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頓時,皇帝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被人這般愚弄的滋味已有多年沒嘗過了,一時間竟忘了發怒,只瞪著陳妃說不出話來。
“臣妾已經時日不多了。能死在陛下手裡,臣妾也並無怨言。只是臨死前有一事相求陛下,陛下能否答應臣妾?”
陳妃很是懇切的望著皇帝。
皇帝卻皺眉,便見陳妃無比吃力的從被褥下頭伸出一隻手來,瘦骨如柴的手指之間攥著一封發黃的信。
“這是阿婉當年留給臣妾的信。她說,若是臣妾碰上了什麼麻煩事,可以去找她。”陳妃很是吃力的說著,手一松,信紙便飄忽掉到了地上。“難道陛下要臣妾將這封信燒給阿婉,讓阿婉從那邊回來替臣妾求陛下嗎?”
皇帝的眉頭皺得死緊,他盯著地上那封信,沒有撿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道:“你說。”
陳妃大大鬆了一口氣,道:“請陛下,對著小靶鏡,答應臣妾……”
第兩百三十七章 騷動
從陳妃宮裡出來,皇帝始終一言不發。溫公公小心翼翼的跟在他身後,冷汗卻不受控制的從額上往下滑落。
早在皇帝還是一介皇子的時候,溫公公便陪伴其左右,對皇帝的性子自然是了如指掌。此刻不論是他袖口下若隱若現捏緊了的拳頭,還是紮實得有些刻意的腳步,都是皇帝真正大怒時的表現。
溫公公悄悄的用袖子擦去自己的額上的冷汗。真不知道陛下與陳妃娘娘單獨說了些什麼,竟會生氣至此。要是這個關頭有誰撞上了槍口,只怕連天皇老子都救不回來了。
他只能暗中祈禱希望今天一切順利。
可世事不如人願,剛過沒多久,便見一個小太監神色匆匆的迎了上來,稟報導:“陛下,賢妃娘娘請陛下去一趟子湯院,齊王殿下跟許侍郎家姑娘出事了!”
話音未落,溫公公便心裡一提。
他偷偷觀察著皇帝的臉色,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糟了糟了,糟了糟了!
……
皇帝趕到子湯院的時候,賢妃正有些勉強的應對著旁人的為難。
這子湯院不大,不過是行宮眾多湯浴中離踐行宴場地最近的一眼罷了。裡頭卻烏泱泱的站了一片人,熱鬧非凡。
齊王的頭髮濕漉漉的,糙糙披了一件斗篷裹住身子,溫文爾雅的臉上難得露出幾分怒氣,眉眼間儘是受害者特有的義憤填膺。
另一邊窩在許夫人懷裡嚶嚶哭泣的女子,正是戶部右侍郎許皆榮的孫女許盈,她也與齊王一般,頭髮濕漉漉的,嬌小的身子被狐皮大氅包著,哭得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撇開有些不知所措的賢妃不說,那幾個趕來看熱鬧的,正是被奪了封號的淑妃施氏和原來的德妃王氏。她們各自帶了幾個侍女,便將這塊不大的地方擠得水泄不通。
皇帝擰緊了眉頭環視一周。
來之前小太監便已跟他說明了情況。
今日齊王覺得身子有些不適,便告假沒有參加踐行宴,而是讓側妃代為出席。他向來就習慣在行宮裡泡溫泉驅寒解乏,今天也不例外。誰知泡到中途,遇上了誤闖進來的許盈姑娘,兩人中了媚香,這便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
這件事被宮女撞見,緊急稟報了賢妃,卻碰上出來透氣的施氏和王氏,這便一起趕來。
據許盈所說,她去完恭房,便不知不覺迷了路,路上碰見一個侍女給她帶路,卻不料將她帶到了這裡來。而那名侍女經許盈指證,正是新分到施氏身邊的人。
齊王當時便一口咬定施氏心存歹意,她作為瑞王的生母,故意陷害於他。
施氏自然不認,這可是事關奪嫡的大事,她說那名侍女才分到自己身邊沒多久,說不定是賢妃不安好心,才用了這借刀殺人的法子。
施氏把火燒到了賢妃身上,齊王又一定要討一個公道,許夫人則抱著自己孫女哭天搶地,王氏在旁看著熱鬧還不忘添油加醋,被叫來查驗媚香的太醫更是進退兩難。
而皇帝去了陳妃宮中屏蔽左右,遲遲不見出面主持大局,這便拖到了現在,場面一片混亂。
“請父皇明察,還兒臣一個公道!”
齊王先發制人,在看見皇帝的瞬間便直直跪了下來,形容十分懇切。其他人也跟著轉過身烏拉拉的跪了下去,或是喊著萬歲或是說著冤枉。
皇帝的視線落在齊王身上。
看到這裡,他才明白陳妃想辦法將自己叫去的意圖——為的就是讓齊王這齣自導自演的戲順利唱完。
趙修齊很早就想與許家聯姻從而把握住戶部,即便曾經被皇帝否決過一次,他也不惜代價,寧願用這種方式往自己身上抹黑,也要生米煮成熟飯。眾目睽睽之下,皇帝就算不同意,也得點頭了。
狗急跳牆,現在齊王的處境已經糟糕到不惜違背皇帝的意願了嗎?
