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哎,」田韶茫然作答。「臣下好像是聽懂了,但卻又有些恍惚,實在是這個尚書令、大長秋、司空、謀逆……這個,這個……然後又如何呢?縣君又要臣下如何呢?」

  「你接著聽我講。」公孫珣不以為意道。「我既然救了陳公的家人,當時他府上的家宰,河北名士審配審正南便對我感激涕零,而我當日接到任命,又不知道該如何行政,他主公陳公又不免要冤死獄中,所以便邀請他來襄平,替我理政,說不定一兩個月就要到了。縣丞久在任上,能否幫我安排一下審正南的職務呢?一定要安排好,千萬不要讓我擔上苛待名族的名聲。」

  「哦!」聽完這話,田韶這才恍然應了一聲。「我明白了,這個司空府家宰,河北名士要來我們襄平縣屈就?縣君想讓我幫他安排一個合適職務,然後務必不能讓您擔上苛待名……」

  這話剛重複到一半,田韶田縣丞便面色蒼白,卻是半句都說不下去了……儼然是徹底明白了過來。

  話說,明明是苛待名士為何要說成苛待名族,名士和名族是一回事嗎?名士指的是那審配,可是名族呢?遼西公孫氏的子弟來做襄平令,此地最大宗族遼東公孫氏便要避嫌不能用,那麼所謂本地名族無外乎就是自家田氏了。

  換言之,眼前這位縣令剛剛進入官寺掛上官印不到半刻鐘,便要攆走自己給他親信騰位置了……而且,還想讓自己主動辭職,省的他擔上『苛待本地名族』的壞名聲!

  這可真是,可真是霸道!

  然而,田韶立在堂上,左思右想,卻又真不知該如何應對對方……直接答應對方,那是著實不舍,畢竟這縣丞一職乃是正經一縣實權副手,所謂總攬縣政是也,襄平又是塞外第一名城,萬戶大縣;可要是不答應,這公孫珣難道是個無根基、無靠山、無本事的縣令嗎?且不說剛才暈暈乎乎的什麼曹節、王甫,只說著公孫氏在本地的勢力,自己真要是硬頂,怕不是要死的難看?可真答應,又真不捨得啊?

  而正當田韶在那裡左右猶疑之時,卻不料,立在上首的公孫珣卻已經面色微變,稍顯不耐了。

  要知道,甭管婁子伯那八策在遼東因地制宜下來有多扯淡,可唯獨一個『排除異己』放在哪裡都是顛撲不破的官場真理。

  不排除異己,能幹成啥事?

  就如眼前這般,一個萬戶大縣,按照規矩是一個縣丞兩個縣尉……不把眼前的縣丞給攆出去,那過一陣子來屈就自己的審配來到後該如何安置?人家原本就是河北名士,還是三公府上的幕府總領,去王允府上,王子師都要親自出迎,如今來你縣中,居然連個縣丞都不給嗎?

  而且還不止是這個縣丞,兩個縣尉公孫珣也準備全都攆走,好騰給呂范和韓當。

  想想也是,人家呂子衡跟著自己南來北往,東走西行的,雖然嘴上不說,可是依照他那個想出人頭地的性子,怕是心裡卻也是渴求著一個像樣的位置吧?縣丞給了審配,連個縣尉都不給自己真正的心腹之人留嗎?

  還有為自己追隨自己最早,屢次為自己辭去正經職務的韓當,也一定要有所表示。

  這二人,再加上前日受到嚴重心理打擊的婁圭、護送陽球家人辛苦數千里歸鄉的魏越、投奔自己不久的王修……這些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私人情分,便是沒有私人情分,人家跟你跨海而來,你也得有所交代吧?

  所以說,眼前這些縣中顯吏,除非他們下一瞬忽然說自己改名叫諸葛亮或者賈文和,反正不叫田韶了,否則是斷然不能留的!便是剩下的那些中層吏員,若他們不能在呂范等大隊人馬趕到前表明立場,那自己也沒有留的必要……須知道,自己的義從中出身雁門大族、又有功勞,還識的字的人也是頗有幾個的!

  當然了,原本公孫珣也沒想做的如此急切,畢竟大隊人馬還沒到,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先虛以為蛇,暫且拿個小本本記下,等人手齊了再動手。

  那到最後為何又如此操切呢?

  答案很簡單——安利號經營塞外二十載,樹大根深,陡然發力之下,自己自然無話可說;可這襄平縣官寺里,公孫珣不由懷疑,自家老娘是不是還能給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須知人性如此,貪權戀位乃是人之常情,自己母親真的連這些人都能安排的動?

  他公孫珣還真就不信邪了!

  初來乍到便直接發難,其實真的有些不地道、不聰明,甚至沒必要,但自己就是要橫一次出口氣!

  「田君在想什麼?」公孫珣惡念陡升,卻是忽然一聲厲喝。「莫非這點小事都推諉不做嗎?!你以為你是誰?!」

  「臣下早已準備退位讓賢!」撲通一聲,這田縣丞居然嚇得直接跪下謝罪,他終究是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對抗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強行對抗恐怕真的有滅門之禍。「只是擔憂我今日便走,那審正南不知何日才來,會有損公務,所以才會有所猶疑……」

  「這襄平縣裡,」公孫珣見到對方跪下,不由仰頭失笑。「怕是沒有縣令也能四時安泰,何況是你一個縣丞?」

  田韶茫然不解。

  「也罷,」見到對方如此老實,公孫珣忽然又覺得沒意思了起來。「你且起來,依舊管著縣中雜務,等審配到來後再說退位讓賢之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