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講實話,這種話放在以往,明臨答夫說不定會認真思索一番,對方是不是準備好了兵變之類的東西。但現在,在戰場上,他卻比誰都清楚於畀留的心思,對方是真的被傷亡弄垮了心態,並且對自己有著巨大的不滿和憤怒,這才會在陣前向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

  不過於畀留,終究是桓那部的族長,是軍中僅次於自己的大貴族,是啞啞可慮死後所有其他貴族共同支持的對象,是為了戰爭勝利不得不團結的人物。而明臨闕門,一個侄子而已……

  「將闕門和負責此事的其他軍官全都押過來殺掉。」一念至此,明臨答夫不再猶豫,直接就在馬上言道,然後又下馬拉住了於畀留的手。「但是左相,你也不要再耽擱了,今日沒有衣服就沒有衣服了,速速攻擊吧!」

  恢復了一絲清明的於畀留深深的看了眼前的小老頭一眼,卻是終於再度恭恭敬敬的彎下腰來:「謹遵莫離支之命!」

  高句麗軍中的波瀾到此為止,然而重新上馬的明臨答夫卻在再度抬起頭的時候有了一絲動搖……因為他陡然想起,之前兩日,自己和對面的那個年輕漢人將軍遙遙對峙,雙方作為兩軍主將,雖然沒有什麼約定之說,但卻心照不宣的一個從不下馬一個從不離開高台,從頭到尾雙方都沒有失了半分主帥的體面和風采。

  可今日,自己卻在對峙剛開始之後便被迫下了馬,還是因為自己人的逼宮,這未免有些讓人氣餒和無奈。

  ………………

  號角聲吹起,戰爭重新進入往常的節奏!

  高句麗人奪回坐原的決心很堅定,最起碼高層和上層還是穩住了心態。於是,按照高句麗人的社會結構,在督戰隊的前方,大貴族們指揮著小貴族,小貴族們指揮著國人軍官,國人軍官們驅趕著國人士卒和奴隸們上前,再度重演起前了兩日的情形。

  然而……

  「為什麼拖拽不動敵軍的柵欄?!」高句麗人的前軍指揮於畀留驚恐萬分。

  「為什麼會拖拽不動我們的柵欄?」漢軍前線的指揮者徐榮也是頗為驚愕,但卻不妨礙他督促士卒抓緊時間儘量殺傷敵軍的畜力。

  畢竟,不管是野戰還是眼前的攻防戰,不管是勝利後的追擊還是萬一營牆不保後的撤退,高句麗人的果下馬都明顯比普通高句麗人士兵更顯得有威脅一些。

  「昨夜我軍在修補柵欄的時候,往培土上潑了很多水。」來自後面高台上的傳令兵完美而又驚喜的解釋了一切。「一夜封凍,柵欄已經與培土結成了硬塊,將軍還讓我們告知諸位,這是婁賊曹的計策!」

  「漢軍往柵欄根上潑了水……」於畀留一時茫然不知所措。「去問問莫離支,如今該如何應對?」

  「麻煩了!」明臨答夫也是一臉蒼白,但卻迅速堅定了決心。「告訴於畀留,漢人只剩下一道柵欄而已,不要留手了,把所有牲畜都投入過去試一試……不行的話再說!」

  「不行的話再說?!」於畀留當即反問對著傳令兵反問。「去再問一遍莫離支,若是牲畜死光了又怎麼辦?我們要是沒了能行走於山地上的騎兵,到時候萬一需要撤退,我們拿什麼應對漢人騎兵的追擊?」

  「告訴於畀留,打進營寨就不需要應付漢人騎兵的追擊,打不進去的話……屆時我們還有一座大營以作遮蓋和斷後!」明臨答夫的回覆非常乾脆。「而如果真有撤退之時,我將親自駐守大營斷後!」

  於畀留一聲長嘆,再無話語遞出,卻是大手一揮,敦促手下將坐騎集中起來使用,大量的果下馬登時就被送上第一線,充當起了拖拽柵欄的主力。

  對此,幾乎能看清於畀留動作的漢軍前線指揮徐榮,只是冷笑一聲,便回頭派出了傳令兵,乃是要求公孫珣放棄輪換,立即往前線增兵固守,以求密集殺傷。

  要求合情合理,公孫珣自無不可。

  這是正式交戰的第三日,雙方都有些殺紅眼的感覺,而即便是漢軍有了出其不意的應對之測,也不免開始出現了遠超前兩日的死傷——高句麗人明顯已經豁出去了,他們仗著自己人多,而漢軍又要集中殺傷牲畜和民夫以保護柵欄,便開始主動欺身上前,對著營牆上方進行弓矢拋射。

  營牆畢竟不是城牆,而箭矢這種武器自從被發明出來以後,向來就是人類古典時代最出色、最傳統的殺傷武器,在攻防戰中更是絕對的主角。所以不管是漢人還是高句麗人,在一個可能是被反覆回收的箭頭下面,其實都是一樣脆弱的。

  自上午到中午,公孫珣坐在白馬旗下,眼看著從前線抬下的傷兵越來越多,也是終於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不知道到了午後的時候,加了水的柵欄會不會弄巧成拙,萬一冬日的陽光能夠讓地表化凍的話,那柵欄反而會被輕易拔掉。

  於是公孫珣對著身邊的一個義從發出了一道命令。

  「漢軍援兵?!」最先得到消息的居然是於畀留,他留在兩側山丘上充當觀察哨的零散果下馬騎兵,可以清楚的交叉觀測到對面漢軍大營的大致情況。「有多少人?!」

  講實話,於畀留在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口音幾乎是打顫的,甚至一度有一種眩暈感……要知道,高句麗人不顧死傷和豁出一切的背後,無外乎就是依仗著所謂的巨大兵力優勢,這使得他們可以在付出慘痛傷亡後依舊能騰出足夠兵力在坐原設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