皇帝的眸子微凝。
“元靈和齊兒會長成這樣,都是臣妾與陛下的錯。臣妾只顧明哲保身,陛下則是放任自流……”
臨走前陳妃的話突然響起,皇帝微微愣神。
“所以請陛下答應臣妾,將來若是齊兒做出什麼事來,請陛下留他一條命……”
“因為都是陛下放縱他至此的……”
“子不教父之過……”
“若是阿婉知道了,肯定也會這麼說的……”
皇帝苦笑,若是純熙真的知道了,只怕會跳起來指著他的鼻子一頓痛罵吧。
可那又如何,生在皇家,坐上了皇帝這個位置,他要考慮的只能是蒼生百姓,而不是一個病怏怏心腸惡毒的兒子。
早在趙修齊小的時候為了得到他的探望而偷偷倒掉藥水,並蓄意害得六皇子摔斷腿還肆意折磨處死宮人的時候,皇帝就已經將他從太子候選者當中剔除了。
若不是蕭立始終不願繼承皇位,皇帝也根本不會放任瑞王與他漸漸膨脹。
到了現在,他竟是被野心吞噬到忘乎所以的地步了。看不清形勢,心中沒有了大義,只盯著那一畝三分地,用盡心思的去奪、去搶、去爭。
這般難看的模樣,就是他崇武帝的兒子。
各種思緒交織,在短短的一剎那閃過,皇帝幾步上前,一腳將齊王踹倒在地。
“混帳東西,你還有臉跟朕來討公道!”
這一腳,踢在齊王左肩上,一陣撕裂的劇痛傳來,他頓時慘叫出聲,蜷縮在地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這麼會這樣?以他的猜測,父皇不應該是先拿幕後主使者開刀嗎?難不成母妃說了什麼惹得父皇生氣了?為什麼?
太多問題湧上來,他完全沒有思緒。
便聽皇帝怒吼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反應過來,這是西涼人與八公主的踐行宴。皇帝和後宮高位的妃嬪皆都離席,定會引得猜測紛飛。
若齊王腦子裡還有顧全大局這個概念,他就不該讓宮女把事情鬧大。從他放任宮女去請賢妃想要求一個公道的時候開始,他作為一國皇子就已經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臣妾已經時日不多了。能死在陛下手裡,臣妾也並無怨言。只是臨死前有一事相求陛下,陛下能否答應臣妾?”
陳妃很是懇切的望著皇帝。
皇帝卻皺眉,便見陳妃無比吃力的從被褥下頭伸出一隻手來,瘦骨如柴的手指之間攥著一封發黃的信。
“這是阿婉當年留給臣妾的信。她說,若是臣妾碰上了什麼麻煩事,可以去找她。”陳妃很是吃力的說著,手一松,信紙便飄忽掉到了地上。“難道陛下要臣妾將這封信燒給阿婉,讓阿婉從那邊回來替臣妾求陛下嗎?”
皇帝的眉頭皺得死緊,他盯著地上那封信,沒有撿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道:“你說。”
陳妃大大鬆了一口氣,道:“請陛下,對著小靶鏡,答應臣妾……”
第兩百三十七章 騷動
從陳妃宮裡出來,皇帝始終一言不發。溫公公小心翼翼的跟在他身後,冷汗卻不受控制的從額上往下滑落。
早在皇帝還是一介皇子的時候,溫公公便陪伴其左右,對皇帝的性子自然是了如指掌。此刻不論是他袖口下若隱若現捏緊了的拳頭,還是紮實得有些刻意的腳步,都是皇帝真正大怒時的表現。
溫公公悄悄的用袖子擦去自己的額上的冷汗。真不知道陛下與陳妃娘娘單獨說了些什麼,竟會生氣至此。要是這個關頭有誰撞上了槍口,只怕連天皇老子都救不回來了。
他只能暗中祈禱希望今天一切順利。
可世事不如人願,剛過沒多久,便見一個小太監神色匆匆的迎了上來,稟報導:“陛下,賢妃娘娘請陛下去一趟子湯院,齊王殿下跟許侍郎家姑娘出事了!”
話音未落,溫公公便心裡一提。
他偷偷觀察著皇帝的臉色,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糟了糟了,糟了糟了!
