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元歆、周長寧同幾位官員進了王宮,他二人沒有下馬,侍衛知道他的身份便沒有阻攔。

  巳時正,文武百官進殿。

  彥文公見打頭進來的竟然是周長寧,眉頭緊鎖,目光沉沉,不知道小女這次又要做什麼,但礙於進殿的群臣便沒有發作,只道:“這不是女眷該來的地方。”

  周長寧跪地行禮後方開口道:“父王,臣有奏。”

  文公不知她所為何事,但又不能似上次那般直接將人架出去,教文武百官看見不妥,不悅道:“何事?”

  “周琮偽造卷宗陷害同僚,為了掩飾他監守自盜貪污救濟款的事實。”周長寧朗聲道,不待彥文公質疑,便越俎代庖親自將真卷宗呈了上去,這本該由文公身邊的內侍去做。

  殿內的周琮不動聲色,真卷宗早被他燒毀,他到要看看周長寧拿上去的是什麼,還有,衛元歆竟還活著,他派人傳播太子周儀因私下與夷國往來,以叛國的罪名被下獄,並煽動百姓刺殺與夷國聯姻的王姬,派幾名高手趁機混在其中解決掉衛元歆。算他走運,下朝後,周長寧和衛元歆他一個也不會放過。

  彥文公拿到一看,他已瀏覽過之前的卷宗,和這份卷宗上的內容大相逕庭,這兩份里必有一份是偽造的,至於誰真誰假……他勃然大怒道:“周琮,對此你可有要解釋的。”

  周琮看到文公手裡四角被燒毀的卷宗,心中一驚,面上佯作平靜,狡辯道:“父王怎麼認定這上面的內容句句屬實呢?父王應該不會忘記,長寧王姬善仿字跡。”所指的是周長寧有偽造卷宗的能力和嫌疑。

  彥文公看向周長寧,他此前便偏向周儀,看到這份卷宗時已明白了七八分。

  在周琮意料之外,周長寧沒有回應他,回應他的是群臣的彈劾。

  殿裡半數大臣上前,異口同聲道有本要奏,事關二王子周琮。

  彥文公指定一位代表,聽他們所要上奏的內容,他說是群臣皆是為太子周儀上奏。

  周儀自下獄的那一刻起便沒有參政的權利,但聽群臣說起,文公心底又知道自己冤枉了他,便叫人帶他進殿上奏。

  周琮面上看不出什麼特殊神色,卻有些心虛,他做過不少遊走於律法邊緣的勾當,雖然極其謹慎,但是不是真被周儀抓到什麼把柄,分量又怎麼樣?他稍微動了些手腳便讓周儀身陷囹圄,誰知他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周長寧微笑著扔給周琮一個眼神,好似在說:“你完了。”

  周琮冷笑一聲,心道誰能走到最後還不一定,比了個口型諷刺道:“拭目以待。”

  由於周儀還是戴罪之身,被幾名侍衛押解進殿,他將所謂證據交給內侍,由他傳到文公手裡,一字一頓道:“周琮叛國。”

  他選擇在殿上公布證據,而不是在獄中叫人一級一級傳上去,是為了防止有人干涉中途生變,這證據他拿到許久一直握在手中,是想今後或許會同周琮談些條件,然而他一心想置自己於死地,自己豈能再忍氣吞聲。

  殿內群臣皆聞言皆震驚。

  彥文公看見呈上來的證據,狠擲於地,道:“周琮,削籍,宗室除名,入獄。”沒有等周琮解釋。

  周琮心底一點一點涼了,他確實與周邊幾個國家達成共識,若能助他登位,會以數座城池為報,周儀怎麼拿到了這等證據,且無論這證據真假,彥文公維護王家尊嚴,對此事的態度是寧可錯殺不能放過,再加上文公本就偏向周儀,他翻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好啊,周儀這一招真是切中要害,卷宗的真偽已然不重要了。

  侍衛架上他的那一刻,彥文公喝道:“周琮,你還有什麼要說?”

  “臣,供認不諱。”

  周琮做事做人都不光明磊落,但願賭服輸的道理他還是懂的,與周儀的鬥爭,他輸了,只能認下。

  從此,彥國朝堂里再無周琮。

  彥文公正在氣頭上,內侍代為宣布退朝,群臣散盡。

  兩輩子的夙願終於實現,周長寧凝視著哥哥周儀被撤下一塊參差不齊的左袖口,覺得此生應當再無奢求,心下一寬,竟暈倒在地。

  第24章 再度啟程

  “後來呢?”

  “據說茹王后為了周琮在尚申殿跪了一整夜,眼淚都流幹了,唉,好在她還有個抱在手上的小王子將來可以依靠。”

  “然後呢?”周長寧追問道,她雖恨周琮,但對他的生母茹王后卻沒有恨意,她也算是可憐人。

  “王姬您別問啦,您睡了一天一夜,醒來也不緩緩就問這些,好在大夫說您沒什麼大事兒,只是休息不足外加進食不夠,您感覺怎麼樣?可還有不舒服的?”侍女風荷關心道。

  周長寧搖搖頭便要起身,風荷忙上前扶她,道:“王姬慢些,奴扶您起來,內侍已向膳房傳膳,等著您用膳呢。”

  風荷為周長寧理著雲鬢,她先將王姬的雲鬢理順,要去妝奩里尋幾支髮釵為王姬扮上,才轉過身便想起王姬的妝奩已經不在韶華殿,隨著夷國的車馬一起走了,停在半空的手一時不知放在何處。

  周長寧坐在銅鏡前,看到此景,笑道:“尋一根髮帶綁上便可。”

  風荷取來一根淺紫羅蘭色的絲質髮帶,將王姬秀髮輕攏在一處,綁好一個精緻的結,她瞧著這幅場景,只覺好似王姬從未離開過,然而韶華殿無論是物件還是宮人,都少了一半有餘,空空蕩蕩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