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從此,這座無名殿正式有了名姓,也喚作,永安。
由於夷國和彥國禮法稍有不同,禮部派了不少人教習周長寧夷國的禮法,那是作為王妃必須要知道的,衛元歆作為禮官也有幾次來永安殿教她習禮,周長寧不知道的是,他每回來都會在“永安殿”牌匾下佇立良久。
衛元歆不住在王宮內,他在宮外另有行宮,偶爾下朝後會去看望周長寧,給她帶一些新鮮的玩意兒供她解悶,有時還會帶來一些精緻的她從未見過的夷國點心。
周長寧住進宮內也有好一陣時日,見到衛元歆的次數其實並不多,她每日鬼使神差地精心裝扮,心底盼著著他能多來幾次。
她的嫁妝早被毀了,夷莊王並不在意,為她添了不少華貴的衣物飾品,然而於她而言,這些都沒有她珍藏在屋內的衛元歆帶來的小物件飽含情誼,究竟是什麼情誼呢?是患難之情,還是……她不敢再往下想。
永安殿的侍衛宮人雖多,卻讓她生出一種孤獨的感覺,再想下去,那種孤獨感或許會更甚,怕教深宮中見不到他的生活難以為繼。
最終,禮部還是敲定了婚期,六月廿六,算一算時日,距今還有不到四月,換言之,一季之後,周長寧將由彥國的長寧王姬變為夷國的長寧王妃。
她長嘆了口氣,和親是她的責任,將由她來維持彥夷兩國的關係,用她的終身大事換來彥國數十年的社會安定,她覺得不能更值,也算是盡她一份綿薄之力為父王和哥哥守好江山,至於深藏於心底的那些一廂情願的風花雪月,散了便散了,也只能讓它散了。
周長寧認命地靜待婚期到來,日復一日重複著愈顯單調的深宮生活,她常常想起在永安郡內不足一月的那些時光,決心將其深埋於心底。
*
一日朝後,待群臣散盡,衛元歆仍留在殿內跪地不起,龍椅上端坐的夷莊王衛元崇不知他有何事,喚他起身,然而衛元歆似沒有聽見,仍跪在地上。
他道:“弟有一事請求。”他自稱弟,而不是臣。
衛元崇起身走到他面前,也沒有拿出君主的做派,道:“印象里你從未向我這做兄長的求過什麼,請講。”
“弟要求一門親事。”衛元歆語氣堅定。
衛元崇饒有興致問道:“哦?我原還有些擔心你的婚事。是哪家的閨秀入了你的眼?禮部韓大夫的千金還是禮部吳尚書的閨秀?”
“周長寧,彥國王姬周長寧。”衛元歆終於將在腦中過了許多遍的話說出來,心裡有幾分不安,他抬頭看向衛元崇。
對方面上沒有很大反應,語氣中摻了幾分玩味,他道:“是她?作為禮部一員,你難道不知道——”
衛元歆打斷他,道:“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弟也是王室成員,她嫁給我沒有違背禮法。我知道周長寧於王兄而言可有可無,但她於我……懇請王兄答應我的請求。弟可以不要封地,但她,周長寧,是我想真心相待的人,請王兄成全。”
“你怎麼敢斷定她於我可有可無?我對她也……”衛元崇刻意停在此處。
衛元歆面色變了幾分,還未來得及做出進一步反應,只聽對方朗聲笑道:“我說笑的,咱們兄弟倆許久沒這樣開懷笑過了?”
他心向下一沉,繼續請求道:“還望王兄成全。”
衛元崇重新坐回龍椅,開口道:“孤可以答應你,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自稱“我”。
“在所不辭。”
“好,孤也不是想為難你,孤記得你小時候是想成為將軍罷?也是,你自幼習武,是天生的將才,不去征戰沙場反倒成為禮官,孤有時候也覺得著實可惜。西部邊界一直有幾批不知天高地厚的蠻夷持續騷擾,成了孤的一塊心病,孤希望你能領著孤的兵馬出戰蕩平他們,若你在婚期之前凱旋,孤便將周氏王姬讓與你,怎麼樣?”
“讓”這個字眼教衛元歆聽著難受,他思忖片刻,咬牙答應下來。這個任務於他而言完成的可能性約有七八成,這是他能夠承擔的最大風險。
朝中很快傳遍了衛元歆即將出征這個消息,周長寧也聽宮人們閒磕牙時提到,即便萬分相信他的能力,也不太希望他在外征戰,那太危險,稍有不慎便是馬革裹屍,第二日便在朝殿外攔住了他,問道:“你不是文官嗎?怎麼打仗的事兒也讓你去做?那些武官都是吃白飯的?”
衛元歆沒有立即回答她,拉著她來到王宮裡一處僻靜的地方,才道:“我向王兄請求將你嫁與我,待我凱旋便迎娶你。”他本打算歸來後再同她說,可是壓抑太久的心思瘋長,見她來問,他便忍不出把他那些幾乎要昭然若揭的心思盡數傾瀉出來。
“你說什麼?”周長寧不敢置信。
“我一直希望與你相處的時日能慢些,想時時刻刻同你在一處,後來才想明白,我喜歡你,想成為你的夫君,與你相伴一生的人,你呢?是不是也將我看作最獨特的存在?”
