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顧懷一邊將一柄馬刀舞得密不透風,一邊大聲道:“兄弟們,跟他們拼了!長矛,準備!”
玳國前排的黑甲軍轉眼殺到,當距離僅僅三丈之時,顧懷大叫道:“刺!”無數兩丈多長的矛自盾牌之後橫起,亮出尖利刀鋒,對著奔騰而來的黑甲軍迎面刺去。前排的黑甲軍沖得太快根本不及防備,頃刻間人仰馬翻。
然而這終究只能阻擋一時 。顧正耳邊不斷傳來手下人的慘叫之聲。黑甲軍氣勢一滯之後,便如洪水潰破堤壩一般,踏著禹國士兵的屍體傾覆而下,勢不可擋,眼看著就要衝下緩坡。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打算下篇寫個輕鬆惡搞文,不過想了一下,覺得沒什麼意思,於是決定了,下篇文的構架更大,篇幅更長。貓果然是愛上了筆下千軍萬馬的感覺。
恩恩,下章洛輕恆、顧非、陛下、葉行雲正面對決。
☆、兵戎相見(三)
突然,一支鳴鏑令箭帶著尖利的呼嘯竄上高空。大批禹國士兵聞風而動,激流一般向著響箭所指的方向迅速集結。
長流將強弓拋還給緊隨其後的侍衛長,大聲道:“兩翼包抄!”身後金色令旗即刻在蔚藍的長空中高高飛揚舞動。
顧非很快帶著迅速集結起的騎兵分流出長流的隊伍,二人各領一隊人馬繞過谷口,從一處相對平緩的山坡向著洛輕恆的黑甲軍迅速俯衝而下。顧非所領的騎兵方才藏在山谷外的丘陵地帶,還未參加過戰鬥,早就憋著一股血性,是以人和馬都處在最佳的戰鬥狀態。漸漸地顧非所領人馬的速度快過長流的大部隊,劃出一道新月形的弧線,沖向黑甲軍最前端的左翼。
緊接著又是一支鳴鏑火箭攜著風雷之聲直上雲霄。長流一馬當先拉出另一支由三千精騎組成的隊伍,如離弦之箭一般,脫出騎兵主力部隊,一路輕騎突進向著黑甲軍右翼飛馳。
兩支隊伍風馳電掣般呼嘯掠去。離黑甲軍足有五百步距離時,長流從背後箭壺中取出一支精鋼箭,挽弓對準玳國一名小將射去,一箭入喉!那人落下馬背,兩軍已相距不足三百步,一陣鋪天蓋地的箭雨向著猝不及防的黑甲軍側面呼嘯撲去。顧非那邊也是一樣,一輪精準的射擊過後,黑甲軍的先鋒部隊有無數人慘呼落馬。兩支輕騎一招得手卻毫不戀戰,十分默契地雙雙掉頭就跑。饒是如此,黑甲軍回擊的箭雨幾乎是貼著兩支輕騎的背後密集落下。侍衛長緊緊跟在女皇身後,大聲道:“陛下,太冒險了!”誰知他話音剛落,長流已經利落調轉馬頭,再一次向著黑甲軍前鋒側翼殺過去,不給對方絲毫重新調整集結的喘息之機。
如此反覆三箭過後,洛輕恆的先頭部隊陣型已隱有潰敗之勢,速度亦慢了下來,為顧正顧懷他們的正面交鋒大大減輕了壓力。
黑甲軍陣中,葉行雲看見己方士兵大批中箭,大聲道:“陛下,這樣下去不行啊。他們打得到我們,我們卻動不得他們。”黑甲軍之所以戰無不克所向披靡靠的都是保持陣型正面推進。然而禹國這種輕騎對重騎兩翼包抄的打法十分靈活,如果黑甲軍要反擊,勢必得破壞陣型,把隊伍向側翼調集。何況重甲騎兵在速度上絲毫不占優勢,一時之間竟然頗為掣肘,生生成了禹國人的活靶子。