……
皇帝趕到子湯院的時候,賢妃正有些勉強的應對著旁人的為難。
這子湯院不大,不過是行宮眾多湯浴中離踐行宴場地最近的一眼罷了。裡頭卻烏泱泱的站了一片人,熱鬧非凡。
齊王的頭髮濕漉漉的,糙糙披了一件斗篷裹住身子,溫文爾雅的臉上難得露出幾分怒氣,眉眼間儘是受害者特有的義憤填膺。
另一邊窩在許夫人懷裡嚶嚶哭泣的女子,正是戶部右侍郎許皆榮的孫女許盈,她也與齊王一般,頭髮濕漉漉的,嬌小的身子被狐皮大氅包著,哭得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撇開有些不知所措的賢妃不說,那幾個趕來看熱鬧的,正是被奪了封號的淑妃施氏和原來的德妃王氏。她們各自帶了幾個侍女,便將這塊不大的地方擠得水泄不通。
皇帝擰緊了眉頭環視一周。
來之前小太監便已跟他說明了情況。
今日齊王覺得身子有些不適,便告假沒有參加踐行宴,而是讓側妃代為出席。他向來就習慣在行宮裡泡溫泉驅寒解乏,今天也不例外。誰知泡到中途,遇上了誤闖進來的許盈姑娘,兩人中了媚香,這便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
這件事被宮女撞見,緊急稟報了賢妃,卻碰上出來透氣的施氏和王氏,這便一起趕來。
據許盈所說,她去完恭房,便不知不覺迷了路,路上碰見一個侍女給她帶路,卻不料將她帶到了這裡來。而那名侍女經許盈指證,正是新分到施氏身邊的人。
齊王當時便一口咬定施氏心存歹意,她作為瑞王的生母,故意陷害於他。
施氏自然不認,這可是事關奪嫡的大事,她說那名侍女才分到自己身邊沒多久,說不定是賢妃不安好心,才用了這借刀殺人的法子。
施氏把火燒到了賢妃身上,齊王又一定要討一個公道,許夫人則抱著自己孫女哭天搶地,王氏在旁看著熱鬧還不忘添油加醋,被叫來查驗媚香的太醫更是進退兩難。
而皇帝去了陳妃宮中屏蔽左右,遲遲不見出面主持大局,這便拖到了現在,場面一片混亂。
“請父皇明察,還兒臣一個公道!”
齊王先發制人,在看見皇帝的瞬間便直直跪了下來,形容十分懇切。其他人也跟著轉過身烏拉拉的跪了下去,或是喊著萬歲或是說著冤枉。
皇帝的視線落在齊王身上。
看到這裡,他才明白陳妃想辦法將自己叫去的意圖——為的就是讓齊王這齣自導自演的戲順利唱完。
趙修齊很早就想與許家聯姻從而把握住戶部,即便曾經被皇帝否決過一次,他也不惜代價,寧願用這種方式往自己身上抹黑,也要生米煮成熟飯。眾目睽睽之下,皇帝就算不同意,也得點頭了。
狗急跳牆,現在齊王的處境已經糟糕到不惜違背皇帝的意願了嗎?
皇帝的眸子微凝。
“元靈和齊兒會長成這樣,都是臣妾與陛下的錯。臣妾只顧明哲保身,陛下則是放任自流……”
臨走前陳妃的話突然響起,皇帝微微愣神。
“所以請陛下答應臣妾,將來若是齊兒做出什麼事來,請陛下留他一條命……”
“因為都是陛下放縱他至此的……”
“子不教父之過……”
“若是阿婉知道了,肯定也會這麼說的……”
皇帝苦笑,若是純熙真的知道了,只怕會跳起來指著他的鼻子一頓痛罵吧。
可那又如何,生在皇家,坐上了皇帝這個位置,他要考慮的只能是蒼生百姓,而不是一個病怏怏心腸惡毒的兒子。
早在趙修齊小的時候為了得到他的探望而偷偷倒掉藥水,並蓄意害得六皇子摔斷腿還肆意折磨處死宮人的時候,皇帝就已經將他從太子候選者當中剔除了。
若不是蕭立始終不願繼承皇位,皇帝也根本不會放任瑞王與他漸漸膨脹。
到了現在,他竟是被野心吞噬到忘乎所以的地步了。看不清形勢,心中沒有了大義,只盯著那一畝三分地,用盡心思的去奪、去搶、去爭。
這般難看的模樣,就是他崇武帝的兒子。
各種思緒交織,在短短的一剎那閃過,皇帝幾步上前,一腳將齊王踹倒在地。
“混帳東西,你還有臉跟朕來討公道!”
這一腳,踢在齊王左肩上,一陣撕裂的劇痛傳來,他頓時慘叫出聲,蜷縮在地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這麼會這樣?以他的猜測,父皇不應該是先拿幕後主使者開刀嗎?難不成母妃說了什麼惹得父皇生氣了?為什麼?
太多問題湧上來,他完全沒有思緒。
便聽皇帝怒吼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反應過來,這是西涼人與八公主的踐行宴。皇帝和後宮高位的妃嬪皆都離席,定會引得猜測紛飛。
若齊王腦子裡還有顧全大局這個概念,他就不該讓宮女把事情鬧大。從他放任宮女去請賢妃想要求一個公道的時候開始,他作為一國皇子就已經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