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本來就躊躇滿志的天子,一見這個奏摺將高廟失火的事情歸咎到為君不正身上,原本就不怎麼好的心情驟然變壞。此人雖然才華橫溢,畢竟年紀大了,心裡想的還是想把儒家推上高點。
可是對陛下而言,他尊儒家,可不代表能讓他們騎到自己頭上來。更何況,朝中本就是外儒內法,陛下如今對於這些天人感應之事也是嗤之以鼻。可見,此人是做學問久了,性格還是迂腐了。
等到將這篇奏摺拿到朝中,不知道此事的此人弟子也抨擊此文。劉弗冷笑一聲,便將寫下奏摺的官員抓了起來,下了斬的旨意。因為此事,好久未曾跟蘇雲蓉聊起前朝事情的陛下,也忍不住跟蘇雲蓉說起此事,搖頭嗤笑了半天。
蘇雲蓉卻聽的面色有些凝重,道:“其實,我覺得那個富姓官員也其心可誅。你也說,就算那個人迂腐,寫下這種文章,可是你還是愛惜他的才華。此人既然這麼受你重視,那富姓官員做客府上,偷走將主人未上的奏摺,引得你勃然大怒。若非你愛惜其才,說不定就直接斬了此人……”
劉弗的面色也微沉,一時沉吟起來。
“你之前也曾跟我說,這富姓官員頗有才幹,然而四十年未曾有人看重,父母妻子都不願見他。因此,驟然被你看重,此人萬分感激……這人說到底,才幹雖有,可是品性如此,恐怕以後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劉弗點頭道:“我本也是下旨嚇唬嚇唬他,真要殺他確實也捨不得。”
蘇雲蓉也道:“下令處死容易,死後愛惜才幹卻無法救回了。”
“這個人說到底是迂腐,不會說話,至少對朝政無過。我估計被這麼嚇嚇,他以後也不會再敢說這種話了。富姓此人,看來以後我要慎用了。”
“不過,你將他從微提拔,想必他對你的忠心是沒得說的。”
兩人聊得興起,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不過,今天晚上是小皇子生辰,劉弗總還是要去一趟。蘇雲蓉同去時,聽的小皇子已經奶聲奶氣地學習說話,劉弗臉上也少不了為父的光輝。蘇雲蓉眨巴了一下眼睛,想起那個孩子來。
時光荏苒,一眨眼就到了初冬時候。各個封地的諸侯們已經陸陸續續有前來長安的。除了那些劉弗叔叔輩的人物外,他十三個異母兄弟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前廢太子的弟弟劉德了。蘇雲蓉因自家大哥的緣故,跟劉德也說過幾次話。
他本就頗好典籍,如今在封地都已經匯集出不少殘本。而且,諸位諸侯王中,他的性情也是得了先帝稱讚的,如今不到三十歲,卻頗有先帝遺風。雖然前來覲見陛下,但是畢竟鄭太后也算他們長輩,因此他們走動範圍也有後宮。
其餘十二個諸侯王,蘇雲蓉並不算太熟悉,所以也不願這個時候經常外出。閒著已經將手頭上的書翻閱地差不多了,蘇雲蓉便打算去劉弗書庫里,找些新鮮的書來看。因兩人之前就經常一起在書庫待著,劉弗後來也讓蘇雲蓉可不通報便直接去書庫。
這次照舊進了書庫,蘇雲蓉讓侍女們在外面待著,便自己進去找書了。沒想到邁步到裡面,她卻和聽到響聲出來的劉德正好碰面。劉德也沒帶隨從,正捧著兩本書,迎面看到蘇雲蓉,驟然又驚又喜。
蘇雲蓉卻愣了愣之後,瞬間感覺不妙,行了禮後,便往後轉身要走。劉德也怔了一下,也明白了其中關竅。未等蘇雲蓉走出幾步,外面劉弗已經從門口進來了。見裡面兩人,劉弗默了一瞬,只盯著劉德看了幾眼。
然後,他就淡然一笑:“兄長,方才朕說的那本書可找到了?”