葉行雲沒有注意到的是,玳國輕騎大部隊已經趁著黑甲軍受到側翼打擊放慢速度的機會,從後方撕開一道缺口,拉開車懸陣,試圖一路破開黑甲方陣,跟正面迎敵的顧正顧懷的隊伍匯合。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禹國步兵從上坡上俯衝下來,殺入黑甲軍後方戰圈。他們手持長槍,長刀,刀牌,鉤槍,朴刀等兵器,七人組成一個小的戰鬥團體,每個組合各自為戰,避開正面對抗重甲騎兵的衝擊,專門在黑甲騎兵的側面或背後襲擊敵人戰馬的馬腿。等到戰馬嘶鳴著倒下,幾人再合圍上去對付已經變成了步兵的騎兵。馬蹄揚起的煙塵使得禹國士兵們的視線不甚清晰,往往黑甲騎兵掠過身旁後,他們根本不知道己方還有幾個人活著,然而這些訓練有素配合精熟的步兵們卻拼著一股膽氣個個殺紅了眼,悍不畏死地與手持重型武器的黑甲騎兵對抗。
混戰迅速蔓延,死死拖住了黑甲軍前行的步伐。
這一仗,長流拚的就是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局勢的判斷力,靠的是輕騎風一般的速度,最重要的卻是數十萬大禹將士眾志成城保家衛國的血性和膽氣,儘量避開正面衝擊,採用多面合圍,各個擊破的方法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亂軍之中,顧正大聲喝道:“再頂一陣,為陛下拖住黑甲軍!”原本在洛輕恆重甲騎兵衝鋒之下,這支疲憊不堪的隊伍已險些被黑甲軍衝垮。然而女皇陛下親自領軍由顧非配合從兩翼包抄將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此舉大大鼓舞了正面迎敵的將士們的士氣。騎兵無法衝鋒,留在原地與正面衝過來的重甲騎兵對抗簡直是螳臂當車一般的噩夢,然而此刻亂軍中的大禹將士們群情振奮,拼命守住防線,誓為女皇和顧非的隊伍爭取時間。
長流與顧非的隊伍風一般掠過沙場,如江河入海漸漸匯成一股激流。趁著黑甲軍匆忙之間尚且來不及調整陣型從方才增兵的側翼拉回人馬,二人領著六千精銳輕騎稍稍拉開橫向間距,擺開車懸陣,正面向著黑甲軍呼嘯而去,瞬間撕開一道口子,如同錐子一般插入中間相對薄弱的黑甲軍陣中,與顧正顧懷的隊伍順利匯合。顧懷見到女皇,激動難抑地喊道:“陛下,您可算是來了!”緊跟長流的顧非一劍挑飛射向顧懷背心的流矢,道:“帶著你的人跟我一道衝過去,勢必要衝垮他們的陣型!”
“是!”顧懷心知顧非擔憂女皇安危,不欲她在亂軍之中衝鋒冒險,是以身先士卒。顧非側身對顧正拋下一句:“保護陛下!”遂與顧懷二人帶領各自的人馬輕騎突進殺向黑甲軍的心臟部位。
敵陣之中,顧非劍法精絕,竟是扣緊弓弦雙箭連發。轉瞬間十多名玳國騎兵已被他射落馬背。玳人見他悍勇,非但不避,反有二十多騎驟然向他一人圍攏,揮落馬刀奮力砍殺。此時亂軍之中一人高喊道:“此人是將軍,殺我將士多矣!”想來那人曾在嘉陵關與顧非交鋒,心懷舊恨。顧非眼神如冰,腰間長劍出鞘龍吟,凌厲劍鋒專刺敵人眉心,一劍手刃一人,竟無一劍落空。
玳人見他宛若殺神降世,頃刻間便將上前合圍的騎兵殺戮殆盡,盡皆駭然,卻仍有數十人立刻替補上前。顧非絲毫不懼,揮劍揚起一片血霧。被他凌厲劍氣所驚的戰馬仰起前蹄嘶鳴,將眉間血流如注的騎手甩下馬背,砸出一片煙塵。玳人終於為顧非殺人如麻所懾,一時無人再敢上前。如此這般便強行在黑甲軍正中撕開一道裂口,身後的輕騎飛馳趕上,一鼓作氣將這道fèng隙不斷擴大,直至徹底撕裂。終於,顧非的人馬同從黑甲軍後方突破的輕騎主力大部隊順利匯合,兩股人馬凝成一柄利劍,在黑甲軍陣型中來回衝刺,勢如破竹。
