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珣也是搖了搖頭,這都是母子倆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還有一個呢,就是咱們說的這個出身問題。」公孫大娘說到這裡也忍不住幽幽的嘆了口氣。「想當年,幸虧我一出來遇到的就是你爹,他死了都還能給我留個公孫大娘的名號。你說,我要是遇到一個寒門,那豈不是十八層地獄的難度?這要遇到一個底層的平頭老百姓,那除了像那些管子城的難民等死以外,難道還能有別的出路?而且,幸虧不是在韓國旅行的時候穿的,真要是那樣,估計要被當成三韓的女奴給賣到什麼地方了吧……」

  最後一句話,公孫珣純當沒聽到。

  「總之啊,這年頭,不要說韓當那種底層的平民,就算是有錢有勢卻沒有人脈關係和知識傳承的豪強,也就是所謂『寒門』,都只能當個土財主豪強,看不到一丁點往上一步的希望……」

  「既然世道如此,那母親為什麼還從小教我,對人要一視同仁,要以才能為準,不要注重出身呢?」

  「因為一視同仁才是對的,」公孫大娘抬手打斷了侍女的按摩,坐起身來正色答道。「而這種門第歧視是錯的!你想想,如果不是上層鎖死了下層往上走的通道,如果不是那些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如果不是這些掌權的不懂得一視同仁,這大漢朝豈不是要千秋萬代了?四百年的大漢朝,這麼大的疆域,這麼多的人口,卻是如今這個光景,不就是因為這樣的錯事太多嗎?」

  公孫珣微微一怔,扭頭盯著自己的母親竟然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小子,想什麼呢?」公孫大娘雖然沒戴眼鏡,但也感覺到了自己兒子的異常。

  「我在想……這一次,我是真的信了母親當年說的那些話了。」公孫珣一邊起身一邊道。「掌權的人都像侯太守這樣,就算是再有能力,這天下也會亂的。」

  「你這話,倒也點到了內層邏輯上。」公孫大娘微微點了頭。「我直白的告訴你,這麼大一個王朝說倒就倒,肯定是內部矛盾激化到一定份上了。邊郡這裡還不是很明顯,畢竟這裡民族矛盾壓制了階級矛盾,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你要是有機會看看內地的郡國,那才叫一個……」

  「所以講,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公孫珣忽然翻身從那個奇怪躺椅上坐了起來,儼然是根本沒有認真聽自己老娘的教誨。「坐在侯太守那種位置上的人就應該是我這樣的人才對!」

  「公孫珣,我得提醒你啊!這亂世裡頭,志氣高倒也無妨,但得量力而行,先死的可都是出頭鳥……你要出去?」

  「哎。」已經在侍女的協助下開始穿戴的公孫珣低聲應了一下。

  「大過年的,又下這麼大的雪,你現在出門……去哪兒?找公孫瓚那小子一起喝酒嗎?」

  「沒那個心思。」公孫珣搖頭答道。「這麼大的雪,對有些人來說是雅興,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可就是滅頂之災了……這不是母親大人你教我的嗎?那些跟我出戰卻死在了盧龍塞外的賓客、騎卒家裡,應該再給他們送些乾柴木炭之類的。臨走前親自去一趟,也算是一番心意了。」

  「那就去吧。」公孫大娘忍不住戴上眼鏡輕瞥了自己兒子一眼。「這幾年在郡府里摸爬滾打,倒是真的長進了不少了……就是木炭這玩意太麻煩,也沒找到合適的煤礦,不然我能讓全城的人都凍不死。」

  公孫珣推門而出,冒雪而去。

  「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太祖族兄也。為郡門下書佐。有姿儀,大音聲,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遣詣涿郡盧植讀經。後復為郡吏。」——《舊燕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五

  第十三章 有故人久候

  大雪剛剛停下,道路並未化開,但為了不失期、失信,公孫瓚兄弟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還是要即刻啟程為好,最起碼要先趕到涿郡范陽盧家那裡。

  畢竟,到了那裡以後,人家再怎麼安排去洛陽的事情,就都不是自家的責任了。

  不過這年頭出行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更別說從遼西一路去洛陽了。

  別的不說,這年頭路上可不太平,老虎、狗熊、狼群,你以為會沒有嗎?盜匪、流賊、見財起意的當地土財主豪強,那也是免不了的吧?而三兄弟雖然都是弓馬嫻熟,用公孫大娘的話說估計都已經武力值七十以上了……可也不能讓他們三兄弟親自一路擼過去啊?

  那麼有出門經驗、有些勇力的家僕、賓客、侍衛自然就少不了了。

  但這還不沒完,一群大男人,一路上雖然說有亭驛可以歇腳住宿,但誰給洗衣服?誰給做飯?

  所以,還得有侍女、丫鬟、廚娘。

  而且,真要是仔細往下想,這年頭疫病這麼厲害,忽然哪裡就來了一場席捲了好幾個州的大疫,真放心用亭驛中誰都能用的那些鍋碗瓢勺?

  於是,除了大量的財物、換洗衣物、書籍、兵器、乾糧、禮物之外,竟然還少不了鍋碗瓢勺!

  當然,真要是窮人家出門,一個人,穿著草鞋、帶著乾糧、背著一件換洗衣服和取暖的袍子或者被褥,幾千里地人家照樣能一路走過去。關鍵是,咱們公孫大娘這不是有錢嗎?這不是事到臨頭又心疼起了這個獨子了嗎?

  而且,人家公孫瓚那邊也是新婚燕爾,如膠似漆的,再加上太守陪嫁又那麼豐厚,侯夫人自然也是一萬個不舍和一萬個張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