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太子哥哥,適可而止啊。再這樣下去,我可要生氣了。”
“孤現在就在氣頭上呢,太子妃,你說怎麼辦?”
“那你冷靜一下吧,我先走了。”林嬌怡說著,就要轉身離開,很快被太子從身後擁入了懷中,太子將下頷頂在林嬌怡的頭頂上,輕輕蹭了蹭:“太子妃把孤惹生氣了,可要負責到底。太子妃親孤一下,孤就不氣了。”
“美得你!”林嬌怡沒好氣地道:“快鬆手!也不顧及自個兒的形象!”
“孤同自己的太子妃親近,有什麼好顧忌的?既然太子妃不肯安慰孤,那麼這份安慰,孤唯有親自來取了。”說著,不待林嬌怡反應,就在林嬌怡側臉上親了一下。
林嬌怡頓時又羞又惱:“你!”
她的身後,太子悶笑出聲:“傻丫頭,這麼久了,你應該習慣了才是,怎麼臉皮還是這樣薄?”
“比不得某些人,天生厚臉皮,都可以拿去做城牆了!”
“罷了,不逗你了。福兒,這些天,你要小心著些,莫與大公主和賢妃娘娘走得太近。”
“我知道這是一灘渾水,不會輕易摻和的。”林嬌怡說著,嘆了口氣,顯然是想到了身處風暴中央的大公主。不知為何,她心中隱隱有不好的預感。
天色不知何時暗了下來,周圍颳起了大風。烏泱泱的雲朵間,電閃雷鳴。
太子迅速將身上的外套披在了林嬌怡身上,拉著林嬌怡往屋檐下趕。
頃刻間,豆大的雨點就砸了下來。
林嬌怡看著這糟糕的天氣,心情越發差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林嬌怡忽然沒頭沒腦地蹦出了這麼一句。太子卻很快懂了她的意思,寬慰道:“快了。前幾次,父皇或許還不能夠鎖定人選。這一次,差不離兒了。”
有明宣帝的命令在,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沒幾日,事情便有了眉目。
原來,構陷大公主之事,竟與穆賢妃脫不了關係。
這一次,輪到穆賢妃去明宣帝和姜皇后跟前哭訴了。
“皇上與皇后娘娘明鑑,臣妾與大公主無冤無仇,設計陷害大公主做什麼呢?再者,那周氏女沒了,對臣妾也沒什麼好處啊。”
三公主與李二公子相差五六歲,就算沒了周佩佩,三公主也無法嫁給李二公子。
表面上看來,若穆賢妃當真在算計大公主和周佩佩,成了沒什麼好處,一旦失敗或是被人找到把柄,卻是麻煩一堆。
“賢妃娘娘只怕是在周氏女沒了之後,才開始算計大公主的吧?”負責調查此事的人道:“微臣在賢妃娘娘的家信中,看到了賢妃娘娘欲將三公主下嫁李三公子的信息。賢妃娘娘只怕是想拉攏榮泰長公主府與李府吧?”
“太后娘娘與皇上早有將大公主下嫁李府之意,若不是榮泰長公主百般不願,只怕這樁婚事早就成了。太后娘娘與皇上十分憂心大公主的婚事。如今,與李二公子訂了親的周氏女沒了,太后娘娘和皇上很可能會再度為大公主籌謀。賢妃娘娘知道,若是大公主與李二公子之事成了,皇室斷不可能同時下降兩位公主到李家。所以,賢妃娘娘便先下手為強,斷了大公主入李府之路。微臣說得可對?”
穆賢妃勃然大怒:“一派胡言!莫非我兒除了李家之外,便再無人可嫁了,以致我非要用這種手段來陷害大公主?”
第143章
“三公主當然不是無人可嫁,賢妃娘娘出身名門,想要尚三公主的人家,不知多少。對於賢妃娘娘而言,自然有很多選擇,可賢妃娘娘一番慈母心腸,為了替六皇子殿下籌謀,自然想要與榮泰長公主府做親。榮泰長公主是太后娘娘親女,是陛下嫡親的妹妹,在宗室中既有影響力,其夫家李家亦是世家大族……若是榮泰長公主能夠時常在太后娘娘和陛下跟前替六皇子殿下說些好話,太后娘娘和陛下再怎麼也會受些影響的。賢妃娘娘聽聽,微臣說得可還在理?”
“我兒年歲還小,你竟這樣害他,他究竟跟你有什麼深仇大恨!”穆賢妃氣得臉色發青:“虧你還是皇上身邊兒的近臣,怎是這樣一副混不吝的做派!你這是在逼本宮和三公主、六皇子一起去死嗎?”