劉德恭敬行禮,回道:“是,本這就打算給陛下送過去。”
“那就麻煩兄長送到朕書房。”劉弗上前兩步拉住蘇雲蓉,笑道:“走吧,我剛還說打算晚上把新進的幾本書送到你那裡。”
所有人恭敬送走帝後兩人。劉德將方才隨手拿起的書放到一旁,手緊緊地扶住書架。多年未見,誰能知道自己當年確實曾愛慕蘇雲蓉呢?當初,確實因為蘇瑾瑜的緣故,兩人才多說了幾句話。可是,那點淺淺的心思也就此埋下。
直到被迫離京前,劉德也還是以為,自己能夠相配蘇雲蓉的。因喜愛典籍,蘇瑾瑜還找劉德借過兩次書給妹妹看,而且兩人又年紀相仿。但是,命運弄人,她卻被大長公主許配給比她還小三歲的劉弗。劉德自己也離開了長安,常年待在自己封地。
另一邊,回到蘇雲蓉的宮殿,劉弗才冷著臉吩咐貼身侍奉的人,徹查今天的事情,找出自己和蘇雲蓉身邊叛主的人。蘇雲蓉也是出了冷汗,若非劉弗立馬將此事掩了下去,後果不堪想像。不論是在劉弗心中留下芥蒂,還是此事被外人得知,最終結果都是將蘇雲蓉和劉德綁到一起。
劉弗皺眉思索,不知道到底是誰要設下這一石二鳥之計。只是,終究這證明宮中有人希望對蘇雲蓉不利,明槍易擋暗箭難防。查來查去,揪出來幾個小嘍囉,拿他們家人性命相逼,卻終究還是沒找到最終設局之人。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倒計時,倒數第三章。
新文預收,求收藏~(づ ̄ 3 ̄)づ
念奴嬌[武俠]
☆、決裂
因後宮之事煩悶,劉弗跟一手提拔的將軍議論起匈奴之事,才終於舒了口氣。如今他安排購買戰馬等軍資,建立一支規模浩大的騎兵的事情正循序進行。雖然,此舉耗費不少,但是如今國庫尚且充裕。就算以後還有軍資耗費,也能讓手下再行籌措。
如今朝中如今主戰的人卻是越來越多。當初,王將軍被賜死後,匈奴多次騷擾邊境,如今幾年過去,殺傷百姓以十萬計。將軍們眼看著就連文官也都主戰,自然也很高興。不過,劉弗卻不這麼看,現在有些人不過是想轉移內政策略的進行。
內患不消,劉弗不打算解決外患。而朝中,自上次固姓官員及幾名親眷被監斬後,鄭丞相也高興不到哪去。雖然並無穆君侯那般才幹,但是他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陛下對自己已經不再事事依從,畢竟皇太后的話有時都不好使了。
現在,陛下設置內朝後,基本就將他這個外朝三公之首給架空了。而且,陛下手中如今文臣武將有大半都是他親自提拔,那些貴族外戚又向來不受他重視。對於削弱諸侯王的心思,其實鄭丞相也看出來了,所有這一切劉弗都是將全部權力握到自己手中。
更何況,陛下並未將固姓官員及家人趕盡殺絕,又屢屢駁回自己的面子,鄭丞相深深擔憂陛下已經知曉了那個秘密,知道他曾和諸侯王議論起別樣的心思。心病已生,連帶身體也大不如前。
後宮裡,皇太后也找大長公主說起此事,搖頭嘆息,兒大不由娘,如今她也不會在政事上再跟陛下說什麼。自從太皇太后去後,大長公主跟鄭太后就有些淡淡的,連進宮都只能偶爾看看女兒罷了。鄭太后卻又提起雲蓉現在都不怎麼出面,也擔心陛下若有一日會廢了雲蓉。大長公主一聽此話,自是一驚,沒想到宮中情況竟壞到這個地步。