千軍萬馬中,長流盯著洛輕恆金龍皇旗所在的方向,取出一支鳴鏑火箭,扣弦滿弓。火箭離弦,帶著尖銳的哨音飛向蔚藍天空下舞動的金龍。霎時皇旗被火舌捲起,而令箭卻猶自去勢不竭。禹國將士頓時歡聲雷動,越發奮力衝殺。
那一箭轟鳴呼嘯著撕開前塵往事,馬上的洛輕恆幾有一剎那的恍惚。然而亦僅僅只有一剎那。剎那過後,他的眼神已鋒銳如刀,破開最後的一線迷離。烽煙滾滾殺聲陣陣中,洛輕恆緩緩抬起雙臂,同樣拉弦滿弓,烏黑的箭頭在血色艷陽下閃耀著森冷的利芒,對準千萬人中那道曾經讓他魂牽夢縈的身影。
一箭離弦。
作者有話要說:明後兩天肯定沒有更新,貓要去練車然後考駕照。上帝保佑。
計劃元旦那天結文開定製。大家記得督促我。
關於長評送定製,各位想想機會成本,比如只有一個人寫什麼的。哈哈。為免有人說我刷分,長評可以打零分。分真的無所謂,關鍵是貓需要大家的評價。如果砸磚言之有理,能令我從此頓悟的,更是大好。
司馬遷《史記》中的《匈奴列傳》記載了“鳴鏑”的來歷,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問度娘。
晚安。
☆、兵戎相見(四)
修羅場中,長流幾乎看不清利箭來勢,只憑著本能足下脫出馬鐙,奮力一點。下一刻她只覺頸間擦過一道逼人寒氣,緊接著便是一陣熱辣辣的火燙,伸手一探果然一片殷紅。不出所料,那人為了皇圖霸業在緊要關頭絕不會對她有絲毫心慈手軟。是到了最後了斷的時候!她輕輕冷笑一聲,側身避過自腋下刺來的寒芒,拔出沉淵,任憑掌心中溫熱的血液滴落雪亮劍鋒,染紅劍光殘影。鐺地一聲短兵相接,長流頓覺虎口發麻。好個葉行雲,不愧是表哥那位道士師傅的關門弟子!
葉行雲身如鬼魅從亂軍之中一路殺到長流身側,本想出其不意,不料她身法竟如此之快,竟能同時避開洛輕恆的鎢鋼箭鋒和自己傾盡全力的一擊。
兩人可算是師出同門,一招一式皆能互相料敵機先。一時你來我往殺得難分難解。長流在一片銀色劍影中身姿飄忽不定,似落葉被狂風捲起。侍衛長竟插不下半分手,只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卻苦於束手無策。顧正到底為將多年,最先反應過來,大喝一聲道:“替陛下擋住流矢!快!”周圍的禹國士兵這才從驚心動魄中勉強拉回神智,迅速豎起一道防線,將長流和葉行雲二人圍在當中,護得密不透風。
洛輕恆一擊不中,便不再留戀刀光劍影中的玲瓏身影,彎弓搭箭沒有一絲遲疑,對準為了救駕迎面飛馳而來的顧非,三箭連發。為扭轉敗局,方才那一箭不得不為,此刻這三箭則帶著他的滔天怒意。
那三箭一箭快過一箭,攜著撲面的寒意和無盡的殺氣,分別朝著顧非的額頭、心臟和握劍的手腕疾射。顧非眉峰聚冷,揮劍將前兩箭劈成切口齊整的四段,不想第三箭卻是用的一股巧力,突然來勢一墜,哧地一聲扎入迎頭而上的馬腹之中。
洛輕恆箭如令發,頃刻間更有無數玳國騎手瞄準顧非放箭。風聲與流矢在耳邊交錯呼嘯。箭雨如蝗中,顧非伏低身體,不斷揮劍擋去流矢。□的深棕色寶馬頂著箭傷撒開四蹄迎著箭雨飛馳。一箭,兩箭,三箭……深棕馬中箭越來越多,速度慢了下來,前蹄漸漸越抬越低,最後終於力竭倒在血泊之中。
