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這一切還是有合理解釋的,那就是高句麗坐原防線的守將是個十足十的蠢貨!

  先是驕傲自大,以劣勢兵力主動出擊;敗退之後卻又不懂得及時穩住陣腳,居然放任漢軍尾隨而入,幾乎是將堅固無比且防備設施完好的正中大營拱手相送;最後,等漢軍攻入大營後非只是個人投降,甚至還替漢軍主動招降了其餘營寨!

  這個貫那部出身的守將幾乎是將一個將軍能犯的的重要錯誤犯了個遍,如此人物擔當守將,便是給他一座盧龍塞又如何能守下來?!

  當然了,話還得說回來,徐榮仰頭看向了頭頂高台上的白馬旗……這位公孫令君真的只是走運嗎?

  如此詭異之事,真的只是巧合?

  若不是,那說明這位公孫令君手段和水準遠超自己一個武夫的想像;而若是,那就更可怕了……這種運氣再加上戰場上的決斷,恐怕都可以稱之為氣運了!

  一念至此,徐榮登上高台之後,不由更加小心了幾分。

  「徐司馬來的正好,」公孫珣見到來人後趕緊笑著招呼。「坐原已下,何去何從,正要聽一聽司馬的意見!」

  「將軍一日而破坐原十一營,軍中皆服,」徐榮恭謹行禮道。「若將軍想要再有所作為,我部上下皆願效勞。」

  「將軍不敢當,可除去稱呼,要的恰恰就是司馬這句話。」公孫珣立在旗下,一手扶著刀一手扶著自己的外氅失笑道。「坐原已經拿下,高句麗門戶洞開,而我準備趁著冬日渾江結冰之利,直接走高句麗舊都紇升骨城,然後入鴨綠江、渾江之間的高句麗腹心之地掃蕩一番……若是事情依舊順利,我甚至還想去集安山下的高句麗都城之下威嚇一番……徐司馬覺得如何?」

  徐榮認真低頭思索一番,然後當即答道:「可行!」

  「講來!」公孫珣乾脆言道。

  「高句麗傾國不過四十萬人口,平日不過一萬常備兵丁,此處被將軍一日而滅掉兩千,剩餘八千。而除了都城算是有四千,並可以迅速招募貴族子弟和壯丁擴軍外,其餘各軍分屯各地,便是臨時搜羅壯丁民防,也並不能對我軍有所阻礙。」徐榮從容答道。「換言之,若我軍趁著對方反應不及,即刻發兵,那高句麗人就很難動員起一支能與我軍抗衡的部隊了。」

  公孫珣當即連連頷首,這其實是一個牽扯到集結速度、動員潛力、部隊速度與戰鬥力的簡單數學題。

  自己只有一萬人,但騎兵居多,而騾馬、大車什麼的也不缺,所以速度極快,戰鬥力也不是太差;而另一邊,高句麗人固然是四十萬人口的國家,全國動員起來說不定能有五六萬壯丁,但是動員是需要時間的,集合部隊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除非他們早有預謀,否則公孫珣是完全可以直接一口氣衝到高句麗都城之下,幫助啞啞可慮形成巨大軍事威懾,助後者成事的。

  而這,不正是公孫珣此行的目標嗎?

  「對了!」徐榮說完此事以後,忽然又主動問道。「將軍,不知道昨晚到現在,此處將領可曾向後方尋求援軍?」

  公孫珣微微一怔,然後陡然反應了過來:「你是說我們可以趁援軍不備,直接迎頭痛擊?」

  「不錯。」徐榮認真建議道。「若是能再吃下一股援軍,那我軍再去高句麗腹地,那就真的是可以如入無人之境了。」

  公孫珣連連點頭,卻又忽然搖頭。

  徐榮心中一動,忍不住開口問道:「莫非是那個貫那部的蠢貨根本就沒有請求援軍?」

  公孫珣也不多解釋,只是微微頷首。

  徐榮當即會意,便拱手告辭,聲稱要再去下面監督打掃戰場。

  「少君。」婁圭等對方離開高台下去以後方才走上前來。「看來此戰速勝,倒是讓全軍上下振奮,便是之前最為敷衍的徐榮也願意主動出戰了。」

  「且不說這個,」公孫珣擺手示意一邊居高臨下盯著山谷內的情形言道。「子伯,雖然眾人皆言可以放心進軍,但那些胡人只是因為高句麗門戶大開,準備進去劫掠發財而已;其中的扶餘人非但和高句麗人有仇,更是早與啞啞可慮有聯繫,所以巴不得立即促成這次政變;唯獨徐榮算是置身事外,給出的理由顯得公允一些……咱們要想下決斷,還是應該從他的思路走!」

  「那就應該速速行動才對!」婁圭也坦誠了自己的想法。「徐伯進的意思明顯是說,我們只要行動夠快,那高句麗人便不足以動員起足夠的兵力……」

  「我不是這個意思。」公孫珣指著台下密密麻麻卻又往來不斷的士卒,忽然打斷對方言道。「我是說既然高句麗總兵力有限,而且咱們快速行動的目地也只是讓對方不足以集結兵力,那為什麼不先行削弱對方兵力,讓他們無兵可調、無兵可用,到時候咱們豈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婁圭當即醒悟:「少君的意思是,剛才徐榮所言的『援軍』一事或有可為?可那啞啞可慮的弟弟彌儒不是說了嗎,他昨日擔心我們會進軍太晚,所以專門沒有請求援軍。」

  「那就現在去請,」公孫珣從台下收回目光言道。「你去找彌儒,讓他寫信去請求援軍!」

  「敗兵不會告訴援軍實情嗎?」婁圭正色提醒道。「高句麗人不可能全軍被俘吧,即便有騎兵沿主道追索了一陣,但總有不少敗兵會趁機逸入山林的……屆時會不會弄巧成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