可是對陛下而言,他尊儒家,可不代表能讓他們騎到自己頭上來。更何況,朝中本就是外儒內法,陛下如今對於這些天人感應之事也是嗤之以鼻。可見,此人是做學問久了,性格還是迂腐了。
等到將這篇奏摺拿到朝中,不知道此事的此人弟子也抨擊此文。劉弗冷笑一聲,便將寫下奏摺的官員抓了起來,下了斬的旨意。因為此事,好久未曾跟蘇雲蓉聊起前朝事情的陛下,也忍不住跟蘇雲蓉說起此事,搖頭嗤笑了半天。
蘇雲蓉卻聽的面色有些凝重,道:“其實,我覺得那個富姓官員也其心可誅。你也說,就算那個人迂腐,寫下這種文章,可是你還是愛惜他的才華。此人既然這麼受你重視,那富姓官員做客府上,偷走將主人未上的奏摺,引得你勃然大怒。若非你愛惜其才,說不定就直接斬了此人……”
劉弗的面色也微沉,一時沉吟起來。
“你之前也曾跟我說,這富姓官員頗有才幹,然而四十年未曾有人看重,父母妻子都不願見他。因此,驟然被你看重,此人萬分感激……這人說到底,才幹雖有,可是品性如此,恐怕以後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劉弗點頭道:“我本也是下旨嚇唬嚇唬他,真要殺他確實也捨不得。”
蘇雲蓉也道:“下令處死容易,死後愛惜才幹卻無法救回了。”
“這個人說到底是迂腐,不會說話,至少對朝政無過。我估計被這麼嚇嚇,他以後也不會再敢說這種話了。富姓此人,看來以後我要慎用了。”
“不過,你將他從微提拔,想必他對你的忠心是沒得說的。”
兩人聊得興起,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不過,今天晚上是小皇子生辰,劉弗總還是要去一趟。蘇雲蓉同去時,聽的小皇子已經奶聲奶氣地學習說話,劉弗臉上也少不了為父的光輝。蘇雲蓉眨巴了一下眼睛,想起那個孩子來。
時光荏苒,一眨眼就到了初冬時候。各個封地的諸侯們已經陸陸續續有前來長安的。除了那些劉弗叔叔輩的人物外,他十三個異母兄弟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前廢太子的弟弟劉德了。蘇雲蓉因自家大哥的緣故,跟劉德也說過幾次話。
他本就頗好典籍,如今在封地都已經匯集出不少殘本。而且,諸位諸侯王中,他的性情也是得了先帝稱讚的,如今不到三十歲,卻頗有先帝遺風。雖然前來覲見陛下,但是畢竟鄭太后也算他們長輩,因此他們走動範圍也有後宮。
其餘十二個諸侯王,蘇雲蓉並不算太熟悉,所以也不願這個時候經常外出。閒著已經將手頭上的書翻閱地差不多了,蘇雲蓉便打算去劉弗書庫里,找些新鮮的書來看。因兩人之前就經常一起在書庫待著,劉弗後來也讓蘇雲蓉可不通報便直接去書庫。
這次照舊進了書庫,蘇雲蓉讓侍女們在外面待著,便自己進去找書了。沒想到邁步到裡面,她卻和聽到響聲出來的劉德正好碰面。劉德也沒帶隨從,正捧著兩本書,迎面看到蘇雲蓉,驟然又驚又喜。
蘇雲蓉卻愣了愣之後,瞬間感覺不妙,行了禮後,便往後轉身要走。劉德也怔了一下,也明白了其中關竅。未等蘇雲蓉走出幾步,外面劉弗已經從門口進來了。見裡面兩人,劉弗默了一瞬,只盯著劉德看了幾眼。
然後,他就淡然一笑:“兄長,方才朕說的那本書可找到了?”
