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還是要去紇升骨城?」有人帶著哭腔反問道。

  「不錯!」明臨答夫趕緊言道。「諸位聽我一言,都和我一起去紇升骨城吧,到了那裡我們就一邊收攏潰兵,一邊立即召集各自家中的力量,若是能來得及,依照著紇升骨城的險要,撐到春日,還是能夠守一守的。」

  回答明臨答夫這位昔日高句麗莫離支的乃是一片沉寂。

  但良久之後,還是終於有人站起了身來,這讓跪在地上的明臨答夫登時大喜……在他看來,只要有人帶頭便好辦了。

  「我要去集安山下的國都,」孰料,此人一開口便讓明臨答夫如墜冰窟。「莫離支終究只是莫離支,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依靠自己的王!諸位,國度那裡不僅有留守的最後一隻兵馬,還有大量的貴族私兵,把王請出來,我們再貢獻出自己家的奴隸,再依仗著國度的雄偉,是能夠攔得住漢人的!」

  「說的沒錯!」

  「我們是有大王的!」

  「可慮公死了,畀留公估計也死了,莫離支根本就是個葬送了國運的國賊……跟著他不如跟著大王!」

  明臨答夫屢次想要張口,卻終於是無言以對。

  ……

  「我意已決!」就在同一時刻,作為一名出色的漢軍軍官,徐榮也是乾脆利索的改變了自己的戰略目標。「今日好生休息,明日一早,留下兩千人繼續掃蕩道路,並接應將軍,其餘人和我一起去紇升骨城!」

  PS: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抱歉睡到現在

  一口氣仰頭眯到現在……其實已經碼了三千多字,明晚上補大章……對不起

  《覆漢》抱歉睡到現在

  第三十二章 請降

  渾江是鴨綠江(此時喚做馬訾水)是最大支流,甚至一度被認為是鴨綠江的主幹,但拋開這些不說,中途有近九十度轉彎的渾江和鴨綠江上游一起,完美的在長白山下圍出了一個長方形區域。

  這對於人類而言,無異於最大的恩賜。

  歷史上,高句麗人被王莽逼反以後,又與光武建立的大漢和解,但是隨著這個國家的軍事擴張最終引起了大漢的警惕,兩國終於還是進入到了漫長的軍事摩擦期。而面對著大漢的巨大軍事壓力,原本立都於渾江西側紇升骨城的高句麗人,隨即將目光投向了自家都城的對岸,也就是之前所言的那塊風水寶地!

  三面環水,一面背靠長白山,這為這塊領地提供了古典時代最出色的防禦設施,然後這片領地又極為開闊,完全能夠提供足夠的農業保障……而這就足夠了!

  百餘年間,高句麗人就是以這塊長條形土地為立身根基,不斷擴張,硬是在大漢眼皮子底下變成了一個人口數十萬的『大國』,還動輒與大漢的玄菟郡打得有來有回,有聲有色,也算是足以告慰被王莽像殺雞一樣殺掉的初代高句麗王朱蒙了。

  然而回到眼前,就在大漢光和元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漢人卻是終於突破了高句麗人在外圍營造了上百年的防護,將戰火燒到了渾江之畔。

  這麼說或許又有點不大準確,因為徐榮攻破渾江上高句麗人最重要的據點,也就是他們的舊都紇升骨城時,並沒有放任何一把火,死人也只是死了七八個……後者主要是因為先頭部隊進入高句麗人在此城的行宮時,忍不住進行了一些劫掠,然後惹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巷戰。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小插曲,隨著數千騎兵的入駐,以及上百名敢於反抗的高句麗人腦袋被掛了起來,這座高句麗人的舊都還是徹底的落入到了漢軍手中。

  而且不管如何,無論此城的陷落有多麼輕易,都不能抹殺漢軍獲取它的巨大戰略意義……

  首先,這是高句麗人的舊都,本身就是高句麗國中第二大城市,它的陷落本身就有足夠大的政治意義,即便是漢軍到此為止,那把這座城市搜刮一下,然後一把火燒了回家,也足以青史留名了,從公孫珣的角度來說也足以達到預定目的了;

  其次,紇升骨城同時還是渾江上的樞紐城市,控制了它,就意味著高句麗人最核心的那段長條區域被徹底打開,甚至即便是渾江開凍,集安山下的高句麗人國都,也照樣會對漢軍敞開著大門!

  更別說了,徐榮還在這座城中無意中抓到了一條超級大魚。

  「你便是明臨答夫?」看著眼前身材矮小、而且衣著破爛的小老頭,徐伯進也是半信半疑。「既然你比我們早半日入此城,那為何沒能據城而守,反而讓我們如此從容便沖入城內呢?」

  「回稟這位將軍……」坐在地上的明臨答夫倒也稱得上是低眉順眼了。

  「喚我司馬即刻,我們軍中只有一位將軍。」徐榮當即蹙額打斷了對方的吹捧。

  「是,這位司馬。」明臨答夫當即改口,用還算利索的漢話答道。「我原本確實是想守衛一下舊都的,但無奈之處是……我這次乃是孤身入城,身邊乏人,一開始連身份都沒人幫忙證明。」

  「你身邊人呢?」徐榮聞言不由好奇。「堂堂一國莫離支,總攬朝政數十年,便是兵敗如此,身邊也該有些人追隨吧?」

  「老夫這些年有意廢除舊制,對國中各部貴種多有得罪……兵敗如此,他們自然順勢把我推開了。」明臨答夫依舊顯得極為坦誠。「之前被司馬沿途追索時,我曾讓他們來紇升骨城,可他們卻一起鼓譟,要趁著渾江結冰直接過江去國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