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玲瓏原本都有些睏倦了。畢竟晚上睡不好,白天又睡不著。聽了這個消息後頓時精神起來,掀開一點點車帘子問道:“在哪兒?”

  飛翎衛現下穿著常服來駕車,看上去和普通家丁沒甚太大的差別,只是比平常的車夫要英武許多。

  他指了一個巷子說道:“就那兒。往裡頭數第三個院落。”

  這個地方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偶爾幾個人經過,沒有人會留意旁邊的偏僻小院子。

  玲瓏就讓飛翎衛把車子駛到那邊。

  之前為了方便繞著玩,她特意沒有用自己那輛馬車。而是尋了國公府一個尋常車子來坐。現下的好處便顯出來了。即便這車子停在路邊,光看外頭的haul也沒人覺得這車子有甚不同尋常之處,看都不多看一眼。

  飛翎衛很會選地方。他停車的地方在那個巷子的口上,玲瓏坐在馬車上,掀開一點點車窗簾子就能瞧見那邊第三個院子的門口處。

  馬車旁邊正好有個水果攤。飛翎衛下車和賣水果的老大爺聊著天,順便買了幾個水果,邊吃著邊和老大爺繼續說話。

  他倒是不怕被穆承軻看到。飛翎衛認得穆二老爺,卻有的是手段讓穆二老爺能認不出他來。

  這時候的太陽已經不如前些時候那麼熾熱了。不過晌午的時候也還烈著。玲瓏看老大爺不易,讓飛翎衛把他一半的果子都買了下來,放到車上。

  其實她很想全部買下來。就怕都買下來後老大爺就走了,她這邊就沒了適合的遮掩辦法。

  皮膚黝黑身材壯實的飛翎衛拿了個布巾擦著汗,把布巾隨意搭在肩膀上。就跟個尋常農家漢子似的,繼續和老大爺在那邊閒聊。

  玲瓏在車上靜靜等著。

  過了些時候,那扇門總算是再次打開。

  果然,從裡頭走出來了個穿著靛藍色衣裳的中年男人,分明就是穆二老爺穆承軻。

  不過送他一道出來的,還有個相貌溫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

  玲瓏正想細看那女子的容貌時,突然一聲奶聲奶氣的“父親”從那邊傳了過來,嚇了她一跳。

  仔細看過去,原來是個兩三歲的小娃娃,穿著錦緞衫子,正一手拉著那女子,一手拉著穆承軻。

  玲瓏目瞪口呆。見穆承軻往這邊來了,她趕緊縮回了車子上坐好。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她聽到外頭飛翎衛問賣水果的老大爺:“您老他天天在這兒擺攤呢?”

  “是啊。”老大爺含笑道。

  “剛才過去的老爺瞧著很有錢的樣子。是這裡的住家?”

  “對啊。”老大爺樂呵呵地說:“他就是忙,我不是每天都能看到他。但是他很疼孩子,經常給孩子買水果吃。”

  玲瓏不知道自己的車子是怎麼駛離那個巷子的。等到恍然驚覺的時候,距離那一處已經很遠。

  她不由思索這事兒該怎麼辦。

  若是旁的事情,玲瓏還方便和穆少如說一聲。可這牽扯到的也太多了,她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和穆少媛開這個口。

  玲瓏思量過後,先去了趟品茗閣,叫了正在這兒幫忙的冬菱出來,吩咐道:“你等會兒回侯府一趟,就說送回家一些新到不久的茶。順便想法子去給二房送茶的時候,見一見四小姐。就說,我拜訪友人的時候看到了二老爺,好似是往桂花巷那邊去了。我因為急著拜訪友人,趕不及回去,也趕不及追過去。讓她有空的時候多留意一下吧。”

  桂花巷距離玲瓏看到穆承軻的地方只隔了一條街。如果穆少如有心的話,好生留意一下就能發現穆承軻的所做作為。

  玲瓏這樣做,顧全了雙方的臉面,往後見面也不至於太尷尬。

  冬菱不知小姐為什麼會提起二老爺的事情來。不過,但凡玲瓏吩咐的事情,她都會照做。把話一一記下來後,冬菱立刻放下了剛才手頭在做的事兒,準備了一些茶,當先往侯府去了。

  說實話,玲瓏實在是不明白二老爺穆承軻的想法。

  在她看來,穆承軻家庭和美,父親健在,兒女雙全,再沒什麼好擔心的。雖說和二老爺的兒子們不甚熟悉,不過玲瓏看他們也是挺懂事的樣子。

  當初穆少媛出了事後,二太太陸氏來給侯夫人請安,他們時常陪在陸氏身邊。陸氏但凡有一點的不舒服,他們都會幫忙照顧著。

  至於侯爺穆霖,對穆承軻那就更不錯了。除去前段時間怒然斥責過之外,以前侯爺待二老爺非常和善。平時二老爺什麼都不做,只說是在讀書,侯爺便不去為難他,只問他讀得如何了,進程怎樣,要不要多請幾位先生來教……

  這樣的平靜的安穩的生活,是這些年來玲瓏最羨慕的。

  身邊時時刻刻能有家人好好陪著,這是她求都求不到的期盼。二老爺都有了,卻不珍惜。

  玲瓏知道自己鑽了牛角尖。但她真的是鬱結於心,疏解不開。她一時半會兒的還不想回家去,索性讓駕車的人把車子繼續往前開,哪裡有路就走哪。閒逛著散散心了。

  ·

  長嶸他們的效率很快。第一批資料沒多久就到了郜世修的手中。現下他們尚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不過把王成可能效忠的幾個人的名字列了出來。

  郜世修甫一收到消息就有人來說太子殿下要見他。

  匆匆看了幾眼資料,郜世修把東西妥當收好,這便即刻去見太子宋奉謹去了。

  為了讓喬玉哲跟去,郜世修勸太子花費了不少功夫。畢竟此人是大皇子黨派的,太子不放心也是情有可原。

  之前郜世修極力阻止喬玉哲前往。如今態度發生轉變,太子宋奉謹也是疑問多多。

  對此郜世修給出的解釋是:喬大人精通治水。江南現下的情形不容樂觀,有個精通於此的人在更為妥帖些。

  這個理由到底有些薄弱。不符合指揮使大人狠絕的作風。

  宋奉謹剛開始並沒有鬆口。

  但是過了幾日後突然出現了轉機。這轉機來得及時,緣由卻讓人痛心——朝中剛剛收到急報。不只是蘇地的堤岸大面積潰決,災情一路向南,有更多的地方出現了這般的慘狀。

  宋奉謹這才意識到,指揮使大人並非是一時心軟做了那樣的決定。而是為了南方諸多百姓做此安排。喬玉哲的治水理念連皇上都拍案叫好,不是工部那些人能夠比得上的。

  太子殿下這才鬆了口,答應帶喬玉哲同往。

  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日。再不抓緊的話怕是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宋奉謹這兩天就要啟程,離開京城往江南去。所以急急地把郜世修找來,準備和他做最後的商議。

  兩人把準備帶著的人的名單梳理了一邊。上到工部幾位官員和隨身侍衛,下到駕車的車夫和粗使家丁,一個都不放過。確認無誤後,就繼續討論到了之後的諸多事宜。

  “父皇已經提前和那邊的官員說起了我要過去的事情。”宋奉謹說:“不過只幾個四品以上的官員才知道我的身份。地方上的官員只道是欽差,具體我是誰,他們並不知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