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這也是你為君的功績,若非有你的支持,他們也無法實現。”蘇雲蓉笑道:“反正,你又招來這些賢良,我可是迫不及待看著你一統山河。”

  劉弗微微一笑,看著蘇雲蓉的笑顏,心中卻也暗暗惆悵。天下之大,能和他議論天下,朝夕相伴的也就蘇雲蓉。縱然噩夢不散,縱然明知若是蘇雲蓉有孕,以如今的蘇君侯和蘇家兄弟,外戚力量會更強。明知種種,他仍舊放著一年半之約,就是想跟蘇雲蓉有個孩子。

  然而一年半的時間眨眼過去,到如今他們仍然沒有任何消息。無論是醫女,還是從道巫上,劉弗也找了不少人,可是終究還是無能無力。山可移,水可改道,可是所有人力能做的事情做完。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倒計時,倒數第六章。

  卓依是由第二世界(偽)中本朝之後的朝代死後穿越而來,從小就聽說帝後的故事,但未曾聽過自己的名字。因為在第二世界(偽)中,卓依是生而夭折的。

  第一世界,她見識了原生蘇雲蓉,因其性格,並沒有成為好朋友。十多歲的時候,沒有跟蘇雲蓉嘗試馬具受傷,所以按正常預定回家探親,洪水中喪命。其哥哥因此進了吏部,希望能解決水患問題。

  第二世界,認識了蘇雲蓉,因為受傷,沒有回家探親,存活。其哥哥對吏部沒有太大興趣,以後進入禮部。

  ——————————————————

  希望大家能夠留個腳印再走啊~~

  ————————————————

  新文預收,求收藏~(づ ̄ 3 ̄)づ

  念奴嬌[武俠]

  ☆、水利

  又是一年春光好,而宮中也開始進了新人。去年冬日,劉弗跟蘇雲蓉說了,鄭太后最後這一年半的約。蘇雲蓉以為自己會不在意,可還是如墜冰窟,直到看到劉弗克制的表情,才驟然點了點頭。

  兩人靜默無言,劉弗起身離去,邁出宮殿聽到輕輕的抽咽聲。這聲音極淡,仿佛一縷青煙,消散在了空中。後宮中的女人增多了,劉弗政事又忙碌,去蘇雲蓉殿中便沒有那麼勤了。看到不同的女人,劉弗總覺得有哪些不對,思來想去才想出一個原因。

  可能因為他從未跟誰,能不怎麼說話地待上一天。不論是默契的沉默還是暢快的討論,這些女人總失了點顏色。儘管如此,宮中還是蘇雲蓉那邊的賞賜最多。無論是進貢的貢品,還是專門從外面淘來的稀奇玩意,總是大部分送到了皇后宮殿。

  劉弗也曾試著再和蘇雲蓉同榻相擁,卻明白他們總是回不到從前了。終於有一次,兩人在宴席上飲了些酒,兩人正情到深處,蘇雲蓉卻從他身上拉下一個新的香囊。從前蘇雲蓉就喜歡做些小玩意,雖然針腳差了些,可劉弗也總是戴著。

  像是驟然從夢中清醒,蘇雲蓉勉強笑了笑,卻沒有了興致。劉弗嘆了口氣,停下動作,和蘇雲蓉抱著一起和衣而眠。從那以後,劉弗還是會定期留在宮中,哪怕是剛進宮的美人懷了孕,只是兩個人卻幾乎都是和衣而眠。

  今年雨水本就泛濫。夏五月,濮陽河堤決口,淹沒了六郡。陛下派了吏部以及大批工匠前往堵塞決口。蘇君侯雖然已經退了,然而看到這情況就擔心不已。說來,他們吏部也並非沒有提前給朝廷預警,然而今年水情確實嚴重,雖然已經早準備,最終還是決口了。

  當年,救過蘇君侯的陳姓小官如今已經成了吏部的頂樑柱,可是縱覽所有人之力,塞好的決口還是在十天後壞掉了。眼看著百姓流離失所,吏部眾人以及督辦此事的大臣也都食不下咽。

