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但北河其實很清醒,一個月見一次面,他怎麼捨得就這麼睡著。
“沒了嗎?”沉默了半晌,他突然又問出聲,“就這些?不問別的了?”
齊辰頓了頓,“別的什麼?”
“比如……”
北河有時也會恨自己的記性這麼好,每一句他跟齊辰的對話,那些隱瞞,逃避,和推脫,他都記得如此清楚。和愛人在一起他會從完美機器回歸清醒的本我,但積壓已久的心事就接踵而來。
他也不信齊辰就這麼完全忘了。
“比如……救護車。不問我到底是怎麼回事嗎?我說過要跟你解釋的。”
天知道他花了多大的勇氣才把這三個字說出來,一瞬間塵封起來的姓名又被尖銳的鳴笛聲喚醒,變成兒時蘆葦地里響起的童謠,一遍一遍,迴蕩在向北延伸的河流邊。那聲音猶如魔咒,盤旋在他耳中,直到他耳鳴,直到他的呼吸漸漸變得急促。
然後他又被齊辰溫和的聲音猛地拖回了現實。
“嗯,不問。”
北河張了張嘴,過了好幾秒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為什麼?”
齊辰把手蓋在他的眼睛上,說了在北河聽來他一口氣說出的最長的一段話。
他說:
“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想保留的部分,這和前面所說的那些,我希望你說出來的生活瑣事不同。就像……我的身世,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齊美永遠都不知道。這跟有沒有知情權無關,被不被知曉應該由我們自己主觀來決定,感情再深也無權要求變成透明人,或者暴露隱私,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有來自過去的噩夢,我希望你不要再想起。直到迫於什麼原因你必須將它翻出來剖析的時候,你再說給我聽。”
64.第六十六章 北河
北河從前睡在齊辰身邊的每一晚都沒有做過噩夢,這夜是第一回。準確來說這並不能稱作噩夢, 而是一段回憶, 一個秘密。秘密由溫情的對話牽起, 它一直伺機而動。
北河的秘密有很多, 比如他的真名, 比如他的父母, 再比如, 他曾經十分認真地想尋死。最後這點, 除了他本人, 這世上還真沒有其他人知道。
明明是一件日後一定希望被自己遺忘的事,但他卻把這份記憶濃縮,附著在了“北河”這兩個字上, 日夜被喚起, 人人口中相傳。這兩個字是他的新生, 而這兩個字所在的地方也代表著他的過去和噩夢, 這是他活到現在最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一。
他說過好多次, 小時候他做過一個夢, 夢到他在一片蘆葦地里迷路。後來有個聲音讓他往北邊走。他走啊走,走到蘆葦地的盡頭看見了一條河。
這是眾所皆知的部分。
然後他淌進河裡, 沒走幾步水就漫過頭頂, 他想游到對岸,但是失敗了, 他就溺死了。
這是他剛認識齊辰的時候, 鬼使神差地告訴他的部分。
而事實是, 的確有這麼一條河存在,夢不是夢,就是位於不到一百公里外的地域上曾經發生過的現實。現實里十歲的北河踉踉蹌蹌地跑進蘆葦地,這是他日復一日看星辰黃昏的地方,這是他的母親牽著他哼著童謠走過的地方,他知道河在哪裡,向北延伸到他狹小世界的邊境,他曾以為河的盡頭就是世界的盡頭,所以從不敢獨自涉足逾越。
他的童年是在河邊度過的,他最初的信仰就是清淺的水中有精靈,而到最後他只看得見自己的倒影。金色的蘆葦乾枯至殘敗的亞麻色,到了冬天被白雪覆蓋,蒼茫一片,這是他記事最初的幾年,他對於世界的全部印象。以至於他習慣萬籟俱寂,習慣只有風聲和水紋,這多單純,他曾經單純到不知道寂寞是什麼。
沒有欲求的話就不會有痛苦,可是他會長大,他會聽得懂咒罵響起的時候那些敵意的由來,他會解析家庭教師看他的眼神里,有著什麼樣同情或憐憫的內核。他會懂得玻璃能劃傷人,血流盡了會死,他會理解母親在深夜哭泣不是因為客廳里的花謝了,而是因為他自己的存在。
為什麼一個人的存在本身會是罪惡呢,他花了好久來想這個問題,也有刻意偷聽大人們的對話。他總結了一下,自己是“不應該出生”的孩子,“不用入戶,不可能有名分”的私生子,這都還好吧,最後居然演變成了“最近這麼晦氣,還不是這個孽子害的”。一年見不到一次的老人家舞動著沉甸甸的拐杖,鄙夷又厭惡地朝他看去,而北河驚訝地捂住了嘴,不為別的,他一直以為那是個死物,就像電影中生物實驗室里擺放的骷髏標本,而對方居然是活的人,還朝他說話了。
人總是要給怨恨找個理由和出口,絕墓死病衰,他被拉出來當作流年不利的孽根。他不知道上一代人發生了什麼糾葛,也永遠不會知道了。因為在某個冬天,他聽說揮舞拐杖的人病死了,來年還未開春的時候,給他唱童謠的人和罵他的人也一起死了。他站在火光里看著他們躺在樓梯下面,離得很近,就像他們真的相愛那般親昵。其中一方半睜著眼,動也不動,還有一方長長地,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後跟他說,向北走吧。
向北走吧,他要去找那條河了。河裡有沒有精靈睡醒,沿著河走會不會有世界盡頭,他淌進水裡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就是終點,是美夢,是讓一切歸空的Happy Ending。他對死亡沒有任何恐懼,只當它是個安逸的回歸。
“沒了嗎?”沉默了半晌,他突然又問出聲,“就這些?不問別的了?”