顧非輕撫了一下陪著他征戰數年的坐騎的眼睛,隨即飄身而起,身如飛鵬躍向一丈之外的一名玳國騎兵,衣袂飄飄,一劍封喉。玳人見他眨眼間便殺人搶馬,如蝗箭雨更是如影隨形一般密集落下。
玳國前排的黑甲軍轉眼殺到,當距離僅僅三丈之時,顧懷大叫道:“刺!”無數兩丈多長的矛自盾牌之後橫起,亮出尖利刀鋒,對著奔騰而來的黑甲軍迎面刺去。前排的黑甲軍沖得太快根本不及防備,頃刻間人仰馬翻。
然而這終究只能阻擋一時 。顧正耳邊不斷傳來手下人的慘叫之聲。黑甲軍氣勢一滯之後,便如洪水潰破堤壩一般,踏著禹國士兵的屍體傾覆而下,勢不可擋,眼看著就要衝下緩坡。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打算下篇寫個輕鬆惡搞文,不過想了一下,覺得沒什麼意思,於是決定了,下篇文的構架更大,篇幅更長。貓果然是愛上了筆下千軍萬馬的感覺。
恩恩,下章洛輕恆、顧非、陛下、葉行雲正面對決。
☆、兵戎相見(三)
突然,一支鳴鏑令箭帶著尖利的呼嘯竄上高空。大批禹國士兵聞風而動,激流一般向著響箭所指的方向迅速集結。
長流將強弓拋還給緊隨其後的侍衛長,大聲道:“兩翼包抄!”身後金色令旗即刻在蔚藍的長空中高高飛揚舞動。
顧非很快帶著迅速集結起的騎兵分流出長流的隊伍,二人各領一隊人馬繞過谷口,從一處相對平緩的山坡向著洛輕恆的黑甲軍迅速俯衝而下。顧非所領的騎兵方才藏在山谷外的丘陵地帶,還未參加過戰鬥,早就憋著一股血性,是以人和馬都處在最佳的戰鬥狀態。漸漸地顧非所領人馬的速度快過長流的大部隊,劃出一道新月形的弧線,沖向黑甲軍最前端的左翼。
緊接著又是一支鳴鏑火箭攜著風雷之聲直上雲霄。長流一馬當先拉出另一支由三千精騎組成的隊伍,如離弦之箭一般,脫出騎兵主力部隊,一路輕騎突進向著黑甲軍右翼飛馳。
兩支隊伍風馳電掣般呼嘯掠去。離黑甲軍足有五百步距離時,長流從背後箭壺中取出一支精鋼箭,挽弓對準玳國一名小將射去,一箭入喉!那人落下馬背,兩軍已相距不足三百步,一陣鋪天蓋地的箭雨向著猝不及防的黑甲軍側面呼嘯撲去。顧非那邊也是一樣,一輪精準的射擊過後,黑甲軍的先鋒部隊有無數人慘呼落馬。兩支輕騎一招得手卻毫不戀戰,十分默契地雙雙掉頭就跑。饒是如此,黑甲軍回擊的箭雨幾乎是貼著兩支輕騎的背後密集落下。侍衛長緊緊跟在女皇身後,大聲道:“陛下,太冒險了!”誰知他話音剛落,長流已經利落調轉馬頭,再一次向著黑甲軍前鋒側翼殺過去,不給對方絲毫重新調整集結的喘息之機。
如此反覆三箭過後,洛輕恆的先頭部隊陣型已隱有潰敗之勢,速度亦慢了下來,為顧正顧懷他們的正面交鋒大大減輕了壓力。
黑甲軍陣中,葉行雲看見己方士兵大批中箭,大聲道:“陛下,這樣下去不行啊。他們打得到我們,我們卻動不得他們。”黑甲軍之所以戰無不克所向披靡靠的都是保持陣型正面推進。然而禹國這種輕騎對重騎兩翼包抄的打法十分靈活,如果黑甲軍要反擊,勢必得破壞陣型,把隊伍向側翼調集。何況重甲騎兵在速度上絲毫不占優勢,一時之間竟然頗為掣肘,生生成了禹國人的活靶子。
