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現如今的世道不一樣了,四太太也知道,身邊多少人講究的是自由戀愛,小兒女們自己看好了。
接觸了一段時間了,按理說就能訂婚結婚了,可是人家男方家長就是不說話,也不說定下來,也不說要結婚,也沒說跟女方家長聯繫一下。
這樣的姿態,就是不作為,因為一個女孩子跟男孩子接觸幾個月,身邊人就都知道了,以後的名譽多少還是耽誤了一些了,你男方拖著不給說話,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等著人家女方自己受不了了,提出來要去訂婚結婚,女方本身就很被動了。
自古以來,男女聲譽就帶著不平等,女孩子受到的非議要多一點,男孩子社會對他們要寬容許多。
所以這一次,馮老爺能來,四爺四太太都高興,就是老爺子,私底下也要對著人說一句好。
人家態度就在那裡,那就去。
三姨娘回屋子瞧著五小姐悶著頭做針線,嘆口氣,“四太太問我要不要去上海,五姐兒,你想不想去呢。”
看著她一頭的汗,給她拿著汗巾子擦了,頭髮絲黏到臉上,又去往後面歸攏好了,露出來年輕的臉龐。
五姐兒想去嗎,當然是想去的,年輕的女學生,還是想走走的,尤其是外面的世界。
她低著頭,咬斷了針線,還是不說話。
三姨娘就著急了,這悶葫蘆一般的性格,簡直是要急死人了,還是耐著性子,“沒事兒,你要是去的話,跟著四太太一起去就好,三姐兒好脾氣的人,自然不會冷落了你,你只管跟著四太太就好。”
她是不打算去的,去了一個姨娘身份,平白讓人笑掉了大牙。
“姨娘不去,我也不去。”
說完了,五姐兒就不再吭聲了,她想什麼三姨娘未必知道,她自己個知道,這些孩子裡面,五姐兒是極為孝順的,她時刻惦記著三姨娘的。
想著這是好事兒,要帶著三姨娘一起去,一對母女,也是相互取暖了好多年。
五小姐有自己的心事了,她們現如今住在山上,好歹還能度日,只是四爺年紀大了很多,不能去城裡面找事情干,如何供養一家人成了最大的問題了。
家裡那禎禧時不時的寄錢來,她在外面去,寫點東西還是有錢的,她自從畢業了以後,本來是要去工作的,可是城裡面亂的很,三姨娘死活不讓她去城裡面。
如今要去上海,她心裏面是有成算的,想著托著那禎禧,去上海找個工作干,然後賺點錢,也不白上了這許多年的學了。
這些日子,多虧了馮二爺,當年對著城裡城外的革命黨多有恩澤,幫助良多,因此現如今在山上,倒是衣食無憂,人家正兒八經的當著客人來對待的,馮二爺每次都有交待。
但凡是有從上海北平來往的,馮二爺必定是讓人捎帶著錢物的,一點兒也不虧待。
五姐兒是年輕人,她有年輕人的心性兒,看著山上的人熱火朝天的幹革命,越來越壯大,她也想著去盡一儘自己的心。
不說是別的,大家說起來那禎禧,沒有不豎起來大拇指的,這是那家的榮譽。
她也是那家的人,想著就算是追隨著三姐,也不能差到哪裡去,跟個大小姐一樣被養在家裡面啊。
第114章 婚鬧
事情如此定下來以後,馮老爺也放心了,他不差幾個人跟著去,關鍵是能去的都要請到了,到時候給兒子架勢不是。
對著老二,他心裏面也是愧疚的,諾大的家業,幾輩子人攢下來的,老二一點也沒有,好在他並沒有任何微詞跟怨言。
因此他喜歡什麼人,要什麼時候結婚,家裡他是不說話的,按著他自己的性格來的,畢竟老大在前面呢。
但是老大娶了寒秋,家裡也是不滿意的,老太太是捏著鼻子認下來的,不然八輩兒不能讓寒秋進門。
老太太規矩極大,這個那老爺子是知道的,家中做事章法上面,可以看出來一二。
只是如今家中貧寒,竟然準備不出來嫁妝了,此事馮家不說,那家不能不為了女兒著想不是。
他還有一傳家之寶,一方印章,雞血石的,顏色簡直是不能再漂亮了,乃是古物。
他一直是隨身攜帶許多年,愛不釋手,如今也看開了,給那禎禧也好。
時間行程緊張,一家子到了住到酒店裡面去了,當晚東西給了那禎禧。
四太太不識字,但是不影響看報紙,上面有結婚報導,是馮二爺結婚登報的。
這麼一個人,上海許多人也不熟悉他,大多數人認識的是馮大爺,馮大爺跟寒秋在外面行走的多,又是正兒八經的馮家掌舵人,寒秋的名氣都要比他大。
能記得的大概也就是馥和煙行老闆娘跟趙三小姐之類的女人吧,只是時間長了,哪裡還有什麼感覺了。
馥和煙行老闆娘到底是本事大,手腕不得了,那一次的風波以後,她直接榜上了海關總署的人,以後自然是前途無量了,生意發大財。
趙三小姐等了許多年,身邊也有不少追求者,自然不能在馮二爺一顆歪脖子樹上下功夫,因此早就嫁人了。
至於馮二爺,多年行蹤不定,還不曾與人過多交往,交際場上後來更是少見影子了,傳言自然也不大好聽,如今突然大婚,還昭告天下一般的。
