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域默然不答。

  「兄長,」公孫珣復又言道。「不瞞你說,為了此番舉動我誰都去求了,唯獨沒有求母親請她發力……且不說兄長答應不答應,但無論如何請你不要去告知於她。」

  公孫域立在坡上,良久不應。

  「兄長,」等了好長時間,公孫珣實在是沒能忍耐的住。

  「你母親是個女中豪傑,二十多年間創下如此局面,環渤海十餘郡的公孫氏各支,誰人不服她?」公孫域正色言道。「而她以一個寡母的身份撫養你到如此出息,又是何等讓人敬服?」

  這兩句話之下,公孫珣一時居然有些動搖。

  「想闖出一個自己的局面當然可以,」公孫域繼續認真言道。「但你須保證,不能有負於自己母親!」

  「這是自然!」公孫珣收起心思,當即頷首。「若事不成,我自然會遵從母意,安心在遼東各處隨侍於她老人家!」

  「那就好,」公孫域此時方才低頭應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已經卸任多年,玄菟那裡的屯軍怕是只有父子俱為我故吏的徐榮一支軍隊願意受我調遣私自出兵助你,而彼處不過一千五百騎兵而已……當然,你應該也只是看中了這一部對不對?」

  「正是!」公孫珣長呼了一口氣,然後拱手拜謝。「一千五百騎兵足矣!多謝兄長大恩!」

  「不必謝我,」公孫域轉身負手往山坡下熱鬧非凡的校場處走去,花白的頭髮被秋風迎面撩起。「等我死後,你若是還能記得這份恩情,便多照顧一下你那蠢貨族侄……還有公孫度,這傢伙雖然出色,卻因為起於貧賤,功利心太重,以至於行事偏頗,若有一日真出了事情,必要之時幫我救他一救!」

  「……」

  「再說一事,扶餘人百餘年間都受高句麗人侵略,全靠我們大漢扶持才能長存,你若真能攻入高句麗,但有所徵召,他們必然會舉全國之力從你,而且會奮不顧身,甘心為你馬前卒!」

  公孫域一邊說一邊走,不等他族弟公孫珣答應,人就已經消失在山坡下了。

  ——————我是東北找不到天狼星的分割線——————

  「公孫域者,玄菟太守也,域本居遼西為太祖同族從兄,後徙近支於遼東襄平,為遼東公孫氏。其在邊郡數十載,恩威揚於遠國,太祖遷襄平令,亦多蒙其善。後,其以太祖英雄,兼己身老邁,乃託付傳承,太祖感其恩德,許之……後數十載,太祖蔚然功成,建制立業,不與漢同,遂不以同姓而擅封國土,唯域子公孫止以父德封候國於遼東千山側(即今日遼東攫青谷也),父死子繼,子絕女傳,世代不休。」——《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感謝書友sao瑞的飄紅,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第二十一章 冬狩

  光和元年的臘月初三,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無風,卻又冷的厲害。

  這日清早,公孫珣又是天蒙蒙亮便起身,然後就從馮芷的房中出來洗漱,最後不等用早飯便直接要束甲出門。

  府中諸人對此倒是早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早有準備,因為一到會操、蹴鞠的日子,公孫珣總是要親自去校場那裡與昨晚就聚集的各隊壯丁們一起用餐,從無例外。

  至於今日,據說乃是會操中最辛苦的所謂『武裝奔襲拉練』,也就是全副武裝、帶足糧草,模仿行軍之事往來數十里路,甚至可能到地方還要安營紮寨,再圍剿完某個山頭的野獸才能解散返回。而會操嘛,向來是禁止外人觀看的,不像蹴鞠……舉行蹴鞠聯賽的日子總像是過節一般,全城大戶小門除了一個高太守不喜歡之外幾乎所有人都要去看,端是熱鬧而且有意思。

  「夫君。」當兩個妾室幫自家郎君束完甲之後,趙芸卻又上前將那柄斷刀親自捧了過去。「願夫君此次冬狩能有個好收穫。」

  之前幾次拉練到達目的地以後,一般都要例行圍剿某個山頭獵物作為最後的演練,所以說是冬狩也未嘗不可。

  「希望如此吧!」公孫珣接過刀來微笑言道。「天色還早,母親大概還在睡著,而且這兩個月隔三差五便要去校場,也是尋常之事,我就不去專門找母親請安了,你們也不用送我,待會等母親起來以後代我好生照料她便是。」

  趙芸與公孫珣對視一眼,只是微微躬身以示作答,倒沒有什麼多餘的話。

  「郎君放心,我們一定讓母親大人開心。」倒是一旁的馮芷見狀趕緊出聲應道,並旋即面色緋紅。「你今日也要早點回來。」

  「郎君保重。」卞玉也是傾身一禮。

  公孫珣不以為意,直接將斷刀佩在甲衣的內側,然後出門哈了一口白氣,便徑直往外去了。

  「咱們收拾一下就去陪母親大人用早飯,」等到對方出了院子,趙芸此時方才回頭掃視了一眼兩個妾室。「阿芷去我房中幫我把貓抱來。」

  馮芷咽了一口口水,當即不敢再多言。

  同一時刻,襄平城的東側,挨著一處水源,位於郡守府和東城門之間一處地方,襄平縣丞審配帶著戶曹王修,也是正與一人寒暄。

  「今日也要辛苦田公了。」審配上來便是和氣一禮。「今日乃是拉練,而且是全員拉練,所需糧草甚多,還請田公儘快打開倉門,待會便有人入城運糧。」

  「哎呀,職責所在,這有何妨?」對面那人乃是田韶,這廝卸任了縣丞之後公孫大娘似乎是有些為兒子過意不去,便主動為這廝在郡中求了一個主管常平倉的三百石倉吏職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