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她問:“你打算怎麼辦?接下來去哪?”
衛元歆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只道:“覺得此處如何?”
他的聲線一如往常,清清冷冷的,周長寧竟從中聽出了溫柔的意味,好似一根纖軟的羽毛輕拂過心窩,教人有些鬼迷心竅,她回道:“很好,真好。”似有些答非所問,不是此地很好真好,而是,這個人比她認為的似乎要再好一些。
“那便在這住下?”
“住下?”
“只你我二人不知何時才能趕到桓奚,與其風雨兼程地趕路,不若就待在永安郡罷,等王兄派人來接你,怎麼樣?”
“那好啊!”周長寧一口應下。
衛元歆道:“你放心,諸事由我安排。”
“好。”
少有人經過永安郡,郡里沒有客棧,衛元歆領著周長寧在趙大娘家投宿。
這一世趙大娘自然不識得衛元歆,但不妨礙素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她答應陌生人留宿的請求,並拒絕了衛元歆的銀兩酬謝,她瞧著這兩個孩子長得討喜,遇到難處怎麼也要幫上一幫,正好她家有兩三間空出的屋子,可以拾掇拾掇讓二人住下。
二人奔波途中衣服上皆沾染了不少灰塵,況且衛元歆衣服上還有乾涸的血跡,趙大娘熱心地拿出兩套衣服讓二人換上,男裝是她在外謀生兒子的舊衣,女裝則是她為正值豆蔻年華的孫女買大了一號的新衣。
二人換好衣服出來,趙大娘贊道:“都是漂亮的孩子,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有模有樣的。這姑娘多水靈啊,不像我家孫女。”
周長寧聽到的溢美之詞不少,但很少聽過這樣淳樸的誇獎,杏臉飛霞更是嬌羞。
趙大娘看著她散落的發,從口袋裡摸出一支木簪,三兩下為她挽了個髻,瞧著更是歡喜。
衛元歆頭一次見著荊釵布裙的周長寧,即便褪去華貴衣裙和精緻手飾,她還是清麗無雙的模樣,少了幾分嬌貴,有些宜室宜家的意味。
趙大娘的孫女小君聞言走出屋子,瞧見周長寧愣了一下,再看向衛元歆,小臉泛起粉色,心道這位公子比郡里模樣最好的青年還要再好上幾分,關鍵他身上有一種郡里青年都沒有氣質,年歲尚小的她說不清這是什麼樣的氣質,反正看著教人不住地臉紅。
小君再看向周長寧,這姐姐也是當真好看,想必和他是一對眷侶罷,想到這裡她先是心裡有幾分失落,面上的紅色褪去,隨即一想,仿佛只有這等模樣的姑娘才配得上氣質公子,二人模樣登對,看著相處也極好。神仙眷侶,這四個字在她看來用來形容眼前的男女再合適不過。
周長寧看見小君,猜出她幾分心思,但她不知道小君竟然將他二人看作眷侶。
衛元歆則沒有過多注意小君,更是不知她的想法。
二人在孫大娘家裡住下,不時幫大娘幹些農活家務,周長寧自然不會這些,都是衛元歆在做,她在一旁看著,忍不住道:“你怎麼什麼都會啊?”
衛元歆繼續幹活沒理會她,背過身去,嘴角浮現笑意,周長寧沒有看見,不然她又要鬼迷心竅一次。
這些時日,衛元歆擔心周長寧沒事的時候感到無聊,不時領著她出去轉轉,二人幾乎走遍了永安郡的每一處角落。
於是永安郡的百姓都知道郡里來了兩位生人,一男一女皆模樣俊俏,舉止高雅,與他們這些本地小民大有不同,二人借住在趙大娘處。
郡里尚未嫁人的姑娘幾乎都找藉口來過趙大娘家,想要親眼瞧一瞧眾人口中模樣頂好的衛元歆,有長得不錯且膽子大的姑娘甚至直接找他搭話,問道:“公子可有心上人?”
衛元歆對待此類問題一向置之不理,總擺出清冷的姿態,如同周長寧最初印象里冰冷的玉人。
這次姑娘找他搭話時,周長寧正巧經過。
他瞧見她的倩影,突然心底動了動,以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輕聲道:“好像……有了。”
問話的姑娘見他沒回自己,心道他真如傳言中那般拒人千里,頗有自知之明地走了,在她看來冷冰冰的玉人只可遠觀,真要近距離相處還是郡里那些體己的青年好些。
周長寧打趣道:“你真是招蜂引蝶,小君頭回見你差點沒把持住,這些姑娘一個一個親自上門求你看她們一眼,都是只知道看臉的人啊!”
“你呢?”衛元歆輕聲問道,沒待她反應,又繼續幫趙大娘幹活。
周長寧琢磨許久這兩字的意思,是說她與他是同類人,還是問她對他的感受看法呢?想到最後,答案與否已經不再重要,她隱隱意識到衛元歆在她心裡的分量好像又加重了幾分。
……
二人在永安郡沒住幾日便迎來了新年,他們同孫大娘一家度過一個印象深刻的年夜,周長寧在王宮裡從來沒有體會過這樣溫馨的氣氛,衛元歆更是如此。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都桓奚總算來了回信,說已派出車馬,預計正月十六到達永安。
接到消息,衛元歆和周長寧都一愣,只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些,二人對永安郡里寧靜恬淡的生活均十分留戀,一方面是因為這裡民風淳樸,生活在此十分舒適,再者,或許是因為有對方在,二人相互扶持走過一段時光,對他們而言均是全新的體驗。
衛元歆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只道:“覺得此處如何?”
