祖上出任過一人魏郡太守,卸任後便在鄴城北面邯鄲定居。」

  公孫珣微微頷首,他當然知道邯鄲魏氏的底細。以目前來論,其上任族長曾官至九卿為光路勛,現存的兩千石也有二人,一為現任族長魏青,其在朝中剛剛出任了尚書僕射(尚書令副官),加了侍中銜;一為魏青之弟魏松,之前出任了一任魯國相,現在因事罷官在家,實際上主導族中之事。而之前兩個郡吏說去年大家公推了魏氏麒麟兒為孝廉,指的便是魏青之子,如今入朝做郎官去了,恰好和公孫瓚同期。

  至於其餘諸族,說是與他家齊名,其實加一塊也未必有魏氏顯赫。而這種事情,之前在柏人遇到了師兄申毓,公孫珣便已經打聽的清清楚楚。

  「至於邯鄲氏和李氏,」秦氏族老繼續笑道。「便是標準的第一種的來源了,邯鄲氏以邯鄲為名,本就是趙氏小宗,而趙國李氏乃是李牧之後……都是在本地延綿五六百年的土著巨族。」

  公孫珣連連頷首,卻也不是很在意……之前就說了,這邯鄲氏和李氏雖然跟魏氏齊名,卻只是因為源遠流長而拉出來湊數的。而且這倆家之間差距也很大,邯鄲氏人口多一些,整個趙國都有分布,好歹出過一個兩千石,估計這代人再努力一把還能再出一個;至於說李氏,最高的居然只是個千石縣令,也只能靠祖宗名號挺直腰杆了。

  當然了,這也是公孫珣有眼無珠……人家這趙國李氏後來延續千年,跟他老師盧植家裡、還有王允家裡,一起並稱什麼五姓七望,而魏氏與邯鄲氏卻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當然了,那就是後來的事情了,而且也未必就能成真了。

  「而至於王、張、魯、申這四家,」這秦氏族老繼續言道。「既不是先秦貴族,也不是本朝官吏卸任,更不是如我們秦氏這種小門小戶商賈出身……否則,焉能高我們秦氏一頭呢?」

  其餘秦氏族人一時臉都白了,那兩個縣尉也是面色青紅不定,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公孫珣卻是啞然失笑。

  笑完之後,公孫珣也不再多待,只是擺擺手便昂然出了里門,卻是下令儀仗轉往邯鄲城的西北,儼然是對城南城東的富庶之地沒了念頭,準備去看一看邯鄲縣中最窮最苦的地方去了。

  這一去便是足足三日。

  而邯鄲城中卻已經是亂成一團。

  「此處可是國中功曹掾申蒙家中,申蒙可在?」青天白日之下,一群騎著白馬配著刀弓的武士卻是呼啦一下踹破里門,然後將城中一處臨著街聳著高樓的庭院給前後圍住。「縣中有吏員招認,說是受你指示擅改算錢帳簿,速速隨我們去縣中見王專屬說明此事!」

  申蒙家中居於邯鄲最繁華的地段,所以對面街上的一處高樓上,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相關人士,然後匯聚成團,居高臨下的看著對面的情形,並議論紛紛,各自惶恐。

  「完了,連申功曹家中都要倒霉了!」

  「這縣中吏員抓了精光倒也罷了,畢竟是邯鄲縣中所屬,誰也不好說什麼,可申功曹乃是國相直屬的郡國顯吏,申氏又是國中大族,如何就能抓呢?」

  「人家連王甫、段熲都能殺,一國都能滅,如何不敢抓一功曹掾?!」

  「可是哪裡有以縣凌國的道理呢?」

  「國相安在?!」

  「攤上這種厲害人物來我們趙國,偏偏國相又是那個樣子,也是我們倒了大霉!」

  「之前你不是說國相那個樣子正好嗎?」

  不過很快,讓這群人戛然而止的是,大概是因為那申蒙年紀漸長,幾個兒子又有些頤指氣使慣了,此時居然堵上了大門,設立了圍障,直接抗拒問詢,甚至那申蒙的三子還帶著一些家中青壯手持弓箭爬上臨街的樓閣去威嚇。

  這群白馬武士沒有攻堅的手段,也是不得不一時僵持下來。

  街上之人遠遠散開,卻沒有躲遠,而對面樓上之人雖然各自無言,卻都帶著一絲興奮看著這一幕,也是暗暗指望這申蒙的幾個兒子能夠攔一攔那邯鄲縣中的妖風……

  話說,三日前,新任邯鄲令公孫珣帶走了縣中兩個縣尉,還有大部分縣卒,然後往縣西北面的山丘地帶里一鑽,便無影無蹤了。而那個得了縣令文書,接手縣中事物的王專屬,卻是一絲不苟,從刑獄到訴訟,從算賦到徭役,從升遷到罷黜,愣是將縣中各項事物認認真真的濾了一遍。

  講實話,天底下凡事都怕認真,何況是本來就亂七八糟的破玩意呢?

  於是乎,這邯鄲縣內的縣吏們是徹底倒了霉,面對著漏洞百出的帳簿、卷宗,現任的各曹主官、副史,幾乎沒有一個脫身的,紛紛被這群幽并出身的邊郡武士給捉了個乾淨,然後乾脆利索的扔入了縣獄中。當時就有不好的話傳出來,說邊郡蠻子不給趙國人活路了什麼的……而現在,這縣中有所整頓倒也罷了,居然還順藤摸瓜,開始朝著縣外株連起來了。

  這如何不讓邯鄲內外上下的各個大族、郡吏驚慌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