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布思索片刻,卻是一舉手將這碗雞湯給喝了個乾淨:「多謝文琪指教了,我今日才曉得這裡面的一些門道……不就是撫琴嗎?習武之餘沉下心來學一學便是!」

  公孫珣連連拊掌,然後卻是豁然起身告辭:「今日與奉先一見如故,本想和你抵足而眠的,但是卻有緊急公務,需要趕回雁門去……這樣好了,你我三年為約,若是你還不能出仕,便來雁門平城找我,我自然保舉你一番前程!好了,日後再相見吧!告辭!」

  「文琪珍重!」呂布也是拱手相送。

  雨勢漸緩,晉陽城外的官道上,公孫珣和韓當身著蓑衣,並馬而走。

  「少君剛才莫不是在用家中逗貓的手段逗這隻老虎?」眼看著脫出城外,韓當實在是沒能忍住。「又是捋、又是逗、又是繞……最後還扔了一塊只有腥氣的魚骨頭出來!」

  「義公真是見識見長。」

  「我跟少君這麼長時間,能不長見識嗎?」

  「不過,我也沒想到效果如此出色。」公孫珣忍不住笑道。「這廝終究是初出茅廬,什麼都不懂。」

  「呃……」

  「何事?」

  「其實,若是這隻老虎能用逗貓的手段給哄住……少君為何不就勢養起來呢?」

  公孫珣聞言不由喟然嘆氣:「我這人膽小,只敢養貓,不敢養虎。」

  韓當會意點頭。

  而就在此時,身後細細的雨幕中忽然傳來一聲喊:「司馬!公孫司馬!且等一等!如此雨勢怕是有山洪,你是遼西人,怕不懂這些,容我和魏越送你一送!」

  「正是,正是,司馬等一等!」又一人的聲音由遠及近。

  「聽聲音是成廉和魏越?」公孫珣駐馬失笑道。

  「是他們。」韓當見對方失笑,也不禁跟著笑了起來。「少君,看你這意思,虎你不敢養,可如此兩條狼犬,卻是敢收留的?」

  公孫珣仰頭大笑,卻也懶得跟韓當解釋。

  其實,成廉、魏越倒也罷了,這太原之行,一日之內,先是董卓,再是呂布……雖不敢妄言這二人如何如何!可無論怎麼講,單從這二人的態度而言,他公孫文琪似乎也不是很差勁嘛!

  初,太祖在并州,上至刺史、兩千石,下至白身、黔首,莫不赤誠以待,推心置腹。凡數月,乃至於上下一體,豪傑相投。」——《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第三十章 拿下

  雁門垺縣,雨後泥濘的道路上,四騎頗有些狼狽的穿過了古趙長城的關卡,然後駐馬在了官道的路口上。

  「少君。」韓當終於鬆了一口氣。「再往後的路就好走了。」

  「確實。」成廉趕緊附和。

  「不過這并州東面幾個大郡真有意思,平地都是一塊一塊的。」魏越倒是關注點頗為不同,

  渾身都是泥水的公孫珣撇嘴笑道:「何止是這幾個郡?其實從地理上來說河東那邊也是一體的,然後加在一塊就是所謂古晉地了。這塊地方,內有平原養民,外有山河之險拒敵,可以讓晉國從容積攢力量,然後居高臨下四處出擊,最後得以稱霸天下……算了,此時不是講古的時候,咱們還要趕路。」

  韓當與那成廉、魏越聞言幾乎是同時勒馬,小心的往右側路上趕過去,這是通往陰館、平城的那條路。

  「不用回平城那麼遠的地方。」公孫珣這邊也是一勒馬,卻往左側的這條路上去了。「去馬邑就行,去馬邑借一些人手,然後再直接去陰館!」

  成廉與魏越不明所以,韓當雖然曉得是怎麼一回事,卻也有些緊張:「少君,馬邑的張氏未必信得過……」

  「就是因為信不過,才要用他家人的。」公孫珣說這話時卻已經不吝馬力的上了路。「這是逼他發力!到時候我在外他在內,而那張歧又不過是個廢物,只要出其不意,便可手到擒來……而到時候,咱們就可以趁機做不少事情了。」

  話到最後,聲音竟然已經有些遠了。

  韓當嘆了口氣,自然是帶著摸不著頭腦的成廉、魏越二人轉向了通往馬邑的道路。

  馬邑(後世朔縣)是古城,因為當年蒙恬來北疆軍屯時在此地養馬而得名,而使他名揚天下的則是漢武年間的那次馬邑之謀。

  當地經商的豪強聶壹向大行令王恢獻策,他去找匈奴單于做間,誘匈奴主力來馬邑,而漢軍則可以利用這附近的出色地形和古長城等設施埋伏下來,打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型殲滅戰。

  實際上,那一仗漢軍出動了三十萬人,而匈奴單于率領了十萬人前來……但是,終究是被對方發現了端倪,並在一個邊防據點抓獲了雁門的尉吏,從後者口中得知了一切,使得這一謀劃化為烏有。

  這一仗的後續影響太大,就不一一講述,但是那聶壹的族人只是改個姓,就還能繼續在此地三百年不倒,儼然從側面說明了這一族人在這個地方的深厚根基。

  實際上,公孫珣馬邑之行的順利似乎也說明了這一點,僅憑身上的印綬和那雁門兵曹椽張澤的名字,他就輕易從這族人中帶走了二三十個騎馬的青壯,其中甚至還包括了一個叫張泛的年輕人……然後僅僅是休息一晚,這一行人就氣勢洶洶,一路疾馳直奔雁門郡治陰館而來了。

  話說,作為一名千石軍司馬,而且還就在平城駐軍,帶著幾十騎穿城自然不在話下,可要想入府就有些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