被人扣上個暗算大公主的帽子也就算了,誰知,這人竟還懷疑她是在借著三公主的婚事謀劃著名奪嫡!若不是眼前之人是明宣帝的屬下,只忠於明宣帝,恐怕穆賢妃都要以為這人是誰派來陷害自己的了。
那人眼觀鼻鼻觀心:“賢妃娘娘勿惱,微臣只是隨便問問罷了。若賢妃娘娘沒有此心,自是不用著急的。”
“大人一開口就幾乎要了我們母子三人的命,我可不敢相信大人只是‘隨便問問’。”穆賢妃冷笑一聲:“不知大人在淑妃娘娘面前可也是這般做派?依照大人的說法,但凡圖謀與榮泰長公主府結親的,都是有那大逆不道想頭的人。若大人單只懷疑本宮,本宮倒要奇怪了,本宮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惹得大人如此針對本宮。”
說著,穆賢妃目錄懇求地看向明宣帝:“皇上明鑑,臣妾與六皇子絕無此心。臣妾素來明白嫡庶之別。太子居嫡居長,又英明賢德,乃國之儲君的不二人選。六皇子如今年紀尚幼,一團孩子氣,如何能與太子比肩?臣妾若果真如此想,才是瘋了呢。”
“就算臣妾真的希望三公主與李家做親,那也是為了臣妾女兒的終身幸福考慮。李家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絕非唯一的選擇。臣妾又有什麼理由,為了讓女兒嫁進李家,就放出流言謀害大公主呢?都是一家子姐妹,若是大公主在外頭落下個狠毒的名聲,三公主難不成就能一點兒不受影響?”
明宣帝轉動著手中的玉扳指,面上喜怒不定,半響後,方道:“朕知道了。若你果真沒起那糊塗心思,朕也不會冤枉了你。”
“多謝皇上。只求皇上能儘快揪出那爛了心肝兒的人,好還臣妾母子三人一個清白。”穆賢妃素來端莊,此時卻是一臉脆弱地看著明宣帝。明宣帝見了,倒也有幾分不忍。他搖搖頭,逼著自己硬起心腸,不再去看穆賢妃。
穆賢妃,終究還是有嫌疑的。
雖不知穆賢妃在這件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但三公主派人散播謠言之事,明宣帝已大致能夠確定了。因此,才會有今日這場審問。
不久後,明宣帝去了李淑妃處:“大公主將與李家二小子訂婚的消息,淑妃可知道了?”
“臣妾已經從太后娘娘那兒聽到了風聲。多謝皇上為大公主著想,非但給大公主指了這樣好的一個人家,還間接替大公主洗脫了污名。臣妾時常對大公主說,‘該是你的,就得去爭,不該是你的,不要去妄想,’橫豎守住本份二字也就是了,皇上是大公主的父皇,總不會看著大公主吃虧的。”
“大公主是朕的女兒,朕自來視如掌上明珠,自然要替大公主考慮。”
“孤現在就在氣頭上呢,太子妃,你說怎麼辦?”
“那你冷靜一下吧,我先走了。”林嬌怡說著,就要轉身離開,很快被太子從身後擁入了懷中,太子將下頷頂在林嬌怡的頭頂上,輕輕蹭了蹭:“太子妃把孤惹生氣了,可要負責到底。太子妃親孤一下,孤就不氣了。”
“美得你!”林嬌怡沒好氣地道:“快鬆手!也不顧及自個兒的形象!”
“孤同自己的太子妃親近,有什麼好顧忌的?既然太子妃不肯安慰孤,那麼這份安慰,孤唯有親自來取了。”說著,不待林嬌怡反應,就在林嬌怡側臉上親了一下。
林嬌怡頓時又羞又惱:“你!”
她的身後,太子悶笑出聲:“傻丫頭,這麼久了,你應該習慣了才是,怎麼臉皮還是這樣薄?”
“比不得某些人,天生厚臉皮,都可以拿去做城牆了!”
“罷了,不逗你了。福兒,這些天,你要小心著些,莫與大公主和賢妃娘娘走得太近。”
“我知道這是一灘渾水,不會輕易摻和的。”林嬌怡說著,嘆了口氣,顯然是想到了身處風暴中央的大公主。不知為何,她心中隱隱有不好的預感。
天色不知何時暗了下來,周圍颳起了大風。烏泱泱的雲朵間,電閃雷鳴。
太子迅速將身上的外套披在了林嬌怡身上,拉著林嬌怡往屋檐下趕。
頃刻間,豆大的雨點就砸了下來。
林嬌怡看著這糟糕的天氣,心情越發差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林嬌怡忽然沒頭沒腦地蹦出了這麼一句。太子卻很快懂了她的意思,寬慰道:“快了。前幾次,父皇或許還不能夠鎖定人選。這一次,差不離兒了。”
有明宣帝的命令在,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沒幾日,事情便有了眉目。
原來,構陷大公主之事,竟與穆賢妃脫不了關係。
這一次,輪到穆賢妃去明宣帝和姜皇后跟前哭訴了。
“皇上與皇后娘娘明鑑,臣妾與大公主無冤無仇,設計陷害大公主做什麼呢?再者,那周氏女沒了,對臣妾也沒什麼好處啊。”
三公主與李二公子相差五六歲,就算沒了周佩佩,三公主也無法嫁給李二公子。
表面上看來,若穆賢妃當真在算計大公主和周佩佩,成了沒什麼好處,一旦失敗或是被人找到把柄,卻是麻煩一堆。
“賢妃娘娘只怕是在周氏女沒了之後,才開始算計大公主的吧?”負責調查此事的人道:“微臣在賢妃娘娘的家信中,看到了賢妃娘娘欲將三公主下嫁李三公子的信息。賢妃娘娘只怕是想拉攏榮泰長公主府與李府吧?”
