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戲殺是什麼意思?」公孫珣陡然驚出一身冷汗。

  「就是讓那太守的女兒光著腳逃命,他和賓客在後面拿著弓箭,就像是打獵一般給戲殺了……殺完之後,直接埋了,如沒事人一樣繼續做他的下邳令。」

  公孫珣目瞪口呆。

  「這是遠的,還有近的,就說那元傑公的事情……」

  「不是說不講元傑公的事情嗎?」公孫珣趕緊乾笑道。「況且,元傑公的事情裡面牽扯到了黨錮的問題,邊郡中人對黨錮之事不是很在意的……」

  「邊郡中人是這麼想的嗎?」這崔縣君不以為然的反問了一句。

  當然不是,公孫珣心中暗道,只是我老娘對這個事情頗有一番高屋建瓴的見解,然後我本人又覺得自己老娘說的有道理而已。

  所謂黨錮之禍,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士人抨擊宦官亂政,並且相互吹捧,然後被宦官揪住後者不放,說他們『結黨』。最後皇帝親自下場把『結黨』的士人殺的殺,抓的抓,罷免的罷免,最後更是直接不許這些『黨人』和他們的親屬、門生、後代做官。

  而公孫大娘對於黨錮之禍的看法其實很簡單,這裡面鬥爭的雙方其實都不是什麼好鳥,一邊是皇權借宦官這把刀想要獲得屬於自己的用人途徑,一方面是士人們想要繼續壟斷官吏的推薦權,最後雙方撕破臉,皇帝直接玩了個株連三族的『不許你全家做官』而已。

  甚至按照公孫大娘自以為是的解讀,從長久的角度來說,士人這種自以為是的壟斷並不能支撐起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反倒是皇帝那種獨夫民賊的感覺有助於維繫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的運行。

  當然了,公孫大娘說這話的時候估計也沒見識過那些她口中『皇權的延伸』,也就是宦官到底有多麼的驕橫和不法!

  「邊郡中人沒有受到黨錮之禍的牽連我是信得。」崔縣君搖頭道。「當年度遼將軍皇甫規因為自己沒有被列為黨人而羞恥,所以自請入獄,結果先帝根本就沒理他。可見,朝廷心裡很清楚你們邊郡的作用,絕對不想讓邊郡受這些事情的影響。再加上邊郡苦寒,人口也太少,宦官的勢力根本夠不著那邊,也沒在你們那裡做過惡,你們這才有點幻想……但是賢侄,這不是在內地嗎?而且咱們說的是我,不是你!」

  公孫珣乾笑了一聲。

  「總之,你不想聽我也不多說了。」這崔縣君搖頭道。「但是你得明白我的難處……一來,宦官勢大,動輒破家滅門如常事,而且這些宦官子弟根本毫無學問道德可言,事情鬧大了,鬼知道這趙忠趙常侍的哪個族侄會不會覺得我在羞辱他,無端恨上我怎麼辦?二來,作為士人,若事情真的鬧大,又牽扯到宦官家人爪牙作惡,又有兄弟爭死這種義事,我要是不幫忙,恐怕也要被士林鄙視!所以說,暗室之中,我能不能懇請賢侄就此放過我?我今年才三十有餘,將來若有機會一定有厚報的!」

  公孫珣有心開口反駁,但那個『戲殺』兩千石之女的故事就在眼前,再加上這縣君說的倒也誠懇,他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了:「其實,縣君也不必如此……我倒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哦?」

  「縣君把這在看押中的兄長給放了,讓他繼續回去做他的賈平,過他的日子。而那個殺人的弟弟,我自帶他遠走高飛……然後縣君你去獄中找一個身材相仿的罪大惡極的兇徒,堵上嘴、散開頭髮、弄的髒兮兮的,等郡守的公文一下,立即砍了便是,就說他是賈超……難道那趙常侍的家人和馬老公還會專門去驗屍嗎?」

  「這倒……這倒也是啊!」崔縣君恍然大悟。「不過賢侄你一個未加冠的小子,怎麼就這麼大膽呢?」

  「邊郡中人,最擅長的就是殺人放火。」公孫珣再度乾笑一聲。「讓縣君見笑了。」

  「擅長殺人放火的人還要去洛陽讀書……公孫珣是吧,將來你一定能成大器!」崔縣君拍案誇讚,又或者是嘲諷道。

  「既如此,我就不打擾縣君了。」公孫珣站起身來,他也知道自己此行很討人厭。「麻煩您支開人,我把人領走,就再也不在縣君面前礙眼……」

  「也好。」這崔縣君點點頭。「如此一來大家都能方便……不過賢侄,臨走前我有一言贈你。」

  公孫珣已經走到門口要拉開門了,卻又停下了腳步。

  「賢侄。」這崔縣君捏著鬍子說道。「不要以為你是邊郡中人,就能隔岸觀火。當今天下,宦官與士人勢不兩立,你既然來到內地,還要去洛陽,那就得挑個邊站!我問你,你們這些邊郡人,只要挑邊去站,不去站到士人那邊,難道還能站到宦官那邊嗎?當年皇甫將軍自請為『黨人』,真的是無事生非嗎?!你是個聰明人,要好生思量……」

  公孫珣悚然而驚,他愕然站在門口不知道過了多久,轉身朝著這位崔縣君認真一拜,這才回頭推門出去。

  「太祖過冀州,有鉅鹿南和令崔敏者,為清河名士,見太祖,大驚之。曰:『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將來必成大器。願以妻子為托!』」——《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感謝毛不壞的飄紅,還有新書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第二十一章 借刀

  話說,公孫珣先跟賈超說了事情始末,又救了賈平出來,這兄弟二人自然是抱頭痛哭一場。而一番交流後雖然不舍,但也曉得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了,於是二人再度向公孫珣磕了頭,一個回家去安撫糟糠之妻,另一個剛回家中一日,就再度跟著公孫珣背井離鄉了……也實在是讓人唏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