葉行雲沒有注意到的是,玳國輕騎大部隊已經趁著黑甲軍受到側翼打擊放慢速度的機會,從後方撕開一道缺口,拉開車懸陣,試圖一路破開黑甲方陣,跟正面迎敵的顧正顧懷的隊伍匯合。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禹國步兵從上坡上俯衝下來,殺入黑甲軍後方戰圈。他們手持長槍,長刀,刀牌,鉤槍,朴刀等兵器,七人組成一個小的戰鬥團體,每個組合各自為戰,避開正面對抗重甲騎兵的衝擊,專門在黑甲騎兵的側面或背後襲擊敵人戰馬的馬腿。等到戰馬嘶鳴著倒下,幾人再合圍上去對付已經變成了步兵的騎兵。馬蹄揚起的煙塵使得禹國士兵們的視線不甚清晰,往往黑甲騎兵掠過身旁後,他們根本不知道己方還有幾個人活著,然而這些訓練有素配合精熟的步兵們卻拼著一股膽氣個個殺紅了眼,悍不畏死地與手持重型武器的黑甲騎兵對抗。
混戰迅速蔓延,死死拖住了黑甲軍前行的步伐。
這一仗,長流拚的就是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局勢的判斷力,靠的是輕騎風一般的速度,最重要的卻是數十萬大禹將士眾志成城保家衛國的血性和膽氣,儘量避開正面衝擊,採用多面合圍,各個擊破的方法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亂軍之中,顧正大聲喝道:“再頂一陣,為陛下拖住黑甲軍!”原本在洛輕恆重甲騎兵衝鋒之下,這支疲憊不堪的隊伍已險些被黑甲軍衝垮。然而女皇陛下親自領軍由顧非配合從兩翼包抄將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此舉大大鼓舞了正面迎敵的將士們的士氣。騎兵無法衝鋒,留在原地與正面衝過來的重甲騎兵對抗簡直是螳臂當車一般的噩夢,然而此刻亂軍中的大禹將士們群情振奮,拼命守住防線,誓為女皇和顧非的隊伍爭取時間。
長流與顧非的隊伍風一般掠過沙場,如江河入海漸漸匯成一股激流。趁著黑甲軍匆忙之間尚且來不及調整陣型從方才增兵的側翼拉回人馬,二人領著六千精銳輕騎稍稍拉開橫向間距,擺開車懸陣,正面向著黑甲軍呼嘯而去,瞬間撕開一道口子,如同錐子一般插入中間相對薄弱的黑甲軍陣中,與顧正顧懷的隊伍順利匯合。顧懷見到女皇,激動難抑地喊道:“陛下,您可算是來了!”緊跟長流的顧非一劍挑飛射向顧懷背心的流矢,道:“帶著你的人跟我一道衝過去,勢必要衝垮他們的陣型!”
“是!”顧懷心知顧非擔憂女皇安危,不欲她在亂軍之中衝鋒冒險,是以身先士卒。顧非側身對顧正拋下一句:“保護陛下!”遂與顧懷二人帶領各自的人馬輕騎突進殺向黑甲軍的心臟部位。
敵陣之中,顧非劍法精絕,竟是扣緊弓弦雙箭連發。轉瞬間十多名玳國騎兵已被他射落馬背。玳人見他悍勇,非但不避,反有二十多騎驟然向他一人圍攏,揮落馬刀奮力砍殺。此時亂軍之中一人高喊道:“此人是將軍,殺我將士多矣!”想來那人曾在嘉陵關與顧非交鋒,心懷舊恨。顧非眼神如冰,腰間長劍出鞘龍吟,凌厲劍鋒專刺敵人眉心,一劍手刃一人,竟無一劍落空。
玳人見他宛若殺神降世,頃刻間便將上前合圍的騎兵殺戮殆盡,盡皆駭然,卻仍有數十人立刻替補上前。顧非絲毫不懼,揮劍揚起一片血霧。被他凌厲劍氣所驚的戰馬仰起前蹄嘶鳴,將眉間血流如注的騎手甩下馬背,砸出一片煙塵。玳人終於為顧非殺人如麻所懾,一時無人再敢上前。如此這般便強行在黑甲軍正中撕開一道裂口,身後的輕騎飛馳趕上,一鼓作氣將這道fèng隙不斷擴大,直至徹底撕裂。終於,顧非的人馬同從黑甲軍後方突破的輕騎主力大部隊順利匯合,兩股人馬凝成一柄利劍,在黑甲軍陣型中來回衝刺,勢如破竹。
