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倒是更有些道理啊!」曹洪悚然一驚。「打著共御外敵的名號,擴充自家生意,其實也是老手段了,我居然差點著了他們的道!」

  公孫珣不由再度輕笑。

  「可是也不盡然如此,」曹洪忽然又低頭言道。「別的不說,只看你們安利號的榜樣,如今這年頭想要做生意賺錢,怎麼看都得正規化、標準化、規模化才行吧?這些詞可是你們安利號傳出來的……不瞞公孫少東,其實我也隱隱覺得組建商號乃是大勢所趨吧?」

  「我曉得。」公孫珣無奈連連頷首。「確實是大勢所趨。」

  「其實,便真是兗豫大戶們組成了一個大商號,子廉兄也沒多大好處。」就在這時,不待曹洪繼續說話,婁圭卻忽然向前言道。「屆時你所得的,大頭不過是譙縣一地的買賣專營之權,然後外加一些零星紅利而已,而譙縣專營之權此時你便沒有嗎?」

  這邊剛一見面就聊得入巷,可曹操卻在一旁聽得糊裡糊塗,他有心想喊停,但四處打量一下後卻陡然發現,似乎只有自己弟弟曹德和自己一樣顯得有些糊塗,其餘人看臉色還都是挺明白的……這就很尷尬了!

  「子伯兄的意思,」曹洪略一思索便抽出手來正色朝婁圭問道。「莫不是要我走安利號的商路,做安利號的下線嗎?」

  「有何不可呢?」婁圭攤手反問道。「在商言商,兗豫本地有什麼厚利之物嗎?糧食、布帛、陶器固然是萬世不移的大宗買賣,可一旦結成商號,又有你曹子廉幾分收益呢?反倒是我們安利號,駿馬、東珠、人參,哪個來到中原不是一本萬利?」

  「這個道理我自然明白,」曹洪也是頗為心動。「只是這事有兩個大大不妥的地方,一個是你們安利號如何能把商路鋪到我們譙縣;另一個,我若是這般和本地大戶不對路,會不會對不住鄉梓,他們又會不會反咬我一口?」

  「那就帶著他們一起做安利下線嘛。」婁子伯口若蓮花,看來這廝之前在遼西那段時間裡怕不是只當過會計。「這些年河北的豪傑給面子,讓我們安利號在鄴城立了一個大商鋪和大商棧,雖然只是單線,但以此為根基拓展一下商路也是可行的……」

  「有何說法?」曹洪一時心動。

  「子廉你想想,鄴城已然臨近大河了,若你能再說動陳留梁國兩處的豪傑和大戶,然後兩家再一起打點一下黃河上的豪傑,這商路豈不是就通了?」婁圭繼續蠱惑道。「至於說反咬……既然你都說動了這兩處的豪傑和大戶了,陳留、梁國、沛國連城一片,那兗州境內誰又能把你如何呢?」

  曹洪愈發覺得對頭了!

  其實,也由不得曹洪三言兩語便被說動,畢竟這年頭做生意,無外乎就是兩個問題,一個信息,一個安全。

  從信息角度來說,大多數時候,很可能談下一條商路只需要一次面談就行了,但反過來說,這年頭一次出行也絕對不容易,若不是公孫珣這安利號少東專門來這譙縣一趟,那曹子廉是萬萬不會有安利號下線這個選項的。

  而且,這年頭所謂一言千金,大家都是體面人,一句話就行,也不用簽什麼合同的。

  至於說安全問題……就算是他們曹家在中樞暫時失了勢,可往日的交情人脈都在,又是一起發財的好事,陳留、梁國的遊俠與大戶又怎麼會真不會賣曹家面子?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真有人敢不賣,兗豫這片地方,曹氏、夏侯氏、丁氏這三族抱團組成的宗族勢力又怕過誰?!

  知不知道什麼叫十五歲殺人,剛烈無雙夏侯惇?知不知道朝中不知多少公卿動輒感嘆,若非是大長秋,焉能有我今日?

  真要有人不開眼,黑白兩道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當然了,這種話題到此為止便可,曹洪若是真能下定決心,自然可以遣人去鄴城具體談論一下。可眼前嘛,還是喝酒吹牛的為好,不然,正在抓耳撓腮的曹孟德恐怕就要受不了了。

  酒宴再開,這一次得益於白日曹操與公孫珣一主一賓心結俱散,外加新來的曹洪此人粗疏不文,而偏偏難得老實的夏侯淵又遲遲不歸,所以宴席上難免比昨日更加隨便和低檔了些……說來說去,眾人一路從豪傑人物說到奇聞異事,最後居然開始講起了黃色笑話!

  葷段子嘛……乃是酒席上自古以來的東西,得虧曹仁和曹純兩個熊孩子也不在,倒不至於擔心教壞小孩子。

  不過,曹洪等人帶頭講了幾個之後眾人都覺的不行,便讓公孫珣和曹操兩個文化人來講,曹孟德自然是當仁不讓了!

  「你們可曾知道釋家?」曹操先正色問道。

  「這是自然。」眾人紛紛點頭。

  「徐州彭城那邊信的釋家信徒的怕是已經有上萬人了,平原怕也有如此規模。」曹洪更是催促言道。「兄長有什麼段子速速說來。」

  「那你們知道釋家正經僧人是要剃度的嗎?」曹操再度問道。

  「這倒是少見。」曹德在下手笑道。「如今釋家正經僧人要麼從西域來,到洛陽、五台山便止步,要麼從海上獅子國過來,到青徐便止步,我們這裡還真沒有正經番僧……不過,剃度這種事情人盡皆知,天下人都知道他們腦門是剃的圓溜溜的,也不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正是如此。」曹操得意笑道。「我今日要講的,乃是京兆長安城的一樁事情。須知道,彼處釋家繁茂,信奉釋家的世族卻是不少,便是番僧也有許多……這一日,有一家人嫁女兒做喜事,因主人家信佛,便請了一位正經番僧帶著他們的佛陀大像來做賜福,並做嫁妝。而那番僧因是第一次有世族來請作此大事,便不由誠心以對,又是沐浴又是薰香,還專門讓人拿刀細細的刮乾淨了頭皮,然後當日便著僕役架著大木佛去隨人家送親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