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且不談袁周陽自己的身體狀況和之前遭遇流言的窘況,這第一責任人總是他楊賜沒得跑吧?!

  於是,一時洛中傳言,袁楊即將分野,而且要反目成仇。

  當然了,也有人隱隱傳出來,說是袁逢自己被抬回到家中以後,醒來後第一時間就在自己弟弟、兒子,還有一直跟進來的楊賜等人面前用左手在沙盤上寫字,說是『天子殺我,與公無干,袁楊和諧,方能久存』等言語……當然,這話難免就要小聲點說了。

  但不管如何,公孫珣這些天心裡都一直是有點慌慌的。因為怎麼想怎麼看,這袁逢癱瘓都和自己搞出來的那個『仲姓天子』的謠言有些關係吧?不然呢,天子今天因為謠言拍自己和內侍去質問了對方一番,第二天楊賜從北宮出來跟他說幾句話就癱了?!

  講實話,真要是追責,天子他們袁氏未必能懟的過,楊家也不一定真的反目,但自己這種沾邊挨掛的要是被查出來,那在袁氏的雷霆之怒下,怕是要被碾成渣渣吧?不說別的,袁本初真要是領個七八百人在銅駝街上把自己剁成肉醬,然後和一眾袁氏門生故吏分而食之,那必然是孝行彰顯天下……三萬人為之奔走求赦的戲碼吧?

  天可憐見,公孫珣想到這一茬愈發無奈,他當時那麼干,表面上全是衝著袁氏去的,但其實真正的殺招多半還是為了對付曹節,是為了迫使這個老宦官交出兵權……至於袁氏,也不過就是希望袁氏一時被這些東西所困擾,騰不出手來而已。

  但怎麼就人家曹節那把年紀交出大長秋的職務還能在家裡安坐,這袁逢反而撲通一聲就崩盤了呢?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王允的嘴比較嚴實,還是說另有他因,反正袁氏只顧求醫問藥,卻並沒有什麼多餘之舉。

  而且沒過多久,公孫珣也就來不及擔驚受怕了……話說,由於袁逢的政治生命一朝而喪,袁氏的政治把控力也是一朝癱瘓,朝堂上也因此失去了最後一道緩衝坡,所有人也都失去了最後一層顧忌,這使得政潮滾滾而來,局勢徹底崩壞!

  二月下旬,有人匿名寫信誣告蔡邕結黨,天子下詔讓尚書台去質問,蔡邕隨即通過尚書台辯解……但和蔡邕只能通過尚書台上書自辯不同,之前蔡伯喈點名攻擊的多是天子近臣,這些人一擁而上,直接就在天子面前用言語圍攻誣陷。再加上蔡邕的上書中言辭悲憤,頗有怨懟天子忠奸不辨的意味,所以直接激怒了當今天子!

  二月底,蔡邕和他的叔叔蔡質一起,直接下獄,論死!

  當然了,蔡伯喈名動天下,消息傳出後不用多說,總是有人趕緊上書求情的,就連公孫珣都開始活動開來,準備看在那萬卷藏書的份上救人。

  然而,根本不用公孫珣費力氣,天子身邊有一位叫呂強的中常侍,是朝中公認的難得品質極佳的宦官,此人堅持為蔡邕辯解,認為無論如何也不能因為一封匿名信就把一個朝中九卿和一個天下名士給殺了!

  天子回過神來,也懶得計較,就直接給改成了全家流放朔方邊郡。

  不過,蔡邕之事也只是朝中政爭失控,撕下麵皮肆無忌憚之後的第一波開胃小菜,接下來宋皇后之事才是最讓人震動的……

  話說,二月末的大朝會上,隨著朝廷正式決定從三月初一改元為光和,洛陽再一次遭受到了輕微的地震。然而,一月之內再次同時享受到了日食和地震,卻也只是換三公草草了事而已,而且哪怕這一次升上去做太尉的是中常侍張奉的弟弟張顥,朝中大臣居然也都沒有太多心思來考慮此時。

  因為就是在這一天,天子以王甫的調查結果為依據,正式下令廢后,並下旨將宋氏全族誅連棄市!

  群臣蜂擁而上,俱言太過草率,處置也過於嚴重,請求減罪。

  然而,和蔡邕一案的一笑了之不同,已經大權在握的天子直接起身回到北宮,將一群光著腳的公卿大臣棄在了朝堂之上!

  同日,天子以之前司隸校尉被免職後一直空缺為由,將天下公認的酷吏,尚書令陽球調任此職。

  滿朝上下,全都無言以對。

  再過一日,就是三月初一,大漢正式改元光和,進入了光和元年!

  而這一天,公孫珣由於早早就找劉陶請了假,所以用過飯後便帶上幾個侍從,騎著白馬,然後還拎著自己保存了大半個月,抽了芽後又快枯萎掉的那根柳枝,一路馬蹄輕踏,來到洛陽城外……非是郊遊,乃是為全家流放朔方的蔡邕蔡伯喈送行。

  要知道,蔡伯喈天下名士,他叔叔位列九卿,他們家在陳留更是世代高門大戶,所以哪怕是被全家流放,來送行的人也還是密密麻麻,弄的城外十里的亭舍大門口宛如一處集市一般……只不過,朝中最近局勢很不好,天子的表現實在是讓大家失望,然後又是送人家去流放,所以這集市上沒人敢笑,反而個個面帶愁容,甚至人人張口便忍不住落淚罷了!

  公孫珣身份低微,等到一群公卿、宿老、在京兩千石,還有他們陳留的老鄉、姻親家屬挨個上去問候告別完了,這才好拎著那根已經沒有葉子的乾枯柳枝上去和對方『折柳相別』。

  話說,這蔡伯喈之前已然是和很多親友哭的稀里嘩啦,此時好不容易漸漸止住了淚水,面色微和,但抬頭一看公孫珣,卻又忍不住面色漲紅,淚水漣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