劉德恭敬行禮,回道:“是,本這就打算給陛下送過去。”
“那就麻煩兄長送到朕書房。”劉弗上前兩步拉住蘇雲蓉,笑道:“走吧,我剛還說打算晚上把新進的幾本書送到你那裡。”
所有人恭敬送走帝後兩人。劉德將方才隨手拿起的書放到一旁,手緊緊地扶住書架。多年未見,誰能知道自己當年確實曾愛慕蘇雲蓉呢?當初,確實因為蘇瑾瑜的緣故,兩人才多說了幾句話。可是,那點淺淺的心思也就此埋下。
直到被迫離京前,劉德也還是以為,自己能夠相配蘇雲蓉的。因喜愛典籍,蘇瑾瑜還找劉德借過兩次書給妹妹看,而且兩人又年紀相仿。但是,命運弄人,她卻被大長公主許配給比她還小三歲的劉弗。劉德自己也離開了長安,常年待在自己封地。
另一邊,回到蘇雲蓉的宮殿,劉弗才冷著臉吩咐貼身侍奉的人,徹查今天的事情,找出自己和蘇雲蓉身邊叛主的人。蘇雲蓉也是出了冷汗,若非劉弗立馬將此事掩了下去,後果不堪想像。不論是在劉弗心中留下芥蒂,還是此事被外人得知,最終結果都是將蘇雲蓉和劉德綁到一起。
劉弗皺眉思索,不知道到底是誰要設下這一石二鳥之計。只是,終究這證明宮中有人希望對蘇雲蓉不利,明槍易擋暗箭難防。查來查去,揪出來幾個小嘍囉,拿他們家人性命相逼,卻終究還是沒找到最終設局之人。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倒計時,倒數第三章。
新文預收,求收藏~(づ ̄ 3 ̄)づ
念奴嬌[武俠]
☆、決裂
因後宮之事煩悶,劉弗跟一手提拔的將軍議論起匈奴之事,才終於舒了口氣。如今他安排購買戰馬等軍資,建立一支規模浩大的騎兵的事情正循序進行。雖然,此舉耗費不少,但是如今國庫尚且充裕。就算以後還有軍資耗費,也能讓手下再行籌措。
如今朝中如今主戰的人卻是越來越多。當初,王將軍被賜死後,匈奴多次騷擾邊境,如今幾年過去,殺傷百姓以十萬計。將軍們眼看著就連文官也都主戰,自然也很高興。不過,劉弗卻不這麼看,現在有些人不過是想轉移內政策略的進行。
內患不消,劉弗不打算解決外患。而朝中,自上次固姓官員及幾名親眷被監斬後,鄭丞相也高興不到哪去。雖然並無穆君侯那般才幹,但是他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陛下對自己已經不再事事依從,畢竟皇太后的話有時都不好使了。
現在,陛下設置內朝後,基本就將他這個外朝三公之首給架空了。而且,陛下手中如今文臣武將有大半都是他親自提拔,那些貴族外戚又向來不受他重視。對於削弱諸侯王的心思,其實鄭丞相也看出來了,所有這一切劉弗都是將全部權力握到自己手中。
更何況,陛下並未將固姓官員及家人趕盡殺絕,又屢屢駁回自己的面子,鄭丞相深深擔憂陛下已經知曉了那個秘密,知道他曾和諸侯王議論起別樣的心思。心病已生,連帶身體也大不如前。
後宮裡,皇太后也找大長公主說起此事,搖頭嘆息,兒大不由娘,如今她也不會在政事上再跟陛下說什麼。自從太皇太后去後,大長公主跟鄭太后就有些淡淡的,連進宮都只能偶爾看看女兒罷了。鄭太后卻又提起雲蓉現在都不怎麼出面,也擔心陛下若有一日會廢了雲蓉。大長公主一聽此話,自是一驚,沒想到宮中情況竟壞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