憑空冒出來的妻子,只有馥和煙行的老闆娘,紅指甲點了點報紙上那禎禧三個字,“沒想到是個情種。”
接觸了一段時間了,按理說就能訂婚結婚了,可是人家男方家長就是不說話,也不說定下來,也不說要結婚,也沒說跟女方家長聯繫一下。
這樣的姿態,就是不作為,因為一個女孩子跟男孩子接觸幾個月,身邊人就都知道了,以後的名譽多少還是耽誤了一些了,你男方拖著不給說話,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等著人家女方自己受不了了,提出來要去訂婚結婚,女方本身就很被動了。
自古以來,男女聲譽就帶著不平等,女孩子受到的非議要多一點,男孩子社會對他們要寬容許多。
所以這一次,馮老爺能來,四爺四太太都高興,就是老爺子,私底下也要對著人說一句好。
人家態度就在那裡,那就去。
三姨娘回屋子瞧著五小姐悶著頭做針線,嘆口氣,“四太太問我要不要去上海,五姐兒,你想不想去呢。”
看著她一頭的汗,給她拿著汗巾子擦了,頭髮絲黏到臉上,又去往後面歸攏好了,露出來年輕的臉龐。
五姐兒想去嗎,當然是想去的,年輕的女學生,還是想走走的,尤其是外面的世界。
她低著頭,咬斷了針線,還是不說話。
三姨娘就著急了,這悶葫蘆一般的性格,簡直是要急死人了,還是耐著性子,“沒事兒,你要是去的話,跟著四太太一起去就好,三姐兒好脾氣的人,自然不會冷落了你,你只管跟著四太太就好。”
她是不打算去的,去了一個姨娘身份,平白讓人笑掉了大牙。
“姨娘不去,我也不去。”
說完了,五姐兒就不再吭聲了,她想什麼三姨娘未必知道,她自己個知道,這些孩子裡面,五姐兒是極為孝順的,她時刻惦記著三姨娘的。
想著這是好事兒,要帶著三姨娘一起去,一對母女,也是相互取暖了好多年。
五小姐有自己的心事了,她們現如今住在山上,好歹還能度日,只是四爺年紀大了很多,不能去城裡面找事情干,如何供養一家人成了最大的問題了。
家裡那禎禧時不時的寄錢來,她在外面去,寫點東西還是有錢的,她自從畢業了以後,本來是要去工作的,可是城裡面亂的很,三姨娘死活不讓她去城裡面。
如今要去上海,她心裏面是有成算的,想著托著那禎禧,去上海找個工作干,然後賺點錢,也不白上了這許多年的學了。
這些日子,多虧了馮二爺,當年對著城裡城外的革命黨多有恩澤,幫助良多,因此現如今在山上,倒是衣食無憂,人家正兒八經的當著客人來對待的,馮二爺每次都有交待。
但凡是有從上海北平來往的,馮二爺必定是讓人捎帶著錢物的,一點兒也不虧待。
五姐兒是年輕人,她有年輕人的心性兒,看著山上的人熱火朝天的幹革命,越來越壯大,她也想著去盡一儘自己的心。
不說是別的,大家說起來那禎禧,沒有不豎起來大拇指的,這是那家的榮譽。
她也是那家的人,想著就算是追隨著三姐,也不能差到哪裡去,跟個大小姐一樣被養在家裡面啊。
第114章 婚鬧
事情如此定下來以後,馮老爺也放心了,他不差幾個人跟著去,關鍵是能去的都要請到了,到時候給兒子架勢不是。
對著老二,他心裏面也是愧疚的,諾大的家業,幾輩子人攢下來的,老二一點也沒有,好在他並沒有任何微詞跟怨言。
因此他喜歡什麼人,要什麼時候結婚,家裡他是不說話的,按著他自己的性格來的,畢竟老大在前面呢。
但是老大娶了寒秋,家裡也是不滿意的,老太太是捏著鼻子認下來的,不然八輩兒不能讓寒秋進門。
老太太規矩極大,這個那老爺子是知道的,家中做事章法上面,可以看出來一二。
只是如今家中貧寒,竟然準備不出來嫁妝了,此事馮家不說,那家不能不為了女兒著想不是。
他還有一傳家之寶,一方印章,雞血石的,顏色簡直是不能再漂亮了,乃是古物。
他一直是隨身攜帶許多年,愛不釋手,如今也看開了,給那禎禧也好。
時間行程緊張,一家子到了住到酒店裡面去了,當晚東西給了那禎禧。
四太太不識字,但是不影響看報紙,上面有結婚報導,是馮二爺結婚登報的。
這麼一個人,上海許多人也不熟悉他,大多數人認識的是馮大爺,馮大爺跟寒秋在外面行走的多,又是正兒八經的馮家掌舵人,寒秋的名氣都要比他大。
能記得的大概也就是馥和煙行老闆娘跟趙三小姐之類的女人吧,只是時間長了,哪裡還有什麼感覺了。
馥和煙行老闆娘到底是本事大,手腕不得了,那一次的風波以後,她直接榜上了海關總署的人,以後自然是前途無量了,生意發大財。
趙三小姐等了許多年,身邊也有不少追求者,自然不能在馮二爺一顆歪脖子樹上下功夫,因此早就嫁人了。
至於馮二爺,多年行蹤不定,還不曾與人過多交往,交際場上後來更是少見影子了,傳言自然也不大好聽,如今突然大婚,還昭告天下一般的。
憑空冒出來的妻子,只有馥和煙行的老闆娘,紅指甲點了點報紙上那禎禧三個字,“沒想到是個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