  思來想去,當年被提拔上來的大批小吏們經過計算,提出一個想法,想要疏浚水道,將河水引到離得不遠的另一條大河。然而,這個主意就算實行,也要耗費人力物力。只是,眼看這第二次堵塞就算這兩天堵上,估計又撐不了十天,他們實在坐不住了。

  陳姓官員雖然是吏部頂樑柱,然而下令堵塞的畢竟是陛下。猶豫之下,他去找了蘇君侯,說了幾句,蘇君侯便明白了其中利害。不等他決定進宮,穆君侯悄悄過來,跟蘇君侯見了一面。

  “此事就算要說,也不是你上前稟奏。”穆君侯小聲道:“如今丞相是姓鄭的,我聽說他正準備聯合幾個方士跟陛下上奏,說江水決堤乃是天意,不可以人力強塞。”

  “可是,疏浚這個方案我看可行。”

  穆君侯嘆了口氣道:“君侯,你還不明白我的意思嗎。就算此事可行,也絕對不能由你上奏。一方面,你本就已經辭官,如今有了主意,吏部先不上報,反而你一個君侯早早前來上奏。另一方面,宮中皇后如今尚無孕,本就處境不佳。鄭丞相他們在河北有大片的土地,現在河南決堤,這樣河北不會有水患,自然無所謂。你在他們這檔口,非要跟他們意見不一……反正,我聽說陛下已經打算明天就開朝議。”

  蘇君侯皺眉思索,嘆口氣道:“我知道了,這就讓他們直言上奏。不過,耽擱一日,這水患不知道又要侵擾幾家民田。”

  穆君侯只能是默默不語,他自己當年七國之亂是等到先帝親自出面,才去攬下此事。對比鄭丞相那種沒幾兩才幹,還光想著凡事都利於己身的人,穆君侯怎麼也是看不上眼了。畢竟,就算太皇太后是他親姑姑,他也照樣跟先帝站在一起,反對兄終弟及。

  只是,碰上蘇君侯這樣光想著水利事情,對朝中派系一點都不敏感的人,穆君侯也就只有無奈了。就算是只知道榮華富貴的大長公主,在這種事情上敏感度都比蘇君侯強得多。此事雖然也因大長公主請他來說服,但他們穆家和蘇府本身關係匪淺,穆君侯肯定也會相幫。

  朝議時,自信滿滿的鄭丞相還以為前兩天的方士已經說動了劉弗,因此自然也就在朝議上表達了自己的意思。雖然看不上鄭丞相為人,然而朝中附庸者也不在少數。等到吏部陳主事上奏時,朝中也少不了奚落之言。

  沒承想,陛下反倒神色淡淡,聽完了陳主事所奏,便同意一批人接著塞堵,另外大批人力調去疏浚河道。鄭丞相得了朝中大部分的附和,卻得了這樣結局,自然臉上發燒。穆君侯在一旁默不作聲,心中冷冷一笑。

  劉弗在朝議後,便將那幾個方士逐出長安。就連去年頗受陛下看重的李姓方士都受了奚落。既然長生不老是逆天而行,如今不過河水改道就值得這些方士戰戰兢兢,那麼還不如早早放棄說修道。他又拿出工部最近總結出的兩個新方子,用到了這次河堤改道上。

  等到河患已清,劉弗聽著朝臣上奏完畢,很是賞賜和提拔了一大批人。吏部本就是遍地受了蘇君侯半師的小吏們,如今他們被提拔了上來,跨過台階成了官員。而工部實驗完了這兩個方子,更是照著蘇雲蓉指點的方向,開始對比試驗並發現新東西。

  鄭丞相雖然是自家親舅,然而既缺少大的才幹,又只想著自身私利。這都已經是鄭家最顯著的人,現在在朝中也是一大片附庸。鄭家如此名聲赫赫,劉弗卻明白若非是親舅親媽,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人當丞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