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林夕會在實在思念的時候,去翻孫逸的社交號。她每次都能看到孫逸和韓熙的甜蜜照片。
林夕學會了自動忽略緊挨在孫逸身旁的女朋友,專注地盯著他的幸福笑臉。
她評論,點讚,好似一個毫不相干的看客,送上艷羨與祝福,就像那句俗不可耐的話里所說的那樣“看著你幸福就好”。
但每每看到孫逸緊緊摟著韓熙,衝著鏡頭燦然一笑時,林夕心中的酸澀便會無法抑制的洶湧而出,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種習慣。
林夕一直很努力的在孫逸面前掩飾自己內心真實的難過。她總是把最快樂的一面留給孫逸,被遺忘的,是轉身後晶瑩的淚滴。
林夕想等,卻不知道等到何時才是盡頭。林夕想放棄,卻不知如何才能忘記。
還好,這樣的情緒最後在忙碌的期末考的氛圍里,漸漸消弭。而林夕最美麗的大學一年級,也在這被沖淡的思念里,漸漸遠去。
這一年,她追逐夢想,追求幸福。
這一年,她無憂無慮,無拘無束。
這一年,她不求上進,不問前路。
這一年的故事,她將用一生銘記。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大二伊始,學校迎來了一件盛事——校慶晚會。作為校藝術團的一份子,林夕被迫參與其中。
語言組的導演很苛刻,幾乎每天從早到晚都需要大家待在排練室里。藝術團厚厚的一沓假條下發到各個學院的學生辦公室,整整半個月,林夕都不曾踏進教室。
幾乎每個男生都跟導演發過脾氣,幾乎每個女生都在排練室掉過眼淚。
這樣無休止的消磨時光,最耗不起的,就是林夕。
林夕在藝術團里的朋友們,大都是希望在大學期間,多積累經驗,活得精彩豐富。如此四年之後,在踏出校園之時,拿到一紙心儀的offer。這樣的他們,可以不必在意自己的成績是60還是90。
但基地班的林夕顯然不可能是這一類人,她依舊處在一個靠分數說話的群體裡。她喜歡的事情,在身邊人的眼光中,就是不務正業。
大二繁重的專業課,讓林夕不再能夠我行我素,不能夠在遊刃有餘的遊走在邊緣。她需要時間,去看那本晦澀難懂的《生物化學》。她也需要精力,去鑽研那門她似乎永遠也學不會的《大學物理》。
而此時,林夕每次走進藝韻禮堂都心心念念著想要遇見的那個人,那個已經大四的孫逸,忙著自己的前程,自然無心校園裡的事情。
校慶排練里沒有孫逸,只有無盡的耽擱與拖延。林夕的夢想,第一次給現實帶來了沉重壓力。
林夕常常坐在排練廳里出神,思考她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是繼續每天駐紮在藝韻禮堂里,伴著歌舞陣陣,遊走在燈光與虛榮之中,最後失去保研資格,拿著本科畢業證去應聘最底層的銷售員。還是回到教室里,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重複自己毫無興趣的事,換來一紙傲人學歷。
對於自小生長在傳統觀念里的林夕來說,只能選擇後者。林夕很傷心,她不得不為了一個符合普世價值觀的未來而放棄自己的夢想。校慶結束之後,林夕就離開了藝術團。
2014年春天,林夕失去了愛情。2014年夏天,林夕丟掉了夢想。
掙扎了一圈,林夕還是回到了原本就為她畫好的軌跡里,按部就班的生活。
從此,每當林夕路過藝韻禮堂,會不舍的抬頭看向那舞蹈排練廳里的光,想像著那裡面的人,都還充滿熱情與夢想,然而自己,卻再沒有踏足那片土地的道理。
現在屬於她的,是教學樓徹夜不熄的燈火,和實驗室里,儀器的嗡鳴聲。萬幸,孫逸還一直住在她的心裡。還有一抹甜,沒來得及才她的心頭褪去。
如今的孫逸,正忙碌在各大招聘場上。林夕還記得,孫逸曾告訴過她,畢業後,想去上海。
林夕一直在心裡默默祝願,祝願孫逸能夠心想事成,祝願那個她心裡的人能夠過得幸福如意。
忽然之間,林夕有了一個瘋狂的念頭,她為什麼不能也去上海呢?在學校,林夕是孫逸世界裡的後來人,若是去到上海,她便是與孫逸羈絆最深的人。他鄉遇故知,豈不妙哉。
這個想法,在林夕的心中,默默的生根發芽。在無數次醞釀與斟酌之後,林夕決定去看看自己的學分成績,似乎還有一線希望。
林夕一向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既然還有希望,那不妨一試。從那天起,林夕再次擁有了目標。這個目標的終點,依然是微笑著的孫逸。
當新的一批小鮮肉進入校園的時候,時光便走過一個輪迴,再次來到原點。
林夕雖已離開藝術團,但她的朋友們還在那裡。學期初的招新工作陸續開始,小元留在隊裡帶新生,忙得如火如荼。而他的女朋友,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就住在林夕斜對面宿舍里的華華。
面試那天,華華特意跑來告訴林夕,孫逸會去。林夕仿佛一個世紀都沒有見過孫逸了,思之如狂。此時有了機會,自然是不願意放過。
作為小元家屬的陪同,林夕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面試場地。
面試在一間簡單的教室里進行,林夕走到門口,就看到了那個自己思念多時的背影,無論歲月如何,無論時光荏苒,他。依舊是他,從未改變。