他的聲線一如往常,清清冷冷的,周長寧竟從中聽出了溫柔的意味,好似一根纖軟的羽毛輕拂過心窩,教人有些鬼迷心竅,她回道:“很好,真好。”似有些答非所問,不是此地很好真好,而是,這個人比她認為的似乎要再好一些。
“那便在這住下?”
“住下?”
“只你我二人不知何時才能趕到桓奚,與其風雨兼程地趕路,不若就待在永安郡罷,等王兄派人來接你,怎麼樣?”
“那好啊!”周長寧一口應下。
衛元歆道:“你放心,諸事由我安排。”
“好。”
少有人經過永安郡,郡里沒有客棧,衛元歆領著周長寧在趙大娘家投宿。
這一世趙大娘自然不識得衛元歆,但不妨礙素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她答應陌生人留宿的請求,並拒絕了衛元歆的銀兩酬謝,她瞧著這兩個孩子長得討喜,遇到難處怎麼也要幫上一幫,正好她家有兩三間空出的屋子,可以拾掇拾掇讓二人住下。
二人奔波途中衣服上皆沾染了不少灰塵,況且衛元歆衣服上還有乾涸的血跡,趙大娘熱心地拿出兩套衣服讓二人換上,男裝是她在外謀生兒子的舊衣,女裝則是她為正值豆蔻年華的孫女買大了一號的新衣。
二人換好衣服出來,趙大娘贊道:“都是漂亮的孩子,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有模有樣的。這姑娘多水靈啊,不像我家孫女。”
周長寧聽到的溢美之詞不少,但很少聽過這樣淳樸的誇獎,杏臉飛霞更是嬌羞。
趙大娘看著她散落的發,從口袋裡摸出一支木簪,三兩下為她挽了個髻,瞧著更是歡喜。
衛元歆頭一次見著荊釵布裙的周長寧,即便褪去華貴衣裙和精緻手飾,她還是清麗無雙的模樣,少了幾分嬌貴,有些宜室宜家的意味。
趙大娘的孫女小君聞言走出屋子,瞧見周長寧愣了一下,再看向衛元歆,小臉泛起粉色,心道這位公子比郡里模樣最好的青年還要再好上幾分,關鍵他身上有一種郡里青年都沒有氣質,年歲尚小的她說不清這是什麼樣的氣質,反正看著教人不住地臉紅。
小君再看向周長寧,這姐姐也是當真好看,想必和他是一對眷侶罷,想到這裡她先是心裡有幾分失落,面上的紅色褪去,隨即一想,仿佛只有這等模樣的姑娘才配得上氣質公子,二人模樣登對,看著相處也極好。神仙眷侶,這四個字在她看來用來形容眼前的男女再合適不過。
周長寧看見小君,猜出她幾分心思,但她不知道小君竟然將他二人看作眷侶。
衛元歆則沒有過多注意小君,更是不知她的想法。
二人在孫大娘家裡住下,不時幫大娘幹些農活家務,周長寧自然不會這些,都是衛元歆在做,她在一旁看著,忍不住道:“你怎麼什麼都會啊?”
衛元歆繼續幹活沒理會她,背過身去,嘴角浮現笑意,周長寧沒有看見,不然她又要鬼迷心竅一次。
這些時日,衛元歆擔心周長寧沒事的時候感到無聊,不時領著她出去轉轉,二人幾乎走遍了永安郡的每一處角落。
於是永安郡的百姓都知道郡里來了兩位生人,一男一女皆模樣俊俏,舉止高雅,與他們這些本地小民大有不同,二人借住在趙大娘處。
郡里尚未嫁人的姑娘幾乎都找藉口來過趙大娘家,想要親眼瞧一瞧眾人口中模樣頂好的衛元歆,有長得不錯且膽子大的姑娘甚至直接找他搭話,問道:“公子可有心上人?”
衛元歆對待此類問題一向置之不理,總擺出清冷的姿態,如同周長寧最初印象里冰冷的玉人。
這次姑娘找他搭話時,周長寧正巧經過。
他瞧見她的倩影,突然心底動了動,以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輕聲道:“好像……有了。”
問話的姑娘見他沒回自己,心道他真如傳言中那般拒人千里,頗有自知之明地走了,在她看來冷冰冰的玉人只可遠觀,真要近距離相處還是郡里那些體己的青年好些。
周長寧打趣道:“你真是招蜂引蝶,小君頭回見你差點沒把持住,這些姑娘一個一個親自上門求你看她們一眼,都是只知道看臉的人啊!”
“你呢?”衛元歆輕聲問道,沒待她反應,又繼續幫趙大娘幹活。
周長寧琢磨許久這兩字的意思,是說她與他是同類人,還是問她對他的感受看法呢?想到最後,答案與否已經不再重要,她隱隱意識到衛元歆在她心裡的分量好像又加重了幾分。
……
二人在永安郡沒住幾日便迎來了新年,他們同孫大娘一家度過一個印象深刻的年夜,周長寧在王宮裡從來沒有體會過這樣溫馨的氣氛,衛元歆更是如此。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都桓奚總算來了回信,說已派出車馬,預計正月十六到達永安。
接到消息,衛元歆和周長寧都一愣,只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些,二人對永安郡里寧靜恬淡的生活均十分留戀,一方面是因為這裡民風淳樸,生活在此十分舒適,再者,或許是因為有對方在,二人相互扶持走過一段時光,對他們而言均是全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