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桌上十來個人七嘴八舌的聊著,推杯換盞,林夕還是始終端著她手裡的那杯茶,無人交談的時候,她只是靜靜地晃著手中的杯盞,一圈一圈,淡淡地漣漪,心痒痒。

  孫逸從來就沒變過,還是那個樣子,無論是外表,還是對待林夕的態度,從來只當林夕是最表層的普通朋友。所以林夕才會每每在有機會和孫逸接觸的時候,常常退卻,時時糾結。

  明明孫逸對自己表示出的好意並不是出自她想要的原因,但自己就是沒骨氣拒絕,只能裝模作樣的在朋友面前嘴上說著不想去的話,博取幾分同情罷了。

  林夕至始至終專注面前的食物,很少抬頭,更少看孫逸,只是時不時痛身邊的耳語,夸幾句面前這道菜味道不錯。

  這整整一桌子人,最擅長的,莫過於活躍氣氛,口吐蓮花。林夕安靜地坐在中間,極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畢竟這一桌子人,除了學姐,都曾陪著林夕度過那段難熬又微甜的歲月,陪著林夕,徹夜等過那個人的回應。

  大家都極力照顧著林夕的心情,維護者林夕和孫逸那一點兒微妙的關係,保持著飯桌上熱度。

  每個人都能理解林夕的安靜,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林夕的忐忑,包括孫逸。

  但有時候林夕真的無法理解孫逸,為什麼你明明不喜歡,卻還要來招惹,為什麼就不能這麼簡簡單單的再不相見,沒有愛情,卻要強求友情。或許,只是為了表示一個男人的寬容大度以及虛榮,呵,不得而知。

  林夕苦笑,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把這樣永遠想不出結果,也得不到結果的事情,放在心裡琢磨,真的是傻透了,煩透了。

  從孫逸那句簡單的“謝謝你”,到如今,兩人再相見。林夕不是沒有氣過,不是沒有怨過,難道說那麼就的努力,就不能多換回幾個字嗎?林夕問過自己,難道說自己說只想表白不求結果,就真的能做到,面對好人卡時心如止水嗎?別說心如止水了,單說不求結果,這句話都萬萬信不得。

  有些事,雖然客觀存在,但只要不為人知,還能夠勉強從容以對,但若是人盡皆知,那得多強大的內心,才能做到於千萬人中,安之若素呢。林夕試問,自己是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此刻見面的林夕和孫逸心裡,多多少少與以往有所不同,林夕不再願意做先走一步,先被拒絕的那個人,於是只能選擇安靜。但若是讓林夕拒絕這次聚餐,她也是萬萬做不到的,不論是內心的希冀還是殘存的驕傲,都讓她覺得,起碼要以正常的朋友身份,就這麼過著。

  於是,林夕壓抑著一切或酸或甜的感覺,眼觀鼻,鼻觀心,修佛一般地坐在那裡,偶爾和著大家的節奏,淺淺一笑,微微附和,淡然處之。

  男人,準確的說,是對你沒有感情的男人,真的是讓人無法言說的一種動物,你對他熱情似火,他對你冷若冰霜。可你若是有一天對他視若無睹,他就能對你時刻關注。

  這與生俱來的該死的虛榮心和占有欲,此刻,就是林夕和孫逸的真實寫照。

  林夕只顧埋頭吃飯,時不時的和身旁的人低語幾句,偶爾目光不注意掃向孫逸的方向,發現他恰好也看著自己。只是輕聲簡單的評價菜品的味道,也能被他聽了去。

  林夕一面無奈嘆氣,一面卻又覺得歡喜,就開始這麼有一搭沒一搭的時不時和孫逸說上一兩句無關緊要的話,一頓飯就這麼簡單的結束了。林夕和孫逸彼此都裝作尋常,大家一起拍拍照,笑一笑,便分開了。

  至此,便是林夕生命中最後一次,見孫逸。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林夕和孫逸吃過飯的第二天,孫逸走了,一句話也沒有下,一個朋友圈也沒有發,就這樣安靜的消失在了林夕今後的人生里。

  林夕的大學生活,真的走到了盡頭,無論是時間,還是情感。

  畢業典禮那天,林夕和大家一樣,穿好學士服,戴好帽子,早早的來到會場,聽著領導的期許,老師的祝福,同學的不舍。

  平常最不耐煩的林夕,今天坐在那裡,認真仔細地聽完了台上的人講的每一句話,排隊等著校長一個個為他們撥穗授學位。

  會場裡人頭攢動,都是黑壓壓的學士服,林夕站在校長的面前,當校長把林夕頭上的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那一刻,林夕覺得,自己真正畢業了,自己真的要離開這裡了。

  這個象徵著麥穗成熟的儀式,意味著學有所成的青年們,就要展翅高飛。

  是否學有所成,林夕不敢斷言。是否能夠展翅,林夕也不並確定。林夕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自己要飛了,飛離這片自己耕耘了四年的土地。

  畢業典禮結束後,同學們就得打包好東西辦理離校了。學校友好的為每一個學生留了十多天傷春悲秋的時間,足夠把這座小小的縣城再轉一次,足夠把那些好吃的東西再吃一次。對於林夕,還足夠把那些有記憶的,不舍的地方一一走遍。

  於是,在最後的那十幾天裡,林夕常常都是一個人,背個小包,戴頂陽帽,耳朵上掛著一副耳機,安靜的走在路上。耳機里,播放的是有關孫逸的那個音樂列表,而腳下的這條路,一定是通往某一個和孫逸有關的地方。在這一刻,林肆無忌憚的瘋狂思念著他,回想著任何一絲與他相關的故事,尋找著哪怕一縷和他相似的氣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