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際上,當明臨答夫一開始試圖用狹小的營地距離來壓制漢軍騎兵的時候,公孫珣也好,婁圭也罷,甚至於公孫范、公孫越這二人,幾乎都想到了這個典故!

  畢竟,《春秋》乃是本朝士人必須要學習的經典,是個大漢朝的讀書人就都知道這個法子;畢竟,眼前的情形和書里的情形實在是太像了。

  至於說明臨答夫和於畀留為什麼不知道,為什麼猜不到,甚至後者還被這種戰術給驚得不知所措……那只能說,誰讓他們是高句麗人呢?!

  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的碾壓,就是這麼殘忍,人家那邊爛大街的計策,你絞盡腦汁也想像不出來。

  營牆被推得七七八八,公孫珣自然知道不能留給對方反應時間,於是,隨著他在高台上的微微抬手,漢軍大營中當即鼓聲陣陣。然後,那集中起來使用的七千多漢胡騎兵在徐榮的統一指揮下,從白馬旗下緩步向前,穿過了倒塌的營牆,徑直向敵陣而去。

  對面的高句麗斷後部隊,對此根本毫無辦法,甚至,以步兵為主的高句麗軍陣因為大股騎兵的集體湧出,已經開始動搖了起來。

  戰鼓如雷,作為被公孫珣臨時委任的騎兵統帥,徐榮甫一越過營牆斷口,便看清楚了對面的局勢,然後便當即立斷,催動所有騎兵逐漸加速向前,直撲敵陣!

  「大局已定!」見識過大規模騎兵沖陣威力的婁子伯登是徹底鬆了一口氣。「高句麗人來不及反應了,恭喜少君,大局已定!」

  「是啊,大局已定,不想今日復見此盛景。」公孫珣負手起身,也是忍不住連聲感慨。「可惜缺了一個程德謀不在此處與你我共賞此景。」

  婁圭仰頭大笑。

  兩里多的距離,不過就是讓騎兵能衝起來而已,但是,騎兵一旦沖了起來,便不是人力所能阻擋的了。

  於畀留面色慘白,他幾次想張口說話,讓自己的部隊作出一些反應,卻終究是沒有出聲。恰恰相反,一個念頭卻隨著對面漢軍騎兵的鋪天蓋地而來越來越大——一切都沒用了!

  公孫珣重新在高台上坐了回去,然後靜觀其景……如果說,之前在柳城親眼所見,兩萬騎兵突襲一萬騎兵,還有點像是行雲流水的味道,那麼今日這七八千騎兵短距離內加速,去硬撼一萬步兵,就有點像是以石擊卵了。

  速度、力量、撞擊、犧牲、破碎……甫一接陣,高句麗軍陣便整個潰散開來,然後朝著自家大營倒卷而去。

  「完了!」

  於畀留終於說出了卡在嗓子眼裡的那句話,卻已經是在幾名忠心家臣的圍護下跌坐在地,然後痛哭流涕。

  「不要管這些敗兵,我們身後還有幾千步兵來接管大營,收拾殘局,全軍給我穿營而過,打散他們的建制,然後去追那些先前逃走的高句麗人!」徐榮立於馬上大聲呼喝,他發布命令時只覺得渾身都興奮的在打顫,作為一名軍人,他不是沒有想過會有一天帶領著七八千騎兵摧枯拉朽的擊敗敵人的一日,但卻根本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迅速,而敵人卻又如此不堪!

  帶著滿腔的興奮,徐榮下達完命令後,就徑直縱馬直接往高句麗大營里而去,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腳下的敗兵堆里有一個痛哭流涕的山羊鬍子老頭,更沒有想到,這個人居然是之前數日與他對壘的高句麗前軍主將。

  當然,便是知道了他恐怕也不會在意和停留,因為從今日起,從七八千騎兵從漢軍營壘內呼嘯而出的那一刻起,高句麗一切的一切,就什麼都不算了。

  —————我是長驅直入的分割線—————

  「徐榮,字伯進……初,為玄菟別部司馬,高句麗引軍五萬來攻,太祖持兵八千相據於坐原,以榮為前軍督導……酣戰三日,賊不能克,漢軍援軍又至,將退,乃立大營於漢軍營前兩里處,復以萬人斷後。太祖遂效鄢陵之戰,撤帳平灶,立騎陣於營中,復推倒營牆,拜榮為騎兵司馬,總攬全軍騎軍七千直出敵陣。榮橫刀馬上,揚聲直攻向前。賊左相於畀留率萬眾相迎,一戰而潰,自知事壞,乃跪哭於營前。榮過於畀留而目不暇,曾不下馬,又追陷潰兵直入賊營,盡陷其營,復不下馬,又長引騎軍穿營而過,輟賊大眾於後。

  太祖立於高台上,見榮如此,乃笑謂左右曰:『吾自幼讀史,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逕入敵圍如徐司馬者也!』軍中遂盡呼榮『長驅司馬』,乃名震遼東!」——《舊燕書》.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PS:感謝老書友皇馬的飄紅打賞。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第三十一章 直入

  兵敗如山倒!

  兵敗如山倒!

  而且,高句麗人的潰退還在不停的擴散中,在斷後的一萬人被一擊而潰之後,徐榮甚至沒有下馬,就將營地與戰俘轉交給後面的步兵,然後勒令所有騎兵穿營而過,去直撲高句麗人正在撤退途中的大隊人馬。

  至於撤退途中的數萬高句麗人,根本不需要多想。沒有防禦工事,難以組織部隊進行反擊,沒法進行補給和休息,卻要不停遭受傷亡……古往今來,大撤退演變成大敗退的事情多如牛毛,不差這一次,更別說這還是機動性極強的騎兵對步兵的追擊了!

  高句麗人不是沒嘗試過反抗,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曾經在一些貴族的召喚下,嘗試聚攏成戰鬥陣型進行阻擊,卻被迎面而來漢軍騎兵一次大規模衝擊給打擊的戰心全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