齊辰頓了頓,“別的什麼?”
“比如……”
北河有時也會恨自己的記性這麼好,每一句他跟齊辰的對話,那些隱瞞,逃避,和推脫,他都記得如此清楚。和愛人在一起他會從完美機器回歸清醒的本我,但積壓已久的心事就接踵而來。
他也不信齊辰就這麼完全忘了。
“比如……救護車。不問我到底是怎麼回事嗎?我說過要跟你解釋的。”
天知道他花了多大的勇氣才把這三個字說出來,一瞬間塵封起來的姓名又被尖銳的鳴笛聲喚醒,變成兒時蘆葦地里響起的童謠,一遍一遍,迴蕩在向北延伸的河流邊。那聲音猶如魔咒,盤旋在他耳中,直到他耳鳴,直到他的呼吸漸漸變得急促。
然後他又被齊辰溫和的聲音猛地拖回了現實。
“嗯,不問。”
北河張了張嘴,過了好幾秒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為什麼?”
齊辰把手蓋在他的眼睛上,說了在北河聽來他一口氣說出的最長的一段話。
他說:
“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想保留的部分,這和前面所說的那些,我希望你說出來的生活瑣事不同。就像……我的身世,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齊美永遠都不知道。這跟有沒有知情權無關,被不被知曉應該由我們自己主觀來決定,感情再深也無權要求變成透明人,或者暴露隱私,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有來自過去的噩夢,我希望你不要再想起。直到迫於什麼原因你必須將它翻出來剖析的時候,你再說給我聽。”
64.第六十六章 北河
北河從前睡在齊辰身邊的每一晚都沒有做過噩夢,這夜是第一回。準確來說這並不能稱作噩夢, 而是一段回憶, 一個秘密。秘密由溫情的對話牽起, 它一直伺機而動。
北河的秘密有很多, 比如他的真名, 比如他的父母, 再比如, 他曾經十分認真地想尋死。最後這點, 除了他本人, 這世上還真沒有其他人知道。
明明是一件日後一定希望被自己遺忘的事,但他卻把這份記憶濃縮,附著在了“北河”這兩個字上, 日夜被喚起, 人人口中相傳。這兩個字是他的新生, 而這兩個字所在的地方也代表著他的過去和噩夢, 這是他活到現在最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一。
他說過好多次, 小時候他做過一個夢, 夢到他在一片蘆葦地里迷路。後來有個聲音讓他往北邊走。他走啊走,走到蘆葦地的盡頭看見了一條河。
這是眾所皆知的部分。
然後他淌進河裡, 沒走幾步水就漫過頭頂, 他想游到對岸,但是失敗了, 他就溺死了。
這是他剛認識齊辰的時候, 鬼使神差地告訴他的部分。
而事實是, 的確有這麼一條河存在,夢不是夢,就是位於不到一百公里外的地域上曾經發生過的現實。現實里十歲的北河踉踉蹌蹌地跑進蘆葦地,這是他日復一日看星辰黃昏的地方,這是他的母親牽著他哼著童謠走過的地方,他知道河在哪裡,向北延伸到他狹小世界的邊境,他曾以為河的盡頭就是世界的盡頭,所以從不敢獨自涉足逾越。
他的童年是在河邊度過的,他最初的信仰就是清淺的水中有精靈,而到最後他只看得見自己的倒影。金色的蘆葦乾枯至殘敗的亞麻色,到了冬天被白雪覆蓋,蒼茫一片,這是他記事最初的幾年,他對於世界的全部印象。以至於他習慣萬籟俱寂,習慣只有風聲和水紋,這多單純,他曾經單純到不知道寂寞是什麼。
沒有欲求的話就不會有痛苦,可是他會長大,他會聽得懂咒罵響起的時候那些敵意的由來,他會解析家庭教師看他的眼神里,有著什麼樣同情或憐憫的內核。他會懂得玻璃能劃傷人,血流盡了會死,他會理解母親在深夜哭泣不是因為客廳里的花謝了,而是因為他自己的存在。
為什麼一個人的存在本身會是罪惡呢,他花了好久來想這個問題,也有刻意偷聽大人們的對話。他總結了一下,自己是“不應該出生”的孩子,“不用入戶,不可能有名分”的私生子,這都還好吧,最後居然演變成了“最近這麼晦氣,還不是這個孽子害的”。一年見不到一次的老人家舞動著沉甸甸的拐杖,鄙夷又厭惡地朝他看去,而北河驚訝地捂住了嘴,不為別的,他一直以為那是個死物,就像電影中生物實驗室里擺放的骷髏標本,而對方居然是活的人,還朝他說話了。
人總是要給怨恨找個理由和出口,絕墓死病衰,他被拉出來當作流年不利的孽根。他不知道上一代人發生了什麼糾葛,也永遠不會知道了。因為在某個冬天,他聽說揮舞拐杖的人病死了,來年還未開春的時候,給他唱童謠的人和罵他的人也一起死了。他站在火光里看著他們躺在樓梯下面,離得很近,就像他們真的相愛那般親昵。其中一方半睜著眼,動也不動,還有一方長長地,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後跟他說,向北走吧。
向北走吧,他要去找那條河了。河裡有沒有精靈睡醒,沿著河走會不會有世界盡頭,他淌進水裡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就是終點,是美夢,是讓一切歸空的Happy Ending。他對死亡沒有任何恐懼,只當它是個安逸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