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貴人!」這個亭長忽然免去頭上所戴木冠,從容下跪請罪道。「下吏有罪。」

  「你有何罪啊?」公孫珣一時嘆氣。「不就是以為我是來捉拿典韋之人,然後便親自拖延於我,復又讓人暗中前來報信,讓他躲避嗎?」

  韓當和婁圭面面相覷,一時無言。

  「下吏願受責罰。」這亭長面色漲紅言道。「然而下吏有一言不吐不快,還請尚書郎許我陳述一二!」

  「說吧!」不知為何,公孫珣忽然間只覺得牙疼的厲害。「此事一出,怕是你也要郡中聞名了,我哪裡管得住你說話呢?」

  「請貴人明鑑,下吏雖然只是一個升斗小吏,卻絕非是邀名之輩!」那亭長聞言面色愈發漲紅。

  「你且說,我沒有嘲諷你的意思。」公孫珣趕緊勸道。

  「是。」亭長昂首咬牙言道。「那典韋殺人有罪,我自然知道,後來雖然有改元大赦,卻也活罪難免,此事下吏也比誰都清楚!之所以不抓,乃至於今日開縱於他,乃是因為下吏慚愧!」

  「慚愧?」

  「然也。」亭長面色激憤道。「我出任亭長數年,眼見著世道一日日敗壞,盜匪一日日增多,此地也越來越凋敝,卻束手無策,而典韋雖然是個罪犯,可是因為他的緣故,此地卻愈發繁盛……說起震懾盜匪,我一個吏員不如一個罪犯,難道不該慚愧嗎?」

  公孫珣一眼不發,轉身就走。

  PS: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加一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三章 盛意(上)

  「少君這是何故?」

  韓當驚愕萬分,趕緊鬆開韁繩去攔住自家主公,卻終究是礙於對方威勢漸長,不敢真的去拉拽,只好反身斥責地上那亭長。「我家少君剛剛被外放了千石縣令,此行是去赴任的,聽說典韋的勇名前來拜會,或許有徵辟的意思,哪裡是來捉他的?你這人真是可笑!」

  中年亭長聞得此言一時驚愕,但馬上還是低頭不語了起來。

  韓當見狀也是無言,更兼自家主公依舊默不作聲,居然直接翻身上馬而走,那他也只好帶著幾個侍從轉身追過去了。

  倒是婁圭一時恍然大悟,然後不由幽幽一嘆,方才牽著馬調轉身去了:「既如此,亭長須記得我家少君的恩德!」

  「敢問貴主姓名?」那亭長聞言愈顯慚愧。

  「遼西公孫珣!」婁圭一邊說著,一邊卻也翻身上馬追了出去。

  一時間,只留下那亭長孤身跪在典韋家門前。

  「少君何必跟這種人生氣?」韓當馬術驚人,追上去以後就在馬上詢問。

  「我哪裡是生氣?」公孫珣聞言不由嗤笑,卻是放緩了速度。「正如你所言,我何必與此人生氣呢?」

  韓當一時無言。

  「我之所以有些鬱悶,其實是覺得自己被日頭烤暈了腦袋,做出了這種無謂之舉。」公孫珣說到此處倒是認真嘆了口氣。「我一個即將往遼東赴任的遼西人,妄圖招攬一個有家有口,還甚得鄉里擁護的中原武士,這不是白費心機嗎?」

  韓當畢竟只是個武夫,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解。

  「少君這是有自知之明,兼長者仁心!」就在此時,婁圭卻是從後面拍馬趕到。「所以何必嘆氣呢?」

  這下子,反而輪到公孫珣一時無語了,仁心倒也罷了……可如何又成了長者?

  「子伯這是這麼說?」韓當也是一頭霧水。

  「義公你看,」婁圭當即在馬上笑道。「這中原之地,乃是四戰之地,一旦亂起,必然會兵禍連結,而典韋這個人,勇武卓絕,他在這裡一日,卻總是能保一鄉平安的……」

  「確實如此。」韓當不由感慨點頭。「只是盜匪連結,這亭長便心憂不已,不願意讓典韋離開,何況是戰亂呢?若真有戰亂,只怕這典韋是要被推舉出來做個軍頭,繼續維護鄉梓的。」

  「正是這個道理。」婁圭不禁正色言道。「那亭長擔憂少君抓了典韋後而讓此處失去庇佑,可咱們少君卻是明白,不說抓捕,便是徵辟走了典韋,不也是一回事嗎?都是讓此處鄉民失去依仗而已!所以咱們少君才會轉身便走……他非只是知難而退,更是一片仁心,不希望本地在失去典韋後遭到兵匪荼毒。」

  韓當和那幾名侍從各自恍然大悟,然後再去看自家主公的眼光也是又多了幾分尊重。

  公孫珣自然懶得解釋……其實,婁圭所言的仁心,也就是惻隱之心,自己還真是動了的,但也就是幾分而已,卻不能說是主因,真正的主因其實還是『無能為力』四個字。

  說白了,這年頭地域認同感太高,你就算是有了出身和名望,那也只能吸引一些有選擇權的士人,未必就能這些紮根地方的大小豪強動心……話說,經過上百年的分化和錘鍊,現如今豪強在大漢是什麼?是沒法子獲取正經仕途的地方勢力,而他們的大部分利益都來自於本地鄉土,這些人是沒有勇氣和實力脫離本土的。

  當然了,你不能說典韋有資格稱之為豪強,畢竟他這人的出身跟豪強差太多。

  但是很顯然,眼看著世道漸漸不安穩了起來,他這個武力卓絕的遊俠卻被動的受到了鄉人的擁護和團結,隔壁大戶給他送錢、請他報仇,當地吏員為他做遮護,鄉人們把他家當做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