“太后娘娘與皇上早有將大公主下嫁李府之意,若不是榮泰長公主百般不願,只怕這樁婚事早就成了。太后娘娘與皇上十分憂心大公主的婚事。如今,與李二公子訂了親的周氏女沒了,太后娘娘和皇上很可能會再度為大公主籌謀。賢妃娘娘知道,若是大公主與李二公子之事成了,皇室斷不可能同時下降兩位公主到李家。所以,賢妃娘娘便先下手為強,斷了大公主入李府之路。微臣說得可對?”
穆賢妃勃然大怒:“一派胡言!莫非我兒除了李家之外,便再無人可嫁了,以致我非要用這種手段來陷害大公主?”
第143章
“三公主當然不是無人可嫁,賢妃娘娘出身名門,想要尚三公主的人家,不知多少。對於賢妃娘娘而言,自然有很多選擇,可賢妃娘娘一番慈母心腸,為了替六皇子殿下籌謀,自然想要與榮泰長公主府做親。榮泰長公主是太后娘娘親女,是陛下嫡親的妹妹,在宗室中既有影響力,其夫家李家亦是世家大族……若是榮泰長公主能夠時常在太后娘娘和陛下跟前替六皇子殿下說些好話,太后娘娘和陛下再怎麼也會受些影響的。賢妃娘娘聽聽,微臣說得可還在理?”
“我兒年歲還小,你竟這樣害他,他究竟跟你有什麼深仇大恨!”穆賢妃氣得臉色發青:“虧你還是皇上身邊兒的近臣,怎是這樣一副混不吝的做派!你這是在逼本宮和三公主、六皇子一起去死嗎?”
被人扣上個暗算大公主的帽子也就算了,誰知,這人竟還懷疑她是在借著三公主的婚事謀劃著名奪嫡!若不是眼前之人是明宣帝的屬下,只忠於明宣帝,恐怕穆賢妃都要以為這人是誰派來陷害自己的了。
那人眼觀鼻鼻觀心:“賢妃娘娘勿惱,微臣只是隨便問問罷了。若賢妃娘娘沒有此心,自是不用著急的。”
“大人一開口就幾乎要了我們母子三人的命,我可不敢相信大人只是‘隨便問問’。”穆賢妃冷笑一聲:“不知大人在淑妃娘娘面前可也是這般做派?依照大人的說法,但凡圖謀與榮泰長公主府結親的,都是有那大逆不道想頭的人。若大人單只懷疑本宮,本宮倒要奇怪了,本宮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惹得大人如此針對本宮。”
說著,穆賢妃目錄懇求地看向明宣帝:“皇上明鑑,臣妾與六皇子絕無此心。臣妾素來明白嫡庶之別。太子居嫡居長,又英明賢德,乃國之儲君的不二人選。六皇子如今年紀尚幼,一團孩子氣,如何能與太子比肩?臣妾若果真如此想,才是瘋了呢。”
“就算臣妾真的希望三公主與李家做親,那也是為了臣妾女兒的終身幸福考慮。李家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絕非唯一的選擇。臣妾又有什麼理由,為了讓女兒嫁進李家,就放出流言謀害大公主呢?都是一家子姐妹,若是大公主在外頭落下個狠毒的名聲,三公主難不成就能一點兒不受影響?”
明宣帝轉動著手中的玉扳指,面上喜怒不定,半響後,方道:“朕知道了。若你果真沒起那糊塗心思,朕也不會冤枉了你。”
“多謝皇上。只求皇上能儘快揪出那爛了心肝兒的人,好還臣妾母子三人一個清白。”穆賢妃素來端莊,此時卻是一臉脆弱地看著明宣帝。明宣帝見了,倒也有幾分不忍。他搖搖頭,逼著自己硬起心腸,不再去看穆賢妃。
穆賢妃,終究還是有嫌疑的。
雖不知穆賢妃在這件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但三公主派人散播謠言之事,明宣帝已大致能夠確定了。因此,才會有今日這場審問。
不久後,明宣帝去了李淑妃處:“大公主將與李家二小子訂婚的消息,淑妃可知道了?”
“臣妾已經從太后娘娘那兒聽到了風聲。多謝皇上為大公主著想,非但給大公主指了這樣好的一個人家,還間接替大公主洗脫了污名。臣妾時常對大公主說,‘該是你的,就得去爭,不該是你的,不要去妄想,’橫豎守住本份二字也就是了,皇上是大公主的父皇,總不會看著大公主吃虧的。”
“大公主是朕的女兒,朕自來視如掌上明珠,自然要替大公主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