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李儒僥倖逃回了西涼,卻被馬騰抓住,砍了腦袋送於程長風做了賀禮。

  至於董卓,連問話都不曾出口,就被呂布來了個一戟分屍。

  一代梟雄,野心勃勃,卻落得個暴屍荒野的下場,而屍體一落地,除了頭顱被太史慈手快,一刀割下,屍身直接就被亂軍踐踏成了肉泥。

  當然,聯軍方面也不是沒有損失,損失甚至可以說很大。

  首先就是荊州刺史丁原的陣亡。 丁原被涼州軍地大將華雄殺於陣前,而荊州二十萬大軍竟然也折了將近八萬。

  可見如果不是飛虎軍趕到,荊州軍在涼州軍騎兵的衝擊下必敗無疑。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了,南方的部隊在平原地帶遭遇到北方騎兵的時候,其抵抗能力之差,不可想像。

  而從後陣掩殺的孫堅部也損失不小,本來他們出現的最晚,損失也該最小才是。 但結果卻是以他們的折損率最高!

  其實,孫堅這也怨不得別人。 要怨就只能怨他們出現地不是時候。

  本來,按照計劃,孫堅應該在程長風的飛虎軍衝出來五分鐘後,就開始從後面掩殺上來,但孫堅路上因為種種原因,多花費了一些時間。

  結果,等到他帶兵出現地那個時候。 正是涼州軍準備保護董卓後撤的時間,在後有猛烈追擊的情況下,這些被追趕的涼州軍士兵怎麼能不拼命呢?

  而孫堅所帶的的人馬本來就少,也沒有想到掩殺中竟然還需要列陣防守,加上八萬人中竟然只有不到三千騎兵,機動力不足。

  因此在涼州軍敗軍的衝擊下,猝不及防,陣角大亂。

  若不是孫堅治軍一向嚴謹。 加上他本人英勇無匹,再加上新收地那“錦帆賊”甘寧也是一絕世猛將,說不定就真讓涼州軍給衝過去了。

  即使如此,為了攔截住涼州軍,孫堅的八萬人馬竟然折損了將近一半,三千騎兵更是所剩無幾。 而且其手下大將祖茂當場戰死在亂軍之中。

  所以,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利者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程長風。

  的確,相比之下,損失最小的竟然是承擔了涼州軍主要攻擊力的飛虎軍,八萬騎兵,死傷不過千餘人,在趙雲等人的帶領下幾乎是佛擋殺佛,神阻殺神,而飛虎軍中那幾員大將。

  更是人人威名震動華夏。

  至於荊州軍。 已經是名存實亡,在呂布的帶領下。 竟然在戰鬥剛結束,就宣布全部加入了飛虎軍。

  程長風當場任命呂布為飛虎軍第七個軍團,修羅軍團地軍團長,張遼為副軍團長。

  而呂布“殺神”之名更盛他人!

  此一戰後,東漢境內最大割據勢力之一的涼州軍徹底灰飛湮滅。 而飛虎軍卻成為了整個東漢王朝,真正的強者!

  /////////////

  東漢中平六年夏六月,在程、孫、丁三方聯軍加上西園軍與董卓的涼州軍在洛陽城西幾十里外鏖戰的時候,在洛陽城內,一場殺戮也正在展開。

  相比於城外那場戰爭的真實激烈,城內地這場殺戮則更為隱秘,甚至只有幾個人提前發覺了一絲不對之處。

  洛陽城外一開戰,這場戰鬥的聲勢就被人傳播到了洛陽城裡。 很快,皇宮內的太監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本來,在十常侍之首,大太監張讓被殺後,漢靈帝應該一鼓作氣,把十常侍的其他幾個人一起擒殺,但這個時候靈帝偏偏又犯了對奸人心軟的毛病,不但放過了趙忠等人,還安慰他們說“此事只與張讓有關,各位不必心驚,朕日後還要依靠你們等等”之類的廢話。

  但張讓死後,這些太監無不心驚,生怕這樣的厄運哪一天就會降臨在自己的頭上,怎麼可能是漢靈帝幾句安慰就能定心的?

  因此,連日來,他們經常聚集在一起,商討應對之策,而程長風、劉備等人忙於在城外對付董卓的計劃,呆在城裡地大將軍何進更是沒把這些太監放在眼裡,到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本來嘛,現在這些太監要兵權沒兵權,要人緣沒人緣,而且漢靈帝雖然嘴上說不追究他們地責任了,但明顯已經疏遠了他們,這種情況下,即使他們想要圖謀不軌,也是有心無力。

  所以,何進現在很放心。

  但,也正是以上這些原因讓這些太監悶覺得自己已經是危在旦夕,他們決心要拼個魚死網破。

  而這一日,洛陽城外的號炮連天,不斷傳來地喊殺聲,已經震動了京師。

  這些太監們也已經從各自地親信那裡得到了消息,因此都急急忙忙的聚集到了另一個太監首領,趙忠那裡,一起商量應對之策。

  “趙公公,您說城外那陣撕殺是怎麼回事?”一個了老太監問趙忠。

  “還能是怎麼回事,咱家都聽親隨說了,看城外軍隊的旗號是衛國侯程雲、荊州刺史丁原、長沙太守孫堅。 還有那個劉備的西園軍等人在和涼州刺史董卓撕殺。

  ”一個太監急道。

  “哼,這麼大的是。 聖上竟然也不告訴我們,怕是等一會他們殺敗董卓,再回來,就是殺我們了!”另一個太監忍不住怒道。

  “是啊,咱家服侍皇上這麼多年,沒功勞也該有個苦勞吧,憑什麼何進一把程雲那些小白臉請來了。 就要拿咱們開刀!”一個太監氣憤的叫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