未待周長寧回答,衛元歆雙臂圈住她,在她的發頂落下一吻,他溫熱的唇沿著她的面龐一路向下,印在她的眉心、鼻尖,最後是——唇瓣。
他的唇如蜻蜓點水般輕拂過她嫣紅的唇,感受到溫軟的觸感便立即離開。
由於夷國和彥國禮法稍有不同,禮部派了不少人教習周長寧夷國的禮法,那是作為王妃必須要知道的,衛元歆作為禮官也有幾次來永安殿教她習禮,周長寧不知道的是,他每回來都會在“永安殿”牌匾下佇立良久。
衛元歆不住在王宮內,他在宮外另有行宮,偶爾下朝後會去看望周長寧,給她帶一些新鮮的玩意兒供她解悶,有時還會帶來一些精緻的她從未見過的夷國點心。
周長寧住進宮內也有好一陣時日,見到衛元歆的次數其實並不多,她每日鬼使神差地精心裝扮,心底盼著著他能多來幾次。
她的嫁妝早被毀了,夷莊王並不在意,為她添了不少華貴的衣物飾品,然而於她而言,這些都沒有她珍藏在屋內的衛元歆帶來的小物件飽含情誼,究竟是什麼情誼呢?是患難之情,還是……她不敢再往下想。
永安殿的侍衛宮人雖多,卻讓她生出一種孤獨的感覺,再想下去,那種孤獨感或許會更甚,怕教深宮中見不到他的生活難以為繼。
最終,禮部還是敲定了婚期,六月廿六,算一算時日,距今還有不到四月,換言之,一季之後,周長寧將由彥國的長寧王姬變為夷國的長寧王妃。
她長嘆了口氣,和親是她的責任,將由她來維持彥夷兩國的關係,用她的終身大事換來彥國數十年的社會安定,她覺得不能更值,也算是盡她一份綿薄之力為父王和哥哥守好江山,至於深藏於心底的那些一廂情願的風花雪月,散了便散了,也只能讓它散了。
周長寧認命地靜待婚期到來,日復一日重複著愈顯單調的深宮生活,她常常想起在永安郡內不足一月的那些時光,決心將其深埋於心底。
*
一日朝後,待群臣散盡,衛元歆仍留在殿內跪地不起,龍椅上端坐的夷莊王衛元崇不知他有何事,喚他起身,然而衛元歆似沒有聽見,仍跪在地上。
他道:“弟有一事請求。”他自稱弟,而不是臣。
衛元崇起身走到他面前,也沒有拿出君主的做派,道:“印象里你從未向我這做兄長的求過什麼,請講。”
“弟要求一門親事。”衛元歆語氣堅定。
衛元崇饒有興致問道:“哦?我原還有些擔心你的婚事。是哪家的閨秀入了你的眼?禮部韓大夫的千金還是禮部吳尚書的閨秀?”
“周長寧,彥國王姬周長寧。”衛元歆終於將在腦中過了許多遍的話說出來,心裡有幾分不安,他抬頭看向衛元崇。
對方面上沒有很大反應,語氣中摻了幾分玩味,他道:“是她?作為禮部一員,你難道不知道——”
衛元歆打斷他,道:“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弟也是王室成員,她嫁給我沒有違背禮法。我知道周長寧於王兄而言可有可無,但她於我……懇請王兄答應我的請求。弟可以不要封地,但她,周長寧,是我想真心相待的人,請王兄成全。”
“你怎麼敢斷定她於我可有可無?我對她也……”衛元崇刻意停在此處。
衛元歆面色變了幾分,還未來得及做出進一步反應,只聽對方朗聲笑道:“我說笑的,咱們兄弟倆許久沒這樣開懷笑過了?”
他心向下一沉,繼續請求道:“還望王兄成全。”
衛元崇重新坐回龍椅,開口道:“孤可以答應你,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自稱“我”。
“在所不辭。”
“好,孤也不是想為難你,孤記得你小時候是想成為將軍罷?也是,你自幼習武,是天生的將才,不去征戰沙場反倒成為禮官,孤有時候也覺得著實可惜。西部邊界一直有幾批不知天高地厚的蠻夷持續騷擾,成了孤的一塊心病,孤希望你能領著孤的兵馬出戰蕩平他們,若你在婚期之前凱旋,孤便將周氏王姬讓與你,怎麼樣?”
“讓”這個字眼教衛元歆聽著難受,他思忖片刻,咬牙答應下來。這個任務於他而言完成的可能性約有七八成,這是他能夠承擔的最大風險。
朝中很快傳遍了衛元歆即將出征這個消息,周長寧也聽宮人們閒磕牙時提到,即便萬分相信他的能力,也不太希望他在外征戰,那太危險,稍有不慎便是馬革裹屍,第二日便在朝殿外攔住了他,問道:“你不是文官嗎?怎麼打仗的事兒也讓你去做?那些武官都是吃白飯的?”
衛元歆沒有立即回答她,拉著她來到王宮裡一處僻靜的地方,才道:“我向王兄請求將你嫁與我,待我凱旋便迎娶你。”他本打算歸來後再同她說,可是壓抑太久的心思瘋長,見她來問,他便忍不出把他那些幾乎要昭然若揭的心思盡數傾瀉出來。
“你說什麼?”周長寧不敢置信。
“我一直希望與你相處的時日能慢些,想時時刻刻同你在一處,後來才想明白,我喜歡你,想成為你的夫君,與你相伴一生的人,你呢?是不是也將我看作最獨特的存在?”
未待周長寧回答,衛元歆雙臂圈住她,在她的發頂落下一吻,他溫熱的唇沿著她的面龐一路向下,印在她的眉心、鼻尖,最後是——唇瓣。
他的唇如蜻蜓點水般輕拂過她嫣紅的唇,感受到溫軟的觸感便立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