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以為可行。」呂范低頭思索片刻後當即回復道。「我雖然不懂兵法,但也知道當年王翦伐楚的故事,這種名將看到軍中士卒投石做戲,便認為士氣充沛,想來是有一番道理的。而且用這種方法施加賞賜也足夠公平,眾人都能看在眼裡,是不會有人不服的。」

  公孫珣當即再度頷首:「正是如此,此事還請子衡多加操辦,待會我將我母親所書的蹴鞠、射箭、賽馬的規則與場地規劃都給你……」

  「這種事情,令堂也都懂嗎?」呂范難得驚訝了起來。

  公孫珣喟然道:「不瞞你說,我母親總是感嘆,說她若是個男兒身,那我家的安利號早就能從遼西一路鋪到日南了。但我卻曉得,若我母親真是個男兒身,只怕這天下早就被她一路從遼西亂到日南了……不過也幸虧不是,否則便沒我了!」

  呂范為之愕然。

  「我且去同士卒一起用飯。」公孫珣交代完事情,直接擺手離去。「子衡近日就辛苦一下這些事情。」

  呂范微微頷首,轉過身來方才想到自己好像忘了與對方說一事,但此時滿腦子都是自家主公那位母親的各種奇思妙想的來信與匪夷所思的傳言,一時間卻是怎麼都想不起剛才要說些什麼來了,只好就此按下不管。

  另一邊,公孫珣去和士卒一起用過早飯,然後復又親自去分發本月軍餉……當然,這個就不用公孫大娘來信專門提醒了,早不知道多少年,他就被自家老娘耳濡目染,把這些惠而不費的手段學了個乾淨。

  甚至可以說,什麼士卒不食則不食,什麼士卒不寢則不寢,還有對於表現出色和顯出辛苦的軍士動輒解衣衣之、推食食之……這些手段,在他驅走那張歧、整備好軍中編制,心意平復後,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

  不然呢,這樣做能少自己身上一塊肉?反而是公孫珣隱約對那些保持清高姿態的名士感到有些不解……明明對自己沒有壞處的事情,為什麼這些人就不能放下身段去做呢?

  搞得自己像個另類一樣!

  「少君!」就在公孫珣發放完一屯士卒的軍餉,準備稍作休息之時,賈超卻突然喘著粗氣捧著一封書信送到。「洛中范公子的書信,錦囊裝的,紅線封口,剛剛送到。」

  公孫珣微微頷首,卻是有些好奇的趕緊接過信來,因為按照約定,只有重大事件才會用到錦囊,只有緊急事件才會用到紅線……然而,就在上個月,公孫范卻已經送來了一封如此制式的書信,當時信上告知自己,朝廷剛剛指認了太原郡名門郭氏的嫡傳,前光祿大夫郭遵之孫、前大司農郭全之子,陽曲郭蘊為雁門太守。自己也因為得到這個消息主動收斂一二,一直窩在平城沒敢造次。

  而既如此的話,如今還能有什麼大事、急事會從洛陽那邊送來的呢?

  不過,甫一打開放在縫錦囊中的信紙,看不過數行,之前還有些疑慮的公孫珣就當即面色大變!

  「時太祖行平城別部司馬,依制,為五百主。(呂)范行營中庶務,以并州豪傑多附,營中充盈,故多有裁撤。然,彼輩既撤,皆不願去,乃哀求言:『原自備弓馬,不為職餉,但求留侍營中。』范大惑:『何至此乎?』對曰:『天下失措,人心不定,司馬在軍,多行仁義,吾等以德附焉!』范感其言,乃諫太祖建制義從,並舉韓當將之。」——《舊燕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

  PS:感謝key鍵的飄紅打賞……依然是老書友。

  還有新書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二章 表文

  洛陽出大事了。

  事情的起始點其實是在公孫珣接受任命離開洛陽的第二月,那是一個閏月,伴隨著朝廷下令益州郡剿匪的命令到達彩雲之南的時候,同在彩雲之南的永昌郡太守曹鸞的一封上書也來到了洛陽朝中。

  上書的內容格外簡單,就是直接了當的說黨人都是大好人,而現在天下這麼亂全都因為天子你把好人都禁錮的緣故,所以正式上書請求開放黨錮!

  這種事情怎麼說呢?

  雖然有些驚悚,但也不是不能想像。

  從曹鸞的角度來說,他在永昌郡,也就是益州郡的邊上,同處於大漢朝的最西南角,窮鄉僻壤的,然後看到隔壁益州郡太守動輒被蠻族綁架那架勢,估計寧可罷官回家也不想在那地方繼續呆著了。

  說不定,還有人許諾了點什麼呢。

  而從黨人這邊來說,眼看著天子成年,開始有了一些主見以及『明君之相』……比如修建石經,尊師重道了,也難免產生了一些幻想。或者說就算是沒有『明君之相』,那也該試探一二吧?

  因此,曹鸞的上書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甚至公孫珣早就知道這件事情,卻不以為意。

  但是,天子的反應就沒讓人這麼淡定了。

  一開始只是要檻車入洛,這當然可以理解,本來黨錮就是個極度敏感而且也是朝中核心矛盾所在的問題,主導朝政的宦官不讓他鑽進檻車就怪了。至於來洛陽,不來洛陽的話怎麼能在政治中心引發討論呢?不引發大討論怎麼能看清楚天子的真正態度繼而作出下一步行動呢?

  然而,從閏月到九月,從彩雲之南到洛陽,剛從檻車裡出來的曹鸞面對的卻赫然是年輕天子的雷霆之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