千軍萬馬中,長流盯著洛輕恆金龍皇旗所在的方向,取出一支鳴鏑火箭,扣弦滿弓。火箭離弦,帶著尖銳的哨音飛向蔚藍天空下舞動的金龍。霎時皇旗被火舌捲起,而令箭卻猶自去勢不竭。禹國將士頓時歡聲雷動,越發奮力衝殺。
那一箭轟鳴呼嘯著撕開前塵往事,馬上的洛輕恆幾有一剎那的恍惚。然而亦僅僅只有一剎那。剎那過後,他的眼神已鋒銳如刀,破開最後的一線迷離。烽煙滾滾殺聲陣陣中,洛輕恆緩緩抬起雙臂,同樣拉弦滿弓,烏黑的箭頭在血色艷陽下閃耀著森冷的利芒,對準千萬人中那道曾經讓他魂牽夢縈的身影。
一箭離弦。
作者有話要說:明後兩天肯定沒有更新,貓要去練車然後考駕照。上帝保佑。
計劃元旦那天結文開定製。大家記得督促我。
關於長評送定製,各位想想機會成本,比如只有一個人寫什麼的。哈哈。為免有人說我刷分,長評可以打零分。分真的無所謂,關鍵是貓需要大家的評價。如果砸磚言之有理,能令我從此頓悟的,更是大好。
司馬遷《史記》中的《匈奴列傳》記載了“鳴鏑”的來歷,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問度娘。
晚安。
☆、兵戎相見(四)
修羅場中,長流幾乎看不清利箭來勢,只憑著本能足下脫出馬鐙,奮力一點。下一刻她只覺頸間擦過一道逼人寒氣,緊接著便是一陣熱辣辣的火燙,伸手一探果然一片殷紅。不出所料,那人為了皇圖霸業在緊要關頭絕不會對她有絲毫心慈手軟。是到了最後了斷的時候!她輕輕冷笑一聲,側身避過自腋下刺來的寒芒,拔出沉淵,任憑掌心中溫熱的血液滴落雪亮劍鋒,染紅劍光殘影。鐺地一聲短兵相接,長流頓覺虎口發麻。好個葉行雲,不愧是表哥那位道士師傅的關門弟子!
葉行雲身如鬼魅從亂軍之中一路殺到長流身側,本想出其不意,不料她身法竟如此之快,竟能同時避開洛輕恆的鎢鋼箭鋒和自己傾盡全力的一擊。
兩人可算是師出同門,一招一式皆能互相料敵機先。一時你來我往殺得難分難解。長流在一片銀色劍影中身姿飄忽不定,似落葉被狂風捲起。侍衛長竟插不下半分手,只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卻苦於束手無策。顧正到底為將多年,最先反應過來,大喝一聲道:“替陛下擋住流矢!快!”周圍的禹國士兵這才從驚心動魄中勉強拉回神智,迅速豎起一道防線,將長流和葉行雲二人圍在當中,護得密不透風。
洛輕恆一擊不中,便不再留戀刀光劍影中的玲瓏身影,彎弓搭箭沒有一絲遲疑,對準為了救駕迎面飛馳而來的顧非,三箭連發。為扭轉敗局,方才那一箭不得不為,此刻這三箭則帶著他的滔天怒意。
那三箭一箭快過一箭,攜著撲面的寒意和無盡的殺氣,分別朝著顧非的額頭、心臟和握劍的手腕疾射。顧非眉峰聚冷,揮劍將前兩箭劈成切口齊整的四段,不想第三箭卻是用的一股巧力,突然來勢一墜,哧地一聲扎入迎頭而上的馬腹之中。
洛輕恆箭如令發,頃刻間更有無數玳國騎手瞄準顧非放箭。風聲與流矢在耳邊交錯呼嘯。箭雨如蝗中,顧非伏低身體,不斷揮劍擋去流矢。□的深棕色寶馬頂著箭傷撒開四蹄迎著箭雨飛馳。一箭,兩箭,三箭……深棕馬中箭越來越多,速度慢了下來,前蹄漸漸越抬越低,最後終於力竭倒在血泊之中。
顧非輕撫了一下陪著他征戰數年的坐騎的眼睛,隨即飄身而起,身如飛鵬躍向一丈之外的一名玳國騎兵,衣袂飄飄,一劍封喉。玳人見他眨眼間便殺人搶馬,如蝗箭雨更是如影隨形一般密集落下。