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孫逸答:“找到了喲。”
“在哪裡在哪裡?”林夕很激動,好像比自己找到工作都開心。
“在珠海,做房地產。”孫逸的語音里還帶著沒有褪去的興奮。
“啊,珠海?你不是想去上海嗎?”林夕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呼吸都快要停止了。
“對啊,當時就想去大城市嘛。北京上海轉了一圈,卻沒曾想,‘北上廣’,不還有個廣州呢。這邊氣候乾燥,比潮濕的上海舒服多了。” 林夕握著手機,卻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上海,尚有她棲身之處,而珠海,卻沒有她的容身之所。就在這個瞬間,林夕意識到,自己或許真的不可能有機會和孫逸攜手,沒有現在,也不會有以後。
當時的林夕是絕望的,而若干年後的林夕是感恩的。當年如果不是為了這份情感,自己便不會勇敢的走出去。雖然結局還是錯過,但因為孫逸,林夕走向了更遼闊的天地。
愛情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擁有她的人,變得更美好。從此,林夕徹底放棄了和孫逸在一起的念頭,她沒法跟去珠海,那裡沒有合適的生物學博士點,但她還是想去上海,想去看看,孫逸想看的風景。
新的一年很快就要到了,12月31號,學校照例舉辦元旦晚會和跨年High歌會,林夕知道,這天晚上,孫逸一定會出現在藝韻禮堂。
林夕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去見孫逸。孫逸已是半隻腳踏出校園的人了,見一次少一次。林夕不想和孫逸從此就斷了聯繫,她希望可以成為孫逸的一生好友。
下午,林夕遇見了兮兮,她一直在鼓勵林夕,相見便去見。林夕也不想再留遺憾,決定晚上還是去藝韻一趟。
出門前,林夕想起衣櫃角落裡那條被她遺忘已久的圍巾,五味雜陳。還有半年孫逸就要畢業了,再不送,或許它只能永遠留在自己手裡。當年自己一針一線,精心織就,難道真的讓它成為遺憾嗎?
不求回應,心中反而坦蕩清明,這條圍巾如今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林夕自己也不知道。但她可以肯定,並不是代表愛情。
或許是紀念吧,紀念自己曾經那麼真摯單純的喜歡過一個人。林夕想把這份念想,同樣留在孫逸的記憶里。等到他們再也不能相見時,起碼還有這真實存在在他們生活里的東西,將他們關聯著,讓林夕可以睹物思人。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走到人聲鼎沸的藝韻禮堂,林夕還是第一眼看見了孫逸,他和自己一樣,穿著銀色。還是一套筆挺的西裝,還是瘦得幾乎撐不起那身衣服,孫逸似乎從來沒變過,但林夕卻覺得,自己已經走過了千山萬水。
林夕還是坐在角落裡,此刻,她很平靜,平靜的握著手中的那條圍巾。
孫逸眼中依舊人山人海,林夕眼中依舊只有孫逸。
這是林夕最後一次看孫逸站在舞台上的樣子,他的眉眼,他的笑容,他的一切,林夕都恨不得深深印刻進自己的心裡。
從開始到結束,林夕始終安靜的坐在那裡,視線從不曾離開孫逸。
等到人潮散去,林夕朝孫逸撲過去,就像林夕第一次和孫逸主持時看到的那個場景一樣,把孫逸緊緊抱住。
林夕再也不用諸多顧忌,她盡情享受屬於她和孫逸的,2015年的第一個擁抱,也是今生,最後一個擁抱。
林夕遲遲不願放手,孫逸也沒有推開她,林夕好想這樣抱著孫逸,直到山窮水盡,地老天荒。
林夕不舍的收回手,把準備好的圍巾遞給孫逸,堅定地看著他:“爸比,送給你的新年禮物,新年快樂!”一抹雲淡風輕的微笑,掛在林夕的嘴角。
孫逸沒有拒絕,林夕心中的大石落地。孫逸隨手招呼了一個相熟的人為他倆拍了張照。
現在的人們,都擅長用圖像來儲存記憶,殊不知,最深最美的記憶,只藏在人心。
幾天後,孫逸發了一條朋友圈,照片裡,他戴著林夕送他的那條圍巾。
放假之前,林夕接到了孫逸的邀約。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林夕都以為,這次見面,是她生命里,最後一次見到孫逸。
那晚,他們約定好在吃飯的地點見面。已經入冬了,孫逸來時,穿著林夕最熟悉的那件羽絨服。
曾經的記憶,清晰的浮現,那個青澀的少女和那個睿智的少年,是林夕夢開始的模樣。不知那件衣服上,是否還留有林夕的味道。
他們相對而坐,林夕不再像從前那般小心拘束。
林夕還記得,那晚孫逸說,參加工作後的人,會被歲月磨平稜角,變得庸庸碌碌,可他不希望自己以後,也失掉那份最初的熱血與赤誠。
林夕第一次看到了孫逸眼中流露出的哀傷,但還在象牙塔里的林夕,彼時卻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來安慰那個她從未見過的孫逸。
他們整晚都在討論未來,討論豐滿的理想和骨幹的現實。
林夕找了一個機會問孫逸,他為什麼分手。這是林夕心裡的結,無論如何,她也希望孫逸親手為他解開。不曾想,答案卻是更深的無奈。
孫逸說:“她畢業之後去天津上研究生,而我去珠海工作,異地戀本來就不現實。再加上,有位學姐跟我說過,一個還在校園裡讀書的人,和一個已經出社會工作的人,想法會有很大的差異,價值觀距離太大,很容易產生矛盾。她跟之前的男朋友,原本感情也很好,但最後還是因為越來越大的觀念分歧,不得不分手。”
