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不管如何了,去了這麼多人,還是軍官、義從居多,那留下來的人裡面,自然會有很多人升職或者補缺。

  實際上,公孫珣確實在卸任前一一用印,並行文給了遠在西河坐鎮的董卓,也算是給了這群人一個交代。

  而既然如此,且不說受公孫珣這一兩年的恩養,也不提與那些走的人之間的同袍之情,更不是出塞那一次的同生共死之義,只說這份臨行前的恩德,留下來的人也都想有所表達……只不過,公孫珣怎麼看都不像是缺錢的主,而且他此去洛陽,明顯是按部就班的往上奔前途,跟著他去的人也儼然都算是私臣了,所以,誰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份心意。

  故此,酒宴之上咋一聽到此話,卻是有人不禁心中一動,想起了一個討巧的法子。

  沒錯!等到出行之日,軍中居然將營中所有白馬都換了出來,送與了公孫珣還有此行洛陽的隨扈人員。

  怎麼說呢?也不是什麼一根雜毛都沒有的那種所謂神駿,更沒有什麼貪污軍馬的戲碼,純粹是換出來而已,所謂一片心意罷了。

  既然如此,公孫珣當然也就直接笑納了。

  但是事情並未到此結束,雁門本就是邊郡,臨近河套、草原,本身不缺馬,所以聽到此事之後,公孫珣一路南行,雁門各地跟安利號有牽扯的大戶、豪右,都在遣人送行時順便帶著幾匹白馬過來,好與公孫珣隊伍中的其他毛色馬匹相置換!

  而到了最後,就連太守郭縕都派人在雁門的最南端陽平追了上來,然後湊趣般的將兩匹上好的白馬換了進來!

  那麼換言之,等到公孫珣一行人走出雁門之時,別的倒也罷了,但麾下隨員、義從所乘,卻都已經變成了一水的白馬!

  天底下,難道還有比這種玩意更吸睛的存在嗎?

  而且,這玩意是有錢就能搞來的嗎?沒看到那呂子衡每到一地,一定要牽著白馬與當地士人講一講公孫珣柳城奮死的忠勇,火燒彈汗的英武嗎?

  這是雁門全郡上下的一片心意。

  於是乎,公孫珣沿著雁門、太原、上黨、河內一路南下,白馬中郎之名也是沿途散播,搞得晉地人人側目,個個失語!甚至有不少豪族、良家子弟出身的遊俠試圖追隨。

  不過嘛,公孫珣對這些人大多是問清姓名,然後再贈與一些財務,將彼輩幾乎全都勸了回去!

  而來到十月份,也就是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十月初一的中午,算是邁入冬季的第一日時,公孫珣一行人終於從河內來到了著名的孟津渡,準備再過黃河,直趨洛陽。

  孟津渡位於洛陽城的正北方不遠處,向來是黃河上著名的渡口,有漢一朝,此地兩岸都是一等一的繁華之所,人口密集,商旅輻輳,而且達官貴人往來不休。

  而來到此處後,公孫珣一行人雖然依舊顯眼,但也不好隨意顯擺了。當然了,無論是渡口的吏員,還是其他準備前往洛陽的達官貴人,看到這邊持刀負弓,輕裘白馬的,也都沒有主動找麻煩的意思,索賄、奪馬的狗血之事更是扯淡……畢竟,這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命的問題!

  總之,如今情形,只是大家按照先來後到,各自僱傭船隻準備渡河而已。

  只不過,行人實在太多,帶著上百僕從的達官貴人也是隨處可見,再加上這幾日確實風大,船隻往來時需要格外小心,所以孟津雖然是有名的優良渡口,卻也是一時捉襟見肘。

  「孟津該如蒲津那裡一樣建一座浮橋的!」渡口前的一個高地上,婁圭騎在一匹白馬之上,卻束手攏袖、弓腰縮脖,毫無風範。「若是如此,哪用得如此辛苦,還要在此處干站著吹冷風?」

  「確實,」呂范看著黃河辛苦往來的渡船也是不由贊同道。「看此處河面也不是很寬廣,而且水勢平和,確實能建浮橋……只是,事關洛陽防衛,中樞必然不願罷了。」

  「這倒也是。」婁圭登時醒悟,然後又再度搖頭。「可終究是太慢!」

  「子伯等急了?」看到對方如此,之前在看河上風景的公孫珣也勒住馬韁回頭戲謔問道。「莫非是準備一回南陽,便領著一堆亡命之徒去燒了我的義舍?」

  「哪裡還有什麼亡命之徒啊?」婁圭不由喊冤道。「若是從被盧公識破那時算起,少君想想我都多少時日未曾歸家了,怎麼還會有人替我養著那些人?雖然之前在遼西有信回去,但天曉得族裡人會怎麼處置我的家產、宅院……不瞞少君,等這次回去,我還指望借你的勢力去把家產奪回來呢!」

  騎在白馬上的眾人都不禁莞爾。

  「不過子伯父母是何狀況?」笑完之後,一旁的韓當不由好奇問道。「也未曾聽你說過此事。」

  「父母全都喪於疫中。」婁圭背風微微眯眼道。「若是有他們約束,我哪裡會作出那種幼稚事情?」

  「倒是與我還有子衡全都同病相憐。」韓當不由嘆氣。

  呂范也是不由感慨。

  聽到此話,公孫珣環顧一圈,又瞅到另一邊正好奇觀望人家女眷上船的魏越,也是微微搖頭。

  話說,他心裡其實非常清楚,自己麾下骨幹人才,貌似除了一個程普外,俱是所謂孤兒,便是自己也是自幼失怙。而這可不是什麼巧合,乃是說,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便是寒門子弟,若是家中還有所牽掛與約束,恐怕都不會跟著自己四處浪蕩,盡做些沒譜事情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