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自己這樣的人物怎麼連這幾個吏員都沒鎮住呢?

  誰給他們的膽子?

  真以為自己不敢殺人怎麼著?

  「跪下!」公孫珣面無表情輕聲吩咐道,宛如在吩咐家中僕從幫自己倒水一般。

  然後,等他直接坐到門下賊曹的藤椅上之時,這二人果然也老老實實的跪下了。

  「外面天挺亮的,」門外風和日麗,公孫珣指著公房大門認真問道。「光天化日之下,我就在官寺大堂,你們與我說實話,怎麼就敢行如此事端呢?」

  魏越和婁圭對視一眼,各自拔出刀來。

  「因為我二人問心無愧。」而隨著身後『哐啷』兩聲,這田韶回復的倒也乾脆利索。「此處焚燒的卷宗俱與我二人無大關礙!」

  「正是如此。」賊曹也是膽戰心驚。

  「不與你二人有關,難道跟我有關?!」公孫珣登時發怒喝問道。「你當我公孫珣是蠢驢嗎?」

  「確實與縣君有關!」田韶趕緊驚慌答道。「我等只是怕縣君難堪!」

  公孫珣自然冷笑不信:「我今日乃是平生第一次入襄平城,你倒是說說,如何與我有關?」

  然而話音剛落,他自己就面色突變,然後不由和對面的婁圭無言對視一眼……是了,與他公孫珣有關未必就是他公孫珣親手惹出來的事,此處可是還有他家的安利號和他遠方族兄公孫域呢!

  「縣君何其睿智,想來也大概明白了吧?」那田韶察言觀色,然後便膝行上前,靠近對方低聲言道。「不瞞縣君,我襄平縣雖然是遼東首府,卻北與玄菟郡相鄰,東與高句麗相接,故此,頗有不少案件是安利號從玄菟、遼東帶來的。」

  「站起來,」公孫珣只覺渾身無力。「然後細細說來。」

  婁圭、魏越聞言俱都收刀,而這田韶也趕緊與身後的門下賊曹一起起身,算是就此鬆了口氣:「其實此事從情理上來說也不怪安利號……嗯,縣君身為安利號少東,可曉得東珠、人參的買賣嗎?」

  「這是自然。」公孫珣愈發頭疼,只能無奈催促。「你直言便可。」

  「人參與東珠,俱是我塞外特產。」田韶倒是直接揭開了謎底。「安利號發掘此物,確實讓本地人多有助益,可是這兩樣東西非但便於攜帶,還貴重異常,而那些參客、珠客又多是亡命之徒,所以就多在野地、野道中行劫掠、謀殺之事……」

  公孫珣一聲長嘆,便是婁圭和魏越也是不由面面相覷。

  「別的地方倒也罷了,咱們襄平縣東側地方極廣,人煙卻極少,又與高句麗交接數百里,所以彼處的小道旁就多有無名屍首出現。這種案子也查不出什麼首尾,僅靠容貌也不知道是漢人還是高句麗人……當然多是異族賤民居多……但畢竟是人命一條,而且國法嚴厲,便只能由縣中收屍,並設置卷宗,壓在賊曹這裡……」

  「我曉得了。」公孫珣當即擺手。「那玄菟那邊又如何?彼處的人參和東珠應該可以直接在玄菟郡內收攏吧?」

  「依然是財帛動人心罷了。」田韶說著,卻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玩意來。「縣君可認得此物?」

  那是一個所謂元寶形狀的小銀錠,安利號內部常用來獎賞員工、下線的頂級貴金屬。而公孫珣見到此物後,更是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縣君。」田韶再度壓低聲音解釋道。「咱們大漢歷來缺銀,不僅是缺少銀礦,更是缺少便於冶煉的上好銀礦,故此,境內寥寥的幾處著名銀礦都是如金礦一般由少府直接派人管轄,比如咱們襄平縣(遼陽)和西平安縣(丹東)交接處就有一處難得的好銀礦,朝廷卻是要定量收取的,別人也摸不著……而你家安利號之所以能有這麼多銀錠,乃是因為你們家從境外收礦!具體來說,是玄菟郡正北方的扶餘某處地方來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公孫珣不由無力追問道。「你只說為何不在玄菟收礦冶煉,反要讓那些運送銀礦的人來襄平呢?」

  「因為冶煉這種事情需要人來照拂。」田韶也是無奈解釋道。「貴號收礦之事,乃是從之前貴族兄公孫域公孫太守在玄菟任上時開始的,甚至聽人說那個銀礦本就是十幾年前他出兵助扶餘人抵抗高句麗人時才入了貴號眼的……後來他卸任來到襄平置業立戶,貴號的銀礦冶煉之地也就跟著從玄菟來到了襄平。」

  公孫珣完全無言以對。

  「其實縣君不必掛懷。」田韶見狀最後安慰道。「從扶餘人手中賺錢,從高句麗那裡收參,都是好處遠大於壞處的事情,真若是停了,郡中百姓反而不願意……此事主要是咱們遼東地廣人稀,然後又是邊郡,高句麗、扶餘、鮮卑、烏桓、三韓環繞,諸邊地野人俱不修德,甚至還時不時有戰亂出現,這才會有些治安上的紛擾。」

  公孫珣微微頷首,聊表認可,然後忽然問道:「這些案子到底有多少?」

  田韶回頭看向那門下賊曹,而賊曹趕緊上前解釋道:「累積的無頭案卷宗約有百餘,有證據確鑿擒拿下來的人犯也有五六人。」

  公孫珣不由鬆了口氣:「十幾年間積累下來這些案子倒也尋常……」

  賊曹低頭不語。

  公孫心裡一咯噔,當即硬著頭皮再問:「這百餘件案子,到底是幾年的攢下來的?」

  「兩年半。」賊曹低頭言道。「這種案子每任縣令上任時都要清理一番的,上位縣令恰好在本縣掌印兩年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