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們死了又能如何呢?」公孫范壓低聲音問道。

  「她們死了,出於人之常情,趙太守很可能會遷怒於我們公孫氏。」公孫珣無奈答道。「別忘了在,這位府君是趙常侍的族弟,老夫人是趙常侍的嬸娘,一旦遷怒,我們公孫氏怕是要有滅頂之災……」

  「而如果在萬軍陣前,在必死局面之下,當他的面救人,便是他家人全都亡於流矢,那也跟我們無關,那也要感激我們,感激我們公孫氏……兄長是這個意思嗎?」公孫范似乎忽然有所醒悟。

  公孫珣困意已經涌了上來,實在是懶得再張口答覆。

  「兄長!」公孫范忽然帶起了很大的動靜,似乎是坐了起來。

  「又如何?」公孫珣無奈質問道。

  「你我兄弟其實一直很少親近。」公孫范的語氣聽起來有些激動。

  「然後呢?」躺在那裡,聞著腦後羊膻味的公孫珣愈發不耐。

  「但今日,請務必讓我這個當弟弟的為你盡一份力!」聽聲音,公孫范幾乎是在咬著牙說話。「明日兄長與程普、婁圭去救人,然後直接逃走,我與韓當留在敵陣中替你阻敵!」

  「這又是為何?」公孫珣無可奈何的打起精神問道。

  「我是公孫氏的嫡脈長孫,若說莫戶袧只認兄長我是信的,可這莫戶部既然是遼西本地的部落,沒理由只認兄長卻不認我……」

  「我不是問這個,我是問你為何突然要如此做?」

  「兄長,我是公孫氏嫡脈長孫……」

  「我知道!」

  「祖父自幼教我,無外乎是要讓家族興盛之類之類的。」公孫范的語氣愈發急促。「然而今日我才知道,若要公孫氏大興,可以沒有公孫范,卻不可以沒有公孫珣!」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周圍的鼾聲似乎一起停頓了一下。

  「就這麼說定了,明日我來替你阻敵,兄長務必保住有用之身!」公孫范語氣激動的撂下此話,然後又是一陣窸窣,儼然是再度躺了下去。

  鼾聲再度響起,公孫珣良久方才回覆:「我曉得了……」

  「公孫范,字文典,太祖從弟也,公孫氏嫡脈長孫,曾祖、祖、父皆兩千石。遼西郡守母為鮮卑所執,范與程普、韓當、婁圭從太祖披髮裸足潛入敵營,說的莫戶部反正。太祖深夜定計,言翌日發兵,范與普、圭等執太守母疾歸漢軍陣,太祖自為質留於敵陣,與莫戶部阻隔敵軍。范不受,以莫戶部鮮卑種不足取信,且以數百胡兵臨萬軍陣間,固危矣,願以身替之。太祖辭讓,范跪地曰:『天下崩壞,可無范,不可無兄。』普等皆以為然,太祖遂從之。」——《舊燕書》.卷三.諸公孫列傳

  PS:人生越來越艱難了……就跟這更新一樣。

  還有新書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第十章 臨陣(中)

  翌日清早,天色剛蒙蒙亮的時候,眾人就能隱約看到兩大片炊煙在相隔十幾里的地方各自升騰,然後在空中輕易攪合在了一起——沒辦法,十幾里的距離對於空中的青煙來說實在是毫無意義。

  實際上,這個距離對於幾乎全數都是騎兵的雙方軍勢來說,似乎也沒什麼意義。

  而由此看來,即便是逃跑,這柯最坦恐怕也是被迫的,趙太守那邊絕對是被驟變給弄紅了眼,這才會像是一頭被激怒的老虎一樣直接撲了出來。

  想想也是,這事攤誰誰能甘心?活要見人,死也要見屍啊?!

  由於昨天的突發狀況,公孫珣這一次沒有再冒險跟著莫戶袧進入中軍帳,而是跟營中的大部分人一樣,在早飯後就開始再度檢查弓弦、擦拭刀劍、修檢長矛……而一直到這個時候,公孫珣才真切感受到了鮮卑與大漢之間的差異。

  放眼望去,也就是少許富有的部落才配備刀劍這種用鐵量極多的的兵器,大部分鮮卑人的標配應該是弓箭與長矛,前者只需要箭頭是鐵製,後者也是類似,一個鐵製矛頭就足以造成殺傷力。

  至於說漢軍中幾乎普及到每個士卒身上的鐵甲……公孫珣似乎只有昨天在柯最坦的大帳中見到了一些,但現在想來,應該是那些頭人,還有柯最坦這個中部大人最信任的親衛才能享有的待遇。

  所以說,怪不得會有一漢當五胡的說法,也怪不得漢軍區區兩百人就有一個秩六百石的曲軍侯,兩百漢軍值這個價。

  不過,當公孫珣將目光對準這大營中幾乎到處都是的馬匹時,卻還是迅速冷靜了下來。不管如何,這鮮卑人是有自己一套可取之處的,不然何以成為萬里大國?又何以成為大漢最主要的邊患?

  自己跟鮮卑人接觸了那麼久,難道不曉得嗎?一個健壯牧民,帶上弓箭、長矛,還有一匹馬,就足夠對任何人造成生命威脅了。

  而自己也在其中!

  「兄長!」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公孫范已經牽來了兩匹馬。

  原來,此時莫戶袧已經參加軍議回來,整個鮮卑大營也都開始沸騰起來……各部儼然已經開始在各自頭人的帶領下出營列陣。

  「莫戶袧說他爭取到了前陣的位置。」公孫范低聲解釋道。「我們要先出營。」

  「最好不過。」公孫珣有些心不在焉的上了其中一匹馬,但旋即又翻身下來。「阿范,咱們換下馬……」

  公孫范茫然不解,但還是把胯下的白馬讓了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