林夕學會了自動忽略緊挨在孫逸身旁的女朋友,專注地盯著他的幸福笑臉。
她評論,點讚,好似一個毫不相干的看客,送上艷羨與祝福,就像那句俗不可耐的話里所說的那樣“看著你幸福就好”。
但每每看到孫逸緊緊摟著韓熙,衝著鏡頭燦然一笑時,林夕心中的酸澀便會無法抑制的洶湧而出,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種習慣。
林夕一直很努力的在孫逸面前掩飾自己內心真實的難過。她總是把最快樂的一面留給孫逸,被遺忘的,是轉身後晶瑩的淚滴。
林夕想等,卻不知道等到何時才是盡頭。林夕想放棄,卻不知如何才能忘記。
還好,這樣的情緒最後在忙碌的期末考的氛圍里,漸漸消弭。而林夕最美麗的大學一年級,也在這被沖淡的思念里,漸漸遠去。
這一年,她追逐夢想,追求幸福。
這一年,她無憂無慮,無拘無束。
這一年,她不求上進,不問前路。
這一年的故事,她將用一生銘記。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大二伊始,學校迎來了一件盛事——校慶晚會。作為校藝術團的一份子,林夕被迫參與其中。
語言組的導演很苛刻,幾乎每天從早到晚都需要大家待在排練室里。藝術團厚厚的一沓假條下發到各個學院的學生辦公室,整整半個月,林夕都不曾踏進教室。
幾乎每個男生都跟導演發過脾氣,幾乎每個女生都在排練室掉過眼淚。
這樣無休止的消磨時光,最耗不起的,就是林夕。
林夕在藝術團里的朋友們,大都是希望在大學期間,多積累經驗,活得精彩豐富。如此四年之後,在踏出校園之時,拿到一紙心儀的offer。這樣的他們,可以不必在意自己的成績是60還是90。
但基地班的林夕顯然不可能是這一類人,她依舊處在一個靠分數說話的群體裡。她喜歡的事情,在身邊人的眼光中,就是不務正業。
大二繁重的專業課,讓林夕不再能夠我行我素,不能夠在遊刃有餘的遊走在邊緣。她需要時間,去看那本晦澀難懂的《生物化學》。她也需要精力,去鑽研那門她似乎永遠也學不會的《大學物理》。
而此時,林夕每次走進藝韻禮堂都心心念念著想要遇見的那個人,那個已經大四的孫逸,忙著自己的前程,自然無心校園裡的事情。
校慶排練里沒有孫逸,只有無盡的耽擱與拖延。林夕的夢想,第一次給現實帶來了沉重壓力。
林夕常常坐在排練廳里出神,思考她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是繼續每天駐紮在藝韻禮堂里,伴著歌舞陣陣,遊走在燈光與虛榮之中,最後失去保研資格,拿著本科畢業證去應聘最底層的銷售員。還是回到教室里,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重複自己毫無興趣的事,換來一紙傲人學歷。
對於自小生長在傳統觀念里的林夕來說,只能選擇後者。林夕很傷心,她不得不為了一個符合普世價值觀的未來而放棄自己的夢想。校慶結束之後,林夕就離開了藝術團。
2014年春天,林夕失去了愛情。2014年夏天,林夕丟掉了夢想。
掙扎了一圈,林夕還是回到了原本就為她畫好的軌跡里,按部就班的生活。
從此,每當林夕路過藝韻禮堂,會不舍的抬頭看向那舞蹈排練廳里的光,想像著那裡面的人,都還充滿熱情與夢想,然而自己,卻再沒有踏足那片土地的道理。
現在屬於她的,是教學樓徹夜不熄的燈火,和實驗室里,儀器的嗡鳴聲。萬幸,孫逸還一直住在她的心裡。還有一抹甜,沒來得及才她的心頭褪去。
如今的孫逸,正忙碌在各大招聘場上。林夕還記得,孫逸曾告訴過她,畢業後,想去上海。
林夕一直在心裡默默祝願,祝願孫逸能夠心想事成,祝願那個她心裡的人能夠過得幸福如意。
忽然之間,林夕有了一個瘋狂的念頭,她為什麼不能也去上海呢?在學校,林夕是孫逸世界裡的後來人,若是去到上海,她便是與孫逸羈絆最深的人。他鄉遇故知,豈不妙哉。
這個想法,在林夕的心中,默默的生根發芽。在無數次醞釀與斟酌之後,林夕決定去看看自己的學分成績,似乎還有一線希望。
林夕一向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既然還有希望,那不妨一試。從那天起,林夕再次擁有了目標。這個目標的終點,依然是微笑著的孫逸。
當新的一批小鮮肉進入校園的時候,時光便走過一個輪迴,再次來到原點。
林夕雖已離開藝術團,但她的朋友們還在那裡。學期初的招新工作陸續開始,小元留在隊裡帶新生,忙得如火如荼。而他的女朋友,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就住在林夕斜對面宿舍里的華華。
面試那天,華華特意跑來告訴林夕,孫逸會去。林夕仿佛一個世紀都沒有見過孫逸了,思之如狂。此時有了機會,自然是不願意放過。
作為小元家屬的陪同,林夕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面試場地。
面試在一間簡單的教室里進行,林夕走到門口,就看到了那個自己思念多時的背影,無論歲月如何,無論時光荏苒,他。依舊是他,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