“在哪裡在哪裡?”林夕很激動,好像比自己找到工作都開心。
“在珠海,做房地產。”孫逸的語音里還帶著沒有褪去的興奮。
“啊,珠海?你不是想去上海嗎?”林夕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呼吸都快要停止了。
“對啊,當時就想去大城市嘛。北京上海轉了一圈,卻沒曾想,‘北上廣’,不還有個廣州呢。這邊氣候乾燥,比潮濕的上海舒服多了。” 林夕握著手機,卻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上海,尚有她棲身之處,而珠海,卻沒有她的容身之所。就在這個瞬間,林夕意識到,自己或許真的不可能有機會和孫逸攜手,沒有現在,也不會有以後。
當時的林夕是絕望的,而若干年後的林夕是感恩的。當年如果不是為了這份情感,自己便不會勇敢的走出去。雖然結局還是錯過,但因為孫逸,林夕走向了更遼闊的天地。
愛情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擁有她的人,變得更美好。從此,林夕徹底放棄了和孫逸在一起的念頭,她沒法跟去珠海,那裡沒有合適的生物學博士點,但她還是想去上海,想去看看,孫逸想看的風景。
新的一年很快就要到了,12月31號,學校照例舉辦元旦晚會和跨年High歌會,林夕知道,這天晚上,孫逸一定會出現在藝韻禮堂。
林夕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去見孫逸。孫逸已是半隻腳踏出校園的人了,見一次少一次。林夕不想和孫逸從此就斷了聯繫,她希望可以成為孫逸的一生好友。
下午,林夕遇見了兮兮,她一直在鼓勵林夕,相見便去見。林夕也不想再留遺憾,決定晚上還是去藝韻一趟。
出門前,林夕想起衣櫃角落裡那條被她遺忘已久的圍巾,五味雜陳。還有半年孫逸就要畢業了,再不送,或許它只能永遠留在自己手裡。當年自己一針一線,精心織就,難道真的讓它成為遺憾嗎?
不求回應,心中反而坦蕩清明,這條圍巾如今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林夕自己也不知道。但她可以肯定,並不是代表愛情。
或許是紀念吧,紀念自己曾經那麼真摯單純的喜歡過一個人。林夕想把這份念想,同樣留在孫逸的記憶里。等到他們再也不能相見時,起碼還有這真實存在在他們生活里的東西,將他們關聯著,讓林夕可以睹物思人。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走到人聲鼎沸的藝韻禮堂,林夕還是第一眼看見了孫逸,他和自己一樣,穿著銀色。還是一套筆挺的西裝,還是瘦得幾乎撐不起那身衣服,孫逸似乎從來沒變過,但林夕卻覺得,自己已經走過了千山萬水。
林夕還是坐在角落裡,此刻,她很平靜,平靜的握著手中的那條圍巾。
孫逸眼中依舊人山人海,林夕眼中依舊只有孫逸。
這是林夕最後一次看孫逸站在舞台上的樣子,他的眉眼,他的笑容,他的一切,林夕都恨不得深深印刻進自己的心裡。
從開始到結束,林夕始終安靜的坐在那裡,視線從不曾離開孫逸。
等到人潮散去,林夕朝孫逸撲過去,就像林夕第一次和孫逸主持時看到的那個場景一樣,把孫逸緊緊抱住。
林夕再也不用諸多顧忌,她盡情享受屬於她和孫逸的,2015年的第一個擁抱,也是今生,最後一個擁抱。
林夕遲遲不願放手,孫逸也沒有推開她,林夕好想這樣抱著孫逸,直到山窮水盡,地老天荒。
林夕不舍的收回手,把準備好的圍巾遞給孫逸,堅定地看著他:“爸比,送給你的新年禮物,新年快樂!”一抹雲淡風輕的微笑,掛在林夕的嘴角。
孫逸沒有拒絕,林夕心中的大石落地。孫逸隨手招呼了一個相熟的人為他倆拍了張照。
現在的人們,都擅長用圖像來儲存記憶,殊不知,最深最美的記憶,只藏在人心。
幾天後,孫逸發了一條朋友圈,照片裡,他戴著林夕送他的那條圍巾。
放假之前,林夕接到了孫逸的邀約。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林夕都以為,這次見面,是她生命里,最後一次見到孫逸。
那晚,他們約定好在吃飯的地點見面。已經入冬了,孫逸來時,穿著林夕最熟悉的那件羽絨服。
曾經的記憶,清晰的浮現,那個青澀的少女和那個睿智的少年,是林夕夢開始的模樣。不知那件衣服上,是否還留有林夕的味道。
他們相對而坐,林夕不再像從前那般小心拘束。
林夕還記得,那晚孫逸說,參加工作後的人,會被歲月磨平稜角,變得庸庸碌碌,可他不希望自己以後,也失掉那份最初的熱血與赤誠。
林夕第一次看到了孫逸眼中流露出的哀傷,但還在象牙塔里的林夕,彼時卻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來安慰那個她從未見過的孫逸。
他們整晚都在討論未來,討論豐滿的理想和骨幹的現實。
林夕找了一個機會問孫逸,他為什麼分手。這是林夕心裡的結,無論如何,她也希望孫逸親手為他解開。不曾想,答案卻是更深的無奈。
孫逸說:“她畢業之後去天津上研究生,而我去珠海工作,異地戀本來就不現實。再加上,有位學姐跟我說過,一個還在校園裡讀書的人,和一個已經出社會工作的人,想法會有很大的差異,價值觀距離太大,很容易產生矛盾。她跟之前的男朋友,原本感情也很好,但最後還是因為越來越